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华为被视为“民族骄傲”,小米就不是?(组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天雷军偷偷关注了一个问题:同样是国产手机,为什么华为是民族品牌,而在印度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小米却没有这样的高度呢?
其实在一个月前,金立手机倒闭的时候,我提了一个极度类似的问题。
金立一直以来的自我定位就是“高端商务手机”。但大家眼里,这个位置就是华为的。送年长亲戚,送商场上客户,大家只会想到苹果和华为,连小米都嫌拿不出手,拿个金立更是感觉会被当笑料。
然后我仔细研究了大半个月,终于找到答案,那就是:
金立早年的品牌定位,太低维了。
那么你要问了,什么叫低维?
这个问题要从前年互联网上提出的一个概念说起:腾讯与阿里的较量,为何腾讯总是占上风?
那就是大家在研究,“为什么腾讯这么厉害”的时候发现的
腾讯的胜利秘诀在于拥有比别的互联网公司高的多的多的用户使用频率,简称,高频。
微信和QQ占据人们每天的时间最长,这几个产品拥有最高的打开频次,最多的活跃用户,在国民总时间的争夺战中,腾讯占据了绝对上风。
所以,腾讯来做别的产品,都拥有一种高频打低频的优势。
你做新闻,让你先做半个月都没事,但我一旦开始做了,微信里面每天各种推送给腾讯新闻导流。
结果最后用户慢慢的就都跑去腾讯新闻了。
握有社交领域的用户时间优势,腾讯可以轻易的对任何一个领域的企业发动高频攻击。
这个逻辑,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大众点评内容好准确度高,却被美团打死的原因。
因为美团不止做餐厅美食,还做外卖,还做团购,酒店出行,而大众点评只做美食。
拥有更高打开频率的美团,只要提供同质化的服务,慢慢的就可以让更多用户在日常使用中,转而使用美团。
这也是阿里死都要挺饿了么的原因。
外卖拥有超高的打开频率(基本固定是每天中午一次),对移动支付市场有极大的影响力。
2016年前后,支付宝被微信支付打的满地找牙,就是无法处理微信支付来自社交领域的“高频”渗透。
先是不断左奔右突的改版、再是马云亲自上阵死磕社交、直到最后闹出沸沸扬扬的圈子事件。都是这个思维下的尝试。支付宝想进军社交领域,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打开频率。
但显然,这几条路子都走不通,校园日记等圈子事件还一度搞的阿里灰头土脸。
所以,我们知道了,高频打低频,处于低频的公司,是很难反击的
但是阿里作为超级巨头,还是想出了自己的办法。
既然我低频打高频不好打,那我就提升自己的维度,形成高维打低维的局面。
你的频率高,但我的维度多,维度高。
圈子事件爆发后,掉入社交死胡同的支付宝痛定思痛,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和战略的调整,重新开始聚焦金融和商业。首当其冲的便是在2016年的春节红包中,洗掉了背在身上的“敬业福”之殇。而后在2月底推出收钱码,专注服务线下数以千万记的小商户。最值得称道的是,在全国掀起了建设无现金社会的浪潮。开始专注于支付本身,做深做透。
业务上聚焦之后,蚂蚁金服整体战略布局上的优势也开始发挥,使得支付宝可以用多维来对抗微信的高频。
比如,对消费者来说,支付宝不仅仅是支付,还有消费信贷产品“花呗”这个大杀器,以及芝麻信用、理财、保险等一系列功能的加持。
典型的例子就是共享单车大战,腾讯率先投资了摩拜,并直接动用流量支持。阿里怎么办呢?
支付宝除了接入共享单车的支付之外,还创新地使用了芝麻信用来做免押和保险服务保障用户安全权益。
最后,根据腾讯官方的企鹅智酷推出的共享单车报告显示,在共享单车领域,通过微信和支付宝扫码解锁的比例二者几乎一致——双方打了一个平手。
但你要知道,微信的流量是支付宝的好几倍。
如今OFO的退押金风波闹这么大,未来当芝麻信用的免押金服务摆在你面前时,你又会如何思考呢?
身后站立着整个蚂蚁金服集团的支付宝,通过基于支付之上的信用、理财、保险、银行、消费信贷,不同业务间捏成了一个拳头,为用户在支付之外提供丰富的金融价值。这也让用户之间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小钱放在微信,大钱还是放支付宝。面对此种情形,对在腾讯金融体系中依然单枪匹马的微信支付来说,即使用户打开频次再高,也难免有双拳难敌四手的困惑。
维度意味着更完善的配套服务,更强的安全保障,更高的品牌定位。
支付宝用金融领域的多维度产品,高维度服务,破解了微信支付来自社交领域的高频战略。
OK 介绍完了高频低频,高维低维的商业思路,很多人应该就比较容易理解金立和小米的窘境了。
金立是非常知名的国产手机品牌,但同样是名气,你得区分具体是什么名气,金立早年出名的产品是金立语音王,这是功能机时代的山寨产物。因此,当大众提到金立品牌时,不由自主的就会被语音王这个山寨味极浓的产品代入。
金立没有超越金立语音王的新产品出现,来代替大众印象。所以不管怎么打广告,大众对金立的品牌定位,都是语音王,这显然是和现时代的高端商务绝缘的。
而段永平就很聪明,小霸王也全民皆知吧。
但是步步高并没有继续使用小霸王的品牌,而是启用了oppo、vivo这类洋名,一个劲的请小鲜肉打广告,从时尚,好看这个高维度,成功的切入了手机市场。
否则,想一想吴亦凡拿着一个手机对你说“小霸王手机,时尚最时尚”的情景吧……
小米呢,从最初起的定位,就是极客,发烧友定位。
“极客”这个概念,对于科技产品来说,非常高。
摆在山寨机前,更是没法比,所以两年时间,产品和品牌都更强的小米血洗山寨机市场。
而当小米去进军智能家居时,做过手机的小米同样拥有更高的科技维度。
所以不论是圣路易斯净水器,还是哥伦比亚充电宝,在做过手机的小米面前,都显的没技术。
这都就是典型的高维打低维。
同理,苹果为什么两年时间打垮诺基亚帝国?因为智能机就是有更高的维度。
特斯拉汽车年产量不到十万两,为什么打的一票百年历史的汽车产商心惊肉跳?
因为大家眼里,做火箭的特斯拉就是比你大众厉害,就是比你酷比你好。
如果没有意外,小米是可以一直延续这个思路的。
但问题在于,华为出现了。
华为做得是什么?通讯领域交换机。
虽然大家不懂具体交换机是啥玩意,但似乎,比你做手机的牛逼。
于是同样的情景出现了,做通信的华为,去打手机领域,也是高维打低维。
有比通信更高端的领域嘛?
有,21世纪人类最尖端科技汇聚地,浪潮之巅— — 芯片。
所以你能感觉到,华为做了自己的芯片后,消费者眼里的分量显然不同了。
P20之后,基本就是猛虎下山的势头。小米完全扛不住了。
那么,技术的高维被占领,能不能从品牌上想办法?
有,国人一向有墙外开花墙里香的情节。
所以小米去了印度,去了韩国。
这个战术是很成功的,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出来,小米在2017年前后,由于在印度东南亚市场大杀四方,各种海外代购跑来买小米充电宝,大家对此是给了很高赞誉的。小米基本是大家一致认可的全民品牌。
但问题在于,2018年,华为把美国干了。
干美国无疑比干印度有更高的维度。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把印度品牌按在地上摩擦,大家会给你点赞,但最多也就叫个好。
但你如果把老美打的吐血三升,恨不得杀你拆骨,那绝对是满堂彩,大家把手都鼓爆那种。
甚至,老美正面打不过,不得不搞些小动作,比如干出偷偷把你人给绑了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不好意思,民族英雄这个大旗,绝对就落在你身上了。
所以雷军想不通,同样是手机商,为什么华为是民族骄傲,小米却没这个待遇。
其实这不是一个手机产业问题,而是一个历史题。
中国人对民族品牌,民族骄傲的定位是非常清晰,非常有意思的。
和你技术多好,赚钱多少无关,真的。
黄飞鸿,霍元甲,李小龙,一部又一部的电影已经非常明确的告诉你了。
什么叫民族英雄?横扫佛山,打遍津门无敌手?NO 都不行。
你得把老外按在地上一阵锤才算,还得是什么俄国大力士,美国拳击手这样的八国联军硬角色才够含金量。
若是能让老外高喊三声,陈真你TMD给我出来!!!然后几队洋枪队一拥而上打你一个。
这民族英雄的形象绝对就坐实了。
小米想摆脱低端品牌印象,成为民族品牌,那得在海外市场下功夫。
而且还不能是印度,现在国人的眼光高的紧,别的国家都不放在眼里。
你必须得像华为这样,打的美国公司丢盔弃甲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