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频频关门 特朗普如何被套上政府关门的魔咒(组图)
美国联邦政府关门已经进入第三周,白宫和两院围绕“建墙”问题仍旧不断撕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1月8日就“南部边境的人道主义和国家安全危机”发表全国讲话,强调建造边境墙的重要性,并警告人们南部边境危机将演化为“一场人道主义危机、一场心灵危机和一场灵魂危机。”据悉,特朗普还将在1月10日视察美墨边境。
对于联邦政府关门,一部分美国人可能已经感到习以为常。从1976年开始,美国两党和白宫因预算方案的分歧已经造成政府停摆超过20次。而克林顿(Bill Clinton)时期以来,政府停摆的时间明显加长,最长的政府停摆有21天之久,奥巴马(Barack Obama)时期也曾停摆16天,而目前特朗普政府停摆如果持续,可能打破最长停摆纪录。
政府关门并不是美国建国以来就有的操作。1976年,美国国会预算程序正式执行。在此之前,美国总统对政府预算管理有主导权力,而1974年的《国会预算和截留控制法》通过后,国会和总统共同控制预算管理过程,而这中间的博弈和可能产生的时间差让政府关门成为可能。
只是,即使和40年前相比,政府关门从未像今天如此让人感觉习以为常,这背后的原因和趋势不容忽视。
第一,联邦政府关门愈演愈烈的背后,实际上是两党政治斗争不断极化的过程。 有了分权制衡的土壤,政府预算自然而然也成为了两党和白宫在一些政治议题上相互攻击的战场。
多年来,预算议案中的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政府职员加薪以及国防军事等等方面的具体预算,都曾经成为美国国会和白宫相互撕扯的焦点,只是这种斗争越来越政治化、两党分歧越来越极化,真正的议题反而被这种撕扯掩盖。
如美国前总统卡特(James Carter, Jr.)是经历政府关门最多的美国总统,而当时关门的原因多是围绕人工流产是否能得到医疗补助的问题,相互争斗的国会两院都是由民主党控制,党际斗争并非重点。里根(Ronald Reagan)时期,也不止一次出现由民主党、共和党分别控制的两院通力合作,共同制衡总统的例子。而到了奥巴马政府,两党之间的斗争已经不可调和,而当时两党的相互攻击至少还有一个实际的议题,即奥巴马医改。
现在的美国政府停摆,竟是完全因为特朗普(Donald Trump)的一句竞选口号,“修墙”(Build the Wall)这一句当时任何精英阶层都没放在心上的集会口号,现在成为特朗普政治大秀的核心。即使被无数专家和媒体指出它的无用和无效,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仍旧对此执着,不惜以政府关门为代价要求民主党同意给边境墙拨款。
特朗普政府早已把政府关门当做是威胁国会的正常手段。2018年曾经在一个月内关门两次,并且在去年11月曾说“现在是政府关门的好时机”,很多部门“没必要”。实际上,民主和共和两党都只是要利用‘关门’事件来取悦他们各自的支持者阵营,当预算问题并不完全是任何一方的责任,白宫和国会对国家治理如此重要的一环则更加不在乎。 妥协精神本应该是美国民主的长久根基。当制衡机制成为两党利用的政治工具,这个机制不仅不能制衡权力,还令政府陷入瘫痪。
第二,美国政府频频关门凸显了美国社会不同阶层间更深层的矛盾。
两党斗争由来已久,而政府关门的现象发展到今天,凸显了美国社会矛盾的变化。
从80年代的里根政府看到现在,政府预算纠结的焦点,从多大程度的减少赤字、投资公共建设、投资武器研发、对外援助等等领域,变成了边境安全和移民问题。特朗普甚至可能因为一批来自拉美的“大篷车”非法难民而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移民和国家安全问题之所以被特朗普热炒,其实是利用了社会底层,特别是农民和“锈带”工人对于生活现状的不满。 20世纪初大萧条过后,1928年至1973年间,美国的贫富差曾经距明显缩窄。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社会却出现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趋势,所以才会有1%的人掌握社会财富的说法。
社会分层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强烈不满,而这种愤怒的情绪被政客和舆论引导到移民政策和政府腐败的问题上。另一方面精英阶层还未认识到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的严重性,仍旧力推更加自由开放的理念。两党斗争极化由此而来。
联邦政府关门,虽然并不影响国防、司法等国家核心功能,但是较长事件的关门仍然社会和经济有不利的影响,特别是依赖联邦项目生存的脆弱群体。政府停摆,本就不应该是一件成为家常便饭、人们麻木对待的事件,而今天美国政府关门暴露出的问题,更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