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阅兵】划时代意义 国庆70年大阅兵的政治要义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从习近平的新时代的当下回顾历史,自19世纪中叶的晚清开始,立宪、变法、游行、改革、革命、战乱……从民族独立到自强,中国始终走在寻求国家近代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近代历史中的点点滴滴,足以为后人明鉴出现代化之路。为此,多维新闻专访到中国社科院近代所马勇研究员,为我们讲述,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启示。以下由采访实录与相关文献整理而成。此为第一篇。
马尾造船厂,始建于1866年,由福州船政局管理,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代表性企业,为清朝政府制造多艘战舰,所造船只多服役于福建水师,福州在19世纪末期一度为全中国最大的造船工业重镇。(VCG)
甲午海战的战败,宣告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运动——的结束。图为中国考古学家在黄海进行考古研究,探明到一艘甲午海战中沉船,经初步确认为北洋水师的致远舰。 (新华社)
记者: 如果讨论何为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开端,应该说是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晚清洋务运动。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洋务运动对于中国的现代化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马勇:1860年开始的现代化运动,前后持续了三十四年之久,至甲午战争结束。这场运动在过去几十年评价极高,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运动,或者被誉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传统史学将这个时间段命名为“同光中兴”,或“自强运动”、“洋务新政”。这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巨大改变,具有过去两千年帝制时代所不曾有的新因素、新内容。
三十四年洋务新政是中国工业化的起点,中国经过几十年奋斗,终于从零开始构建了自己的现代工业基础。与同时代的日本工业化运动略有不同的是,日本在工业化起步时期,并不刻意发展军事工业,并不以强军、复仇作为诉求,发展就是发展,工业化就是工业化,因而日本早期工业化运动相对说来比较均衡,没有出现过分的失衡。
《马关条约》为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亦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代表为李鸿章和李经芳、日方代表为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 (图源:VCG)
《马关条约》签订120周年之际,浙江图书馆特别推出“甲午战争爆发《马关条约》签署120周年特展”。《朝日新闻》所载马关条约谈判的新闻。(VCG)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也主导了晚清的外交事宜。功过是非,众说纷纭。图为1896年,英国李鸿章与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爵士合影。
而中国的工业化运动从一开始就属于“非常态”,洋务新政的主要领导者恭亲王奕?、文祥等从与英法联军冲突、交涉的经历中获得了三个教训:
“第一,他们确切的认识西洋的军器和练兵的方法远在我们之上。咸丰十年,担任京津防御者是僧格林沁和胜保,这两个人在当时是有名的大将。他们惨败了以后,时人只好承认西洋军队的优胜。
第二,恭亲王奕?及文祥发现西洋人不但愿意卖军器给我们,而且愿意把制造军器的秘密及训练军队的方法教给我们,这颇出于时人意料之外。他们认为这是我们自强的机会。
第三,恭亲王及文祥发现西洋人并不是他们以先所想象那样,‘狼子野心,不守信义’。英法的军队虽然占了北京,并且实力充足,能为所欲为,但《北京条约》订了以后,英法居然依据条约撤退军队,交还首都。时人认为这是了不得的事情,足证西洋人也守信义,所以对付外人并不是完全无办法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恭亲王奕?、文祥等主政者制定了一个“统筹全局”的大政方针:
“第一,他们决定以夷器和夷法来对付夷人。换句话说,他们觉得中国应该接受西洋文化之军事部分。他们于是买外国军器,请外国教官。他们说,这是中国的自强之道。
第二,他们知道自强不是短期内所能成立的。在自强没有达到预定的程度以前,中国应该谨守条约以免战争。恭亲王及文祥都是有血性的人,下了很大的决心要推行他们的新政。在国家危机的时候,他敢出来与外人周旋,并且专靠外交的运用,他们居然收复了首都。时人认为这是他们的奇功。并且恭亲王是咸丰的亲弟,同治的亲叔。他们的地位是全朝最亲贵的,有了他们的决心和资望,他们在京内成了自强运动的中心。”
这个大政方针之梗概,就是“通筹洋务全局章程六条”,这六个条款,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三十年的发展:
第一,于京师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专责成。
第二,于南北通商口岸分设通商大臣,以期易顾。
第三,加强新设各口关税管理,以期裕课。
第四,各省办理外国事件互相知照,以免岐误。
第五,荐选通知外国语文人才,以备咨询。
第六,各海口内外商情并各国新闻纸,环比咨报总理衙门,以凭核办。
“通筹洋务全局六条章程”递交并批准于咸丰时代,但真正获得执行落实,还是在咸丰突然去世后。由于身份的特殊,也由于“后咸丰时代”中央政治权力架构的特殊性,作为咸丰帝六弟,恭亲王肩负着非同寻常的政治责任,成为那时名副其实的“议政王大臣”,辅佐咸丰的两位未亡人,也就是恭亲王的两位嫂子-慈禧太后、慈安太后,那时的权力架构,很像中国历史上的“周召共和”,恭亲王主管朝政日常,静待小皇帝成长。所以,恭亲王向西方有限度学习的理念,便自然深刻影响了清帝国的政治走向,不仅中央层面形成了一个很强的政治势力,具有自强、发展,学习西方的意识,而且在地方督抚中,也渐渐成长起来一批后来被誉为“中兴大臣”的政治人物,如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等一批汉大臣。
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推动的这场现代化运动发生的时候,与太平军的战争还没有结束,甚至看不出必胜的结局,洋务、自强、新政,就其本质而言,无疑是要用西洋的军事手段强军,因而那时的湘军、淮军,甚至太平军,都注意到了西洋武器的优越性,甚至注意到了西方富强的根本。
记者:您提到了李鸿章这个清清重臣,除了在推动洋务运动中有很大贡献,他也是主政晚晴政坛,特别是在外交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视角,该如何评价?
马勇:李鸿章是两千年帝制最后时期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长时期主管中国对外通商及交涉事务,很长时间是中国最高外交官,先后参与平定太平天国之乱,主导洋务新政,处理晚清三十年最复杂的对日外交,是《中日修好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方签字人,也是以“头等钦差”出使欧美第一人。
在晚清数十年外交活动中,李鸿章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在传统叙事模式主导下,李鸿章被视为汉奸、卖国贼,好像对外妥协都不应该,好像如果不是李鸿章出面,中国的结局一定不一样,一定不会签订《中英烟台条约》、《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更不会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也不会同意让外国人租借香港、胶澳、旅大、广州湾,更不会割让台湾、澎湖、辽东半岛,不会在马关议和、辛丑谈判中赔了那么多钱。好像近代中国的所有责任都应该由李鸿章承担,李鸿章以一人之身担负着近代中国落后、挨打、被欺凌的全部责任。
人们当然有权力这样指责李鸿章。李鸿章在其政治生涯中也确实有失误有不妥,比如在甲午战后,李鸿章或许不应该意气用事弃东洋转亲北极熊,更不应该总是使用传统中国“以夷制夷”的老路办外交。他虽说知道中国外交在那时的最大难题不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而是要有国际视野世界意识,要让世界觉得中国不是怪物,中国与别国一个样。只有让世界各国以平等身份待我,中国才有外交可言,才有国际地位。
李鸿章的认识是对的,只是历史条件的约束,有许多事情可能知道,或许也已经想到,但是没有用。比如李鸿章的幕僚在1870年代就向他详细讲述过西方富强并不在坚船利炮,并不在生物电化,而在制度,在于西方人有一个上下沟通无滞碍的议院制度。至于日本的明治维新,李鸿章也是中国最先详细了解的人,但是没有办法,中国只有经历了头破血流,只有到了彻底失败,方才醒悟,方才走上维新,学习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