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浪潮持续发酵 “皇后大道东”遭删(组图)
伴随着声势浩大的反修例浪潮,香港特首林郑在政府总部召开记者会宣布“特区政府决定暂缓修例工作”,至此,告一段落。
在这个过程中,迫于在“墙内”的大陆网友,即便是得到零星的一些消息,也大多只能“安分守己”的做个吃瓜群众,只能隐晦的表达对“东方之珠”这种城市的“敬佩”和“支持”,歌手罗大佑的歌曲《皇后大道东》也成为这次香港事件中的一个符号,一些大陆人在朋友圈转这首歌,似乎是在隐晦指涉抗议活动。
然而,网友发现目前这首歌在大陆的音乐平台已无法正常访问,相关的新闻也遭删除。
《皇后大道东》是台湾歌手罗大佑和香港词作人林夕创作于1991年,表现了当时香港人民对于1997香港主权移交以后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恐惧与疑虑,但在特殊的背景下,也被封了十年,直到2000年才被解禁。 皇后大道位于香港岛北岸,连同皇后大道东和皇后大道西,由石塘咀一直到湾仔跑马地。皇后大道分为东、中、西三段,是香港金融和文化的中心。
“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东,皇后大道东转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东上为何无皇宫,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涌”。
歌中的这句词,代表了整首歌的核心,也代表了当时香港人对于未来的担忧。事实上,到了今天,很多人并不了解这首歌的背景,而只是单纯的喜欢罗大佑的歌曲。
突遭下架,反而激起更多人的好奇心,想要探究为何。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中共第一次用这类办法来处理此类“敏感”事情,这种“一刀切”的思维和管理措施,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管治中已经趋于“常规化”。
每一次因为意识形态问题而引起的“封杀”都会在舆论场上引起热议。 这样从侧面反映了一些管理者似乎希望以简单强硬的政治红线和道德律令为标准,建构一个没有争议、没有丑恶的“完美舆论场”。
但问题是,这样渗透了官僚色彩的“理想世界”,在现实中是可能存在的吗?
答案恐怕会让一些人失望。历史经验已反复证明,试图建立一个整齐划一的社会纯属空想,而且不可持续。因为从根本上讲,它违背了人性多元和制度不可能完美的客观局限。
此次香港事情,中共为了避免事情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以及进一步恶化,封杀了能封杀,该封杀的。看似好像堵住了一些耳朵和眼睛。
香港事件,孰是孰非,历史还在滚滚向前,世人自有判断。中共不妨更自信点,由民众去判断,而这样动辄都要删除、封杀的行为,不免让人诟病。
一首歌而已,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