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学校富学校,澳洲教育资源分配有没有厚此薄彼?
你是否知道,你孩子所在的学校每年有多少收入吗?
近期,澳洲广播公司(ABC)的一篇名为《富学校穷学校:澳大利亚巨大的教育资源鸿沟》的调查报告引起了本地社会的广泛讨论。因为文中呈现的数字,对于澳洲这样一个福利完善和公平的国家,有些“触目惊心”。
和中美等大国一样,澳洲的富学校和穷学校之间的资金和物质资源的差距非常大。
这份调查报告援引了澳洲My School网站从2013年到2017年8500多个中小学校的收入(联邦和州政府支出和其他私人资金)数据,经ABC的新闻工作者整理发现:
2013年至2017年期间,总共220亿澳元的澳大利亚学校资本性项目支出中,一半的经费用于了10%学校,然而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不到总学生数的30%,同样,这部分学校也是收入排名最高的学校;
在政府86亿澳元的资本性拨款中,这10%的学校获得了28%,约24亿澳元;
澳洲最“富有”的1%的学校支出了30亿澳元,与此同时,最“贫穷”的50%学校共计支出26亿澳元,而后者的学生人数几乎是前者的五倍。
报道上线后,很快就有其他媒体指出,ABC的这份调查的数据解读带有一定的倾向性。根据杂志《Spectator》的数据,资本性拨款(Capitalfunding)只占所有政府中小学教育拨款的9%;在所有花在中小学的政府拨款支出中,资本性支出(capitalspending)只占4.5%。而就是这些资本性拨款,也几乎都是用于公立学校,用于私立学校的资本性拨款仅占所有政府所有拨款的0.52%。95%私立学校和88%教会学校的资本性拨款都来自父母或者社区。
在本期《澳财聚焦》中,博满金资首席分析师魏睿昊分享了自己关于澳洲教育资源分配的切身感受和理性评价:澳洲的中小学“贫富”差距到底如何?学校的资金高低与否,对学生的表现有什么影响?和中国的教育环境相比,这里的教育资源是否更贵?
澳财聚焦
主持 : Blair Sun 以诺
撰稿:Shadow Wu 邬颖茹
嘉宾:Julius Wei 魏睿昊
视频编辑:Owen Yuan 袁文
(海外读者也可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来收看澳财网youtube频道的这条视频)私校真的占尽教育资源?
光从ABC发布的统计数字来看,澳洲中小学的“贫富差距”确实很大。以澳洲最富有的四所学校——墨尔本的Wesley College, Haileybury College和 Caulfield Grammar以及悉尼的Knox Grammar为例,在2013-2017年间,他们平均每年要花掉4.02亿澳元,但总共有不到13000名学生;而资本性支出(capitalexpenditures)最少的1800所学校每年总花费不到3.7亿澳元,却有超过10万名学生。
魏睿昊指出,此次ABC的报道核心就是通过解读学校收入相关的数据,显示私立学校获得了很多资金,新建了许多设施,甚至还意指有些私校将钱用于地产开发,暗示公立学校在政府拨款方面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然而,不少私校管理者和其他媒体,都对ABC解读数据的方式提出了质疑。
ABC观点:私校获得的资本性拨款过多,一些公校则没有资本性拨款
质疑者观点:私校90%的资本性经费都来自父母
澳大利亚学校获得的拨款来源主要包括两部分:资本性拨款(capital funding)和经常性拨款(recurrent funding)。
经常性拨款主要用于学校日常的运营,比如教师工资等;而资本性拨款则是用一些重大项目(capital project)的建设,如校舍、场馆的建造等,经常性拨款则不能应用于此。
ABC的报道称,公立学校只能从联邦政府获得资本性拨款,而私立学校可以分别从联邦和州政府获得资金。不仅如此,在2019年政府还成立了名为“联邦资本拨款项目”,将花费1.46亿澳元用于给非公立学校。但是,仍有非常多的公立学校缺少资本性拨款,因此无法提升学校的基础设施。
然而根据同样的数据源可以统计得到,私立学校的资本性项目支出主要来自学生的学费和额外收到的捐款,也就是父母的付款和社区的支持。比如上述“最富四校”,他们获得的政府资本性拨款均不超过1%。事实上,政府90%的资本性拨款给了公立学校,而私校的资本性拨款至少90%是来自学生家长和社会赠与。
魏睿昊指出,不同的学校规模相差很大,上述的四个“最富学校”的学生人数都较多,所以比许多规模较小的社区公校支出大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私校许多建设的费用实际来自学生父母,这由个人对教育支出的意愿所决定,是每个人的自由。
《Spectator》杂志认为,公立学校也缺乏资本管理能力,因此无法提升他们的经营收入,来获得更多可用的资本。而私校往往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一些。
ABC观点:私校政府经费的增速过快
质疑者观点:私校公校家长同为纳税人,公校学生获得的政府拨款仍高于私校
ABC也承认,是学生父母支付了大量的费用给私立学校,使得学校有如此之高的收入。但他们指出,政府同样也给予大量的经费给这些收入不菲的私校并不合理。增加了澳洲教育体系的不公平性。而且从2009 年到2017年,政府对于私立学校的资金资助增速,是公立学校的两倍。
但是,从纳税人的角度看,无论公校还是私校,学生的家长都是纳税人,他们的孩子都有权力享受国家的教育经费拨款。
2017年所有的公共(政府)拨款中,私校学生人均分摊到9601澳元,公校学生人均为13445澳元,教会学校学生人均为11510澳元。公校学生获得的拨款要比私校学生要多三分之一左右。
根据私立学校委员会(Independent School Council of Australia)的统计数据,在政府的经常性拨款中,平均每名公校学生能获得17530澳元,教会学校学生能获得11180澳元,而私立学校则获得9350澳元。而一些来自社会经济状况较好区域的私校,只能获得平均4730澳元的拨款。
如果单论数据,可以视作私校学生让渡了一部分教育资源给公校学生。但魏睿昊指出,这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资源分配问题。所以ABC偏向性的数据解读显然存在问题。
ABC观点:获得很多资金的私校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好过公校
质疑者观点:VCE成绩私校仍明显高于公校
ABC援引澳洲政策发展中心(Centre for Policy Development)的Chris Bonnor观点,认为一些收到较多拨款的私立学校学生的成绩表现和公立学校学生差不多。
而从一些基于NAPLAN(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 – Literacy and Numeracy,即国家考试大纲-读写和计算能力)的学校排名来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区别也不大,甚至前十名是以公立学校为主。
但如果以VCE(Victor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维多利亚州高中毕业考试,大学入学的重要标准)成绩来衡量,私立学校的成绩要更好一些。相比之下,VCE成绩对于一个孩子未来的升学更为重要。
由于私校的主要资金来源并非政府拨款,所以学生的成绩好坏实际上与政府拨款力度关联不大。他们的家长往往会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用于孩子全面素质的发展,比如课外的兴趣班、特长班、甚至于补习班、一对一家教等等。
墨尔本火车站台上的私校招生广告
进一步来看,如果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公校,加之公校学生本身分配到的政府拨款更多,这必然导致公共财政中教育支出的负担进一步增加。
澳洲私校真的那么贵吗?
近年来,有不少中国的家长选择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到澳洲的中小学来求学,除了看中全英语的环境和更为综合性的教学内容,也是看中了澳洲教育的“性价比”。
澳大利亚奖学金协会(ASG)的数据显示,在主要首府城市完成13年中小学私校教育,花费接近30万澳元。悉尼和墨尔本的私校学费全国最高,分别为46.2万澳元和43.84万澳元。
按以上数据计算,在悉尼和墨尔本,13年中小学教育都选择私立学校的话,至少需要准备50万澳元。当然,这也取决于选择怎样的学校。另外,除了学费,家长还需要支付诸如交通费、校服、电脑、学校外出活动、体育活动、乐器学习及补习等花费。
50万澳元目前约合人民币240万不到,乍听起来非常昂贵。但如果对比国内大城市的教育开销就会发现,澳洲的学校并不那么贵。
中国教育支出差别大,比如一线城市的学生,12年中小学教育如果都就读于顶尖的国际学校或民办学校,学费也可能超过250万人民币。例如,在北京著名的民办双语学校——北京市鼎石学校读完12年,加上高中住宿费用,总花费可能超过350万人民币,而在上海最贵的耀中国际就读12年,也需要300万元以上。其他一些学校虽然学费不至如此夸张,但可能存在高昂的“赞助费”,动则百万元起。
此外,中国孩子参加补习班和兴趣班的规模和强度,也远远大于澳洲,因此如果追求较高的教育水准,国内的成本不见得比澳洲低。
选择澳洲私校:资金和思想准备“两手都要硬”
对于想要把孩子送进澳洲私立学校的家长,魏睿昊分享了一些他作为私校家长的心得。
首先,无论选择私校公校,家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所以了解澳洲的教育体系进行择校非常重要。
澳洲虽然有联邦和州的教育大纲,但并非所有学校都用统一的教材。尤其是私校,家长一定要前往不同的学校实地考察,切忌只看学校的升学成绩,要仔细了解每个学校的教学特长,比如艺术或体育等。
其次,财务上还是要做好准备。毕竟私校的费用是一笔较大的数目,并且花费的过程要历经十多年,是很长的周期。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障资金的稳定和充裕?可能的话,可以提前开始做一些较为稳健的固定收益性投资。
总而言之,教育资源的分配本质上是社会资源的分配,往往在每个国家构建时,就从宪法角度进行了框定。一个好的社会,会将国家的资源对弱势群体进行倾斜,但其中仍有“度”的问题,而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
家长们需要面对这样的现实:不论在中国、美国还是在澳洲,优质的教育资源总是有限。尽管不能说一定要用金钱来换取,可通常情况下,投入越多,获得的教育越好。而这也是从目前来讲最为公平的一种方式。
选择了私校,家长们都应对资金、精力和心理准备进行充分的准备和适应。从孩子的成长角度来说,私校不是终点,只是一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