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主持人朱军陷最大性侵丑闻 中国反性侵运动陷三重危机(图)
近期,中国反性侵运动风起云涌,从高校延伸至公益圈、文化圈、媒体圈,被爆料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涉及中国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但随后运动便遭遇了挫折。
一方面是在运动波及央视之后立即出现了网络删帖,Me Too甚至其中文谐音词汇“米兔”均被屏蔽,爆料和评论文章也大量被清除。另一方面是著名自由派知识分子刘瑜发表了一篇关于反性侵运动的文章,由于和运动参与和推动者的观点不合,也在舆论场上引发了持续而激烈的论争。
刘瑜将运动中的网络爆料比作文化大革命中的“大鸣大放大字报”,认为应该在“穷尽法律程序”之后再诉诸舆论审判;并将反性侵运动定性为一场社会教育运动,目的是教会男性学会克制和尊重,教会女性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这些观点确有可以讨论之处,不仅因为它们可能失之轻率,对运动一线的处境缺乏深入体察;还因为它们直观地表达了一部分群体对这场运动的困惑和担忧。该文章在舆论中激起广泛共鸣和争议,恰恰说明了这些问题不应该被回避和轻易否定——它是这场运动必须直面的现实语境。
然而遗憾的是,在运动参与者和推动者的回应中,有人直接将刘瑜的表态视为对运动“抹黑”,进而对其学识和人格发起批判和攻击。这种回应方式既失之包容,也欠缺理性,不仅未能证明自己说服他人,反而在客观上加剧了中国自由派内部的分裂。
刘瑜的观点不是不可以批判,但将她视为中国反性侵运动的敌人,未免过于极端。无论从主观意愿还是客观效果看,刘瑜作为著名知识分子的入场,以及她的观点所掀起的讨论风潮,都让人们——包括运动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更深入彻底地辨析运动的目标、路线和真实处境。应该说,这些对于中国反性侵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反性侵运动的参与者有反抗的热情——这份热情难能可贵,但对于运动真正要达成的目标,以及如何应对现实的困境,则似乎缺乏客观而长远的思虑。而如果把反性侵视为一场社会运动,其参与和支持者应该认识到,不论是社会观念的转变、反性侵机制的建立、法律系统的变革,抑或最根本的权力结构的调整,这些短期或长期的目标,都不是单靠反抗的热情可以达成的。
目前反性侵运动在内部和外围引发的诸多争议,正暴露了关于运动的目标和手段还缺乏基本的共识。无论舆论效应、防范机制、法律变革抑或其它,这些目标在现实条件下有无先后主次的关系?在推进过程中应该坚持什么原则?这些问题不仅是运动派与刘瑜之间的主要分歧,也广泛地存在于运动派内部,使其难以实现协调统一。
由于对运动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持有不同看法,社会各界对于这场运动的进程和前景作出了不同的判断。而如果运动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对这份民意基础缺乏客观了解和分析,反而将提出问题的人作为批判对象,则可能忽视目前这场运动正面临的现实危机。
首先它仍然难以在权力集中的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虽然爆料在公益圈、文化圈和媒体圈引发了轰动,并一度使反性侵成为公共话题,但当触及央视这样的单位时,便遭到了权力的阻遏。网络删帖可以截断反性侵运动在社会舆论中的传播途径,使爆料无法被更多人看到,最终难以为继,运动的结果只是等待被下一个热点湮没。
其次它在自由派内部过于鲜明的斗争性正在制造分化而非团结。在中国的社会语境下,广义的自由派是反性侵运动最大的后援团,它本应该是运动参与者寻求资源和争取联合的对象。但批判刘瑜事件的走向表明,由于运动中缺乏基本的共识,无法整合内外各种观点和力量,反性侵运动或将失去他们最重要的盟友,并加剧自我分化和走向极端的危险。
最后它与底层民众的联系仍然过于薄弱,没有影响到它真正应该影响的人。这本是一个不应该被忽视的问题,但目前仅有少部分人提出。反性侵运动的发展还没有打破社会阶层的隔膜,并在理论争辩中加速脱离底层民众。就改变社会权力结构的目标而言,反性侵运动需要影响的不仅是文化和政商界的精英,还有占社会大多数但保持沉默的人群,他们是传统性别观念最后的堡垒。忽视这一更广阔的背景,反性侵运动终将难以持续。
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些危机,并及时对运动策略做出调整,通过扩大共识范围,以整合资源,延伸阵地,中国反性侵运动或将失去它来之不易的机会。诚然,就中国的现实情形来看,反性侵运动要产生根本性的变革难度甚大,但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做突破,并非没有可能。如何直面内外批评,正视和化解危机,将是摆在这场社会运动参与者和支持者眼前的重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