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传统婚姻正在崩溃,单身人口激增至2亿,女人们正在制定新的婚姻规则(组图)
最近,#结婚率创下10年新低的话题,时常盘旋在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连《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主流媒体都开始关注现象背后可能的危机。
放眼整个亚洲,亚洲人与过去相比都结婚得越来越晚。
图片来源:Google
在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最富裕的地区,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是29到30岁,男性则是 31 到33 岁。这比传统上亚洲女性被认为应该结婚的年龄要晚,而且比西方(美国女性的平均年龄是26岁, 男性是28岁)也要晚。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学者专家注意到在晚婚的现象背后,亚洲女性比过去倾向于更晚结婚,甚至不婚。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剩女”这个很中国的词汇在被发明的那一刻,就被寄寓了贬义色彩。
教育部于2007年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收录“剩女”这个词
指那些超过社会普遍认为的适婚年龄、却仍未结婚的女性
在外国人的视角中,这类中国群体令他们好奇,美国记者Roseann Lake在2009年来中国,第一次听闻“剩女”这个词让她感到无比惊讶。
在她看来,这些女性有才华、受过良好教育、在工作中独当一面,为什么仅仅因为年龄大了、没有结婚,就要用“剩女”这个丑陋的词形容她们?
此后Roseann花了5年时间采访了上百位“剩女”,她意识到这些“被剩下”的女性,其实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复活。“在中国,剩女正在摆脱负面的刻板印象,她们是一股使中国走向崭新未来的强大力量。”
数千万中国网友为这段短片点赞,赞扬它为单身女性发声
来自社会的重压
中国当下有2亿单身人口。从数据上看,男性不婚的比例远高于女性,但经常成为热议的却是对大龄单身女性的催婚,甚至称她们为“剩女”。
某知名化妆品牌曾就年龄压力向女性做过一项调查,大多数中国人认定27岁是女性的黄金年龄,66%的中国女性将这样的年龄压力看作内心焦虑。
超过一半30岁以下的中国女性表示,父母预期是他们焦虑的最大来源,而60%的中国单身女性对于没有结婚感到压力。
“晚婚女性”的官方定义是指超过27岁依然单身的女性。《剩女:中国性别不平等死灰复燃》一书的作者洪理达(Leta Hong Fincher)表示,中国的单身女性“正处在一个转折点”,她们中的很多正在努力抵抗社会的污名化,并接受这样的单身生活。
她在接受BBC采访时说:“这是一群有力量、有自信的年轻女性,整个中国社会都在故意向她们‘逼婚’。如今的中国女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抵触婚姻的人也越来越多。”
图片来源:《剩女反击战》
SK-II总裁马库斯·斯特罗贝尔(Markus Strobel)在接受BBC采访时提到,制作关于中国“剩女”的纪录短片是“启迪女性、鼓励女性主宰自己命运的全球性运动”的一部分。
“视频展现了许多勇敢能干的中国女性所面临的现实问题,27岁以前结婚给她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她们也不想被贴上‘剩女’的标签。”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结婚了才是完整的女人,不结婚肯定是不孝的一种。
“可能这方面我比较自私。”这位年轻女士说完,便痛哭流涕 图片来源:《剩女反击战》
家人与社会对于未婚女性的压力,让这些普通人在镜头前也不禁满含泪光,甚至失声痛哭。
未婚男女们,尤其是30岁女性们依然像货物一样被量化,年龄、收入、学历、房子,只有冰冷的数字,和无形的压力涌动。
视频中一些单身女性发自内心的独白,其中不乏苦涩与崩溃。
图片来源:《剩女反击战》
“中国,中华儿女嘛,肯定就是孝为当先。反正不结婚肯定就是不孝的一种。”说话的这位女士随后也流下了眼泪。另一位女士说:“他们觉得在中国这种社会,你一定要结婚,那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
而在单身女性之外,父母的艰难立场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前我总认为我的女儿肯定性格好嘛,人也不是长得太漂亮,一般嘛。所以到现在还是剩下来了。”一位母亲在镜头前这样絮叨着,此刻,坐在她身旁的女儿极力忍住眼泪。
这一幕幕场景,让无数人心疼。
图片来源:《剩女反击战》
教育改变了女性的期望
而在纪录短片在中国受到广泛传播的同时,也用一种创意十足而又感人至深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当下中国的一些现实情况:这些女人活得非常精彩,单身也一样精彩。
在社会的重压面前,有两个力量正在给予女性更多的自主:教育和就业。
韩剧《死也很好》中,二胎妈妈面临家庭和工作的抉择
统计数据表明,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结婚年龄就越晚,生育数量也越少。根据中国社科院的调查,女性的文化程度每提高一档,平均初婚年龄就增加一岁。
东亚女性的教育水平在过去30年里有了显著的提高,其识字率与男性几乎拉平。女孩们上学的时间和男孩们一样多, 在如今的韩国,女硕士占所有硕士的一半,而且15岁到24岁间的文盲率在两性之间并无差别(在南亚不是这样)。
教育改变了女性的预期。
图片来源:《剩女反击战》
在过去的20年里,有统计发现50岁以上人群的离婚率增加了33%以上,很多女性不再恐惧一个人生活,亦不再畏惧大龄大龄单身女性受到的社会压力,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与西方人相比,传统亚洲家庭更容易同意“妇女的幸福在于婚姻”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人们更可能认为,妇女在结婚或有孩子时应该放弃工作,更不赞成婚前性行为。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职场女性必须牺牲一定的晋升机会,或是付出成倍的努力,才能在35岁所谓“适婚年龄”之前完成婚育;而与此相比,男性事业受影响的几率却几乎不存在,35岁的男人不一定会被叫“剩男”,但很有可能被称作“黄金单身汉”。
图片来源:《东京女子图鉴》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仅仅当一个母亲对于一个现代女性而言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她想成为自己,而不是一堆孩子的母亲。2003年在北京的一次调查发现,在月收入5000 元到10000 元(大约600 美元到1800 美元,是受过大学教育的指标)的女性中,有一半人没有结婚。
其中一半说她们用不着结婚, 因为自己在经济上能够自立。韩国人称这样的人为“黄金姑娘”,“为什么我要去过一种每天做豆腐汤的日子,像我妈那样?”其中一位问道。
图片来源:《东京女子图鉴》
除此之外,在中国受教育程度对女性婚姻状况的影响,可能要大于西方。
在美国,女性和教育程度不如自己的男人结婚,并不少见。而美国男人对于约会学历比他们高的女性,反而感到骄傲,他们会想:她漂亮、聪明,而且她选择了我!
上海人民广场上的“相亲角” ,父母替子女打伞招亲 图片来源:中新网
但是在中国,同龄的男女性在择偶心态上也存在不小的差异,男人不太想“上娶”,女人也不大可能“下嫁”。甚至一些中国男人对婚姻仍然持有一种非常保守的想法,其中不乏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
一个35岁的中国投资银行家曾表示,中国男人希望妻子像原味酸奶,可以随意调味。他自己的妻子就是“原味酸奶”,“并不精致,也没有主见”,但是他喜欢她,“因为她容易控制”。
在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与偏见下,教育的普及降低了女性的结婚倾向,不婚主义在受过更高教育的女性中一直更为普遍,“她们似乎对陈旧的中产道德感到厌倦,当既有的规则不适应她们的生活,她们就制定新的规则”,纽约时报的记者这样描述。
图片来源:《东京女子图鉴》
单身可能还是绝佳的个人升值期
在美国,1980年前后,女性进入职业市场、独立性更强,择偶标准就发生了变化。
起决定作用的是受教育程度,当拥有大学文凭的女性开始多于男性时,女人必须改变,因为找不到那么多高学历的男人。
与此同时,更好的教育也使得改变婚姻的另一个主要趋势成为普遍:那就是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
图片来源:Google
在亚洲,数十年来的经济奇迹和大批女性走上工作岗位同样互为因果。
在东亚,三分之二的女性有工作,算是很高的比例。在东南亚,59%。在韩国,20多岁的女性中有59.2%有工作,比同年龄组的男性 (58.5%)要高。
这一趋势也伴随着日本和韩国企业的终身雇佣制的崩溃,这种制度曾用于确保单个(男性)工人的收入能够支持中产阶级家庭的生存,但现在,妻子的收入也成了维持家庭的必需。
传统价值观的瓦解赋予了女性更多生育自主权和受教育机会,鼓励她们走出家门进入职场,去成就自我。拥有一份工作,增加了女性的自主权,他们能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这些选择包括没有丈夫。
图片来源:Google
而大城市也正在庇护越来越多的单身青年们,他们充满焦虑的梦想,利用一切时间拼命寻求发展。
美国一项针对1000多位单身人士与3000多位已婚人士,为期5年的追踪调查显示:单身的人经历了更多的自我成长。他们更愿意去获得新的经验和挑战,自我管理和自我决断意志也更强。
他们更加确信:
“我能判断什么对我来说是重要的,而不是人云则云。”
“我对自己的想法非常自信,即使有时候跟主流不是很一样。”
图片来源:日剧《我不是剩女,是不婚族》
婚姻正在改变,因为女性正在发生改变。
在北京工作的美国记者Roseann Lake,在花了几年时间来探究中国的“剩女”问题后,也意识到在中国“剩女”的含义已经不同:
“她们是那些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东西、知道什么能让她们开心的人。
她们尊重自己所拥有的自由,为了追求这些东西,宁愿面对压力和批评。有人会用这股力量来抵抗生孩子、生二胎的压力,抵抗做某件丈夫喜欢自己却不喜欢的事情。这种心态永远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