铁律在前 中国足球或到反弹节点(组图)
又到世界杯年,同样又到了吐槽中国足球的年份。在吐槽之余,对于拯救中国足球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药方也接踵而至。而青训,无疑是近些天,甚至是近些年最热门的话题,也是“卖”的最好的药方。
政治正确
众所周知,习近平非常热爱足球这项运动(图源:AFP)
中国开始重视足球青训,很多中小学都专门设置了足球课,而足球培训学校也逐渐增多(图源:新华社)
事实上在几年前,“青训”这个概念在中国并不热。之前人们在分析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时,会提到亚洲人种、足球理念、教练等问题,并归因于亚洲黄色人种不如欧非美的黑白人种,或者说中国人身体素质弱,踢球风格要学习巴西或者德国就能赢,或者说中国教练理念不够……
或许得益于信息更便捷的传播和知识的普及,中国大众对足球有了比以前更为深刻的理解。加强青训--成为社会诊断中国足球病后得到的共识。很多球迷还拿出意大利和荷兰这两支老牌强队没有进入世界杯为例,证明青训的重要性甚至是决定性。而2015年习近平去英国参观曼城的足协和青训,进一步为“青训”提供了最强大的政治正确。毕竟大家都知道,习近平也是个球迷。
没错,青训的确是中国足球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因素。但中国人印象中,青训是什么呢?多建足球场?创立足球培训学校?还或是校园足球?
有句话说“能用钱办了的事儿都是小事,但没有钱真办不了事儿。”中国如今不仅有钱,而且有体制优势,更有最高指示。诸如青训需要的短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足球场的建设,相信更容易实现。与此同时,各地的民间足球和足球培训学校也热火朝天的开始办起来。笔者相信,如果单从这些数字上看,例如人均球场数量、注册球员人数、职业或者半职业裁判数量……中国足球必然在今后有长足的飞跃。
足球理念
克鲁伊夫是荷兰全能足球的代表人物,曾三次夺得欧洲足球先生(1971年、1973年、1974年)。在1974年世界杯率领荷兰队获得世界杯亚军。图为克鲁伊夫在世界杯赛场上的一瞬间(图源:VCG)
可是青训不是这样的简单。
说青训,谁能比得了荷兰呢?都说西班牙拉玛西亚青训好,然而追溯历史,拉玛西亚也就是荷兰人,有“教父”之称的克鲁伊夫(Johan Cruijff)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画了个圈”而已。网络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说起青训,荷兰人说自己是世界第二,转头看了看德国人老实坐着,西班牙人刚想站起来突然想起克鲁伊夫是荷兰人,意大利人愣了愣神还在计算球员A身上到底有多少个俱乐部的份额,比利时人那一桌里瓦隆人和弗拉芒人已经打了起来,日本人看着巴西那一桌里都不敢动弹,刚想迈出的脚步也放了下来,美国人眯着眼睛想要花多少钱才能把整个荷兰的青训体系买下来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在淘宝下单:荷兰人足球培训教材。
而本届世界杯荷兰的出局,同样也是青训之殇。如克鲁伊夫所言在2007年自己的一篇专栏中的“预言”: “荷兰足球对于年轻一代球员的培养,过早重视战术纪律的养成,忽视对于球员各环节的精心雕琢,长此以往很可能会自食其果。”
可见青训并不是一劳永逸,重点是不能偏费。英国足球媒体《世界足球》的一位荷兰记者曾经谈过这个问题: “现在的荷兰青训过于重视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现代足球所倚仗的身体素质训练,就这点来讲,荷兰已经算不上是青训大国。他们修了很多人工草坪,却不想着怎么让孩子们更强壮一些。”后来荷兰又开始注重球员的身体,结果导致球员高大却失去了灵活。
而这种路径,与中国足球的过去十几年如出一辙,以至于此前中国立足亚洲的快马边锋没有了,变成了现在大家都熟知的“中国头球队”。可见,青训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足球理念同样是重要环节。而这里的足球理念,不是足球风格的确定和一以贯之,培养孩子对足球和战术的理解,还有是对足球运动规律的把握。
系统和体系
除了青训体系外,校园足球无疑是培养足球人才的重要补充环节。每当提及这一点,中国人总会拿邻国日本举例。举一个典型例子,曾担任欧洲足球豪门国际米兰的主力边后卫,一度担任国际米兰队长的长友佑都,本届日本出征世界杯的主力后卫,他就曾被日本青训体系淘汰,却通过校园足球获得了重生。
而对日本校园足球更为直接的理解,必然离不开这部全世界爱好足球的人都熟知的日本著名漫画《足球小将》,很多知名球星,如伊涅斯塔、托雷斯都是此漫画的粉丝。漫画的一个细节,即主角大空翼所在的南葛中学代表地区参加全日本高中足球大赛。真实世界中,日本每年都会举办日本高中足球锦标赛,2018年已是其第96届。足以见得其校园足球土壤根基之深,土壤之肥沃。
当然,无论是青训还是校园足球,最终能踏入职业足坛的,必然是少数。因此,就如国企改革改制不是简单的公司股权行为,还包括包括下岗和退休工人养老福利等一系列配稿制度一样,青训也不是简单构建诸如足球学校和联赛这样的平台,如何让孩子和家长无后顾之忧才是肥沃青少年足球土壤的关键。举国体制下的确能迅速培养一波人才,中国也在并不太商业化的体育项目,如柔道、体操上吃到了甜头,但我们也常听到相关领域的世界冠军退役后难以维系生活的新闻。足球,是一个商业化的运动,即便是举国体制搞青训,也要引以为鉴。
步入职业末年的伊涅斯塔加盟日本J联赛的神户胜利船队,并从一位特别的朋友手中收到了一件特别的礼物——《足球小将》漫画作者高桥阳一为他画的漫画。在这部漫画中,也有以伊涅斯塔为原型的人物(图源:VCG)
浮躁
其实,以上谈及的问题,足球领域的专家和足协领导并非不知,但往往迫于现实难以实现。
什么现实?是社会的浮躁。
首先是球迷的浮躁,更准确说是着急。毕竟中国足球多年来给予大家的不是快乐,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上一次中国进入世界杯已经是16年前的事情,因此能够理解。不过人们需要知道的是,一个球队总会有兴盛和衰败的周期。
拿德国为例,1990年获得世界杯冠军,1996年获得欧锦赛冠军,但之后德国就迅速陷入衰弱期,老龄化是最大的问题,上一个黄金时代的代表球星马特乌斯踢到近40岁。于是在2000年,德国开始青训计划,之后才出现穆勒、厄齐尔、波多尔斯基等一系列青年才俊,从2006年德国世界杯开始,之后欧洲杯和世界杯连续进入四强,最终在2016年获得获得世界杯冠军。法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这些传统强队不都曾经历过巅峰后成绩滑落的故事吗?
中国虽然没有这样高的起点,但其也有上升和下降。以2002年世界杯至2005年法国土伦杯为峰值,这波人一直影响到至今的中国国家队,如郜林,冯潇霆等。如今中国的确也到了更新换代人才涌现的时段前期。
因此,球迷需要知道,此时的中国不是拿成绩的最好时间,而是需要踏踏实实重新开始。
另外,各级相关领导人也太过浮躁,太过于考虑政绩压力,更何况如今习近平非常重视,各级政府领导虽然嘴上说要按足球规律办事,但很容易造成拔苗助长的局面。中共党媒《人民日报》旗下的公众号“侠客岛”两年前就提到,“足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三五年可以见效的,其计量单位,动辄以十年、二十年计。这,或许才是改革的核心问题--负责这事儿的各级领导们,在这件事上,真的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和气度,因为可能你干满了任期或者退休好多年了,中国足球才能慢慢开始有起色、有真正的进步。”
德国经过科学计划,加之其原本就深厚的足球基础,经过长达10多年的努力才取得满意的成绩,中国恐怕会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中国如今可以尽量不去计较短期一城一池的得失,不去计较某一届全运会、世青赛、奥运会甚至是亚洲杯的得失,相信这些成绩上的突破,会在静下心去做之后水到渠成。
另外,足球作为世界上最为商业化的运动,商业开发必然与足球密不可分,完全将两者分开,既不是商业逻辑、足球逻辑,更不是人性的逻辑。然如何形成良性的商业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只是,并不是所有的商人有足够的商业勇气,以及足够坚定的足球理想,为了一个20年以上的计划而进行投资,哪怕是世界上足球先进的地区的商人也未必全会这样。但如果有志投身足球运动,就请不要将其作为一项商业投机,因为这项运动没有投机的商业规律。商人切不可在足球运动上浮躁,更不能拿青训、足球学校、校园足球当成短期可以变现的项目和产业。
最不应该出现的状况是,商人有趋利的动机,官员有政绩的动力,两者相结合,“官商勾结”在青训这项“产业”中各取所需,以求短期变现。恐怕,这是最糟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