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发展留学模式下 该去香港读研吗?(组图)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读者阅读参考,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290万人,比去年增加21.8%,为近十年年增幅最大。与此同时,中国内地高校研究生计划招生人数并无大幅增长, 于是2019年度的考研竞争空前激烈,这也意味着,有些没有进入心仪学校(项目)读研的同学(还有原来就有打算的同学),可能会把目光投向海外院校,作为读研究生的选择。
除了传统的留学大国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 德国,法国之外,亚洲一些国家地区的高校,也是中国学生读研的常见选择,比如香港。据报道每年有1万多名来自内地的学生在香港八大院校读研。
香港高校有何特点?是否该去港校读研究生,作为一个在海外及香港高校都任教过的教育工作者,这些都是别人经常咨询我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网上已经能找到不少文章及观点, 见仁见智。不过在本文中,我将从总结中国学生留学的模式变迁出发,采取一个新的社会学视角做出解析,力图给学生及家长提出一个不一样的留学选择思路。
在正文展开之前,先声明几点:
一是,选择留学国家(地区)及学校是一个高度个人化(personalized)的决定,和太多个人具体因素有关,比如家庭背景,财务实力,个人本科专业及学校,语言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未来发展计划等。几乎没有可能给出一个“如果背景A,一定适合去国家地区B留学”的决策规则,故本文的观点应理解为留学决策的参考思路。
二是,本文指的读研,主要指修读海外高校的硕士(而不是高度专业性的博士)课程,而且也主要指1年至2年可以读完的专业硕士 (非研究型硕士)。
三是,鉴于香港在过去几个月出现过局势动荡,谈香港读研,一些家长学生难免会有学业之外的担忧,不过本文将主要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关于是否选择香港读研其它方面的考虑,读者可参考其它文章或信息。
中国学生海外留学的模式变迁与预测
中国学生大规模的海外留学(读研),始于改革开放的40年前。虽然几代学子留学的目的地变化不大(如美英日澳德等国),但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高校实力,留学生群体的特征,留学目的,学成之后发展模式等都有了明显变化。
80年代前中期,留学生多为中国政府选拔公派,出国人数较少,以学习理工科为主,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
80年代末至90年代,伴随着如火如荼的英语考试及出国培训热,自费(或依靠对方学校提供奖学金)留学开始兴起,每年的出国留学生约在2-3万,不少堪称学界精英,主要攻读当时国内高校学术实力薄弱的研究生课程;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留学生常去的发达国家差距很大,如:1995年中国人均GDP为609美元,而同年的美国人均GDP 为28782美元,多出46倍。留学生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生活的情况普遍,以至于留学被认为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手段。
也许正因为这个阶段的中国学生留学,带着一种特殊及沉重的人生意义,留学意味着吃苦的理念根深蒂固:甚至从准备语言考试就开始,这可能从90年代兴起的新东方口号式校训“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可窥一丝端倪。而1994年上演的由郑晓龙、冯小刚执导,姜文和王姬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则鲜活真实展现了留学打工的艰辛, 及在异乡社会的孤独。
进入21世纪第一个10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及收入提高(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4560美元,美国同年为48375美元,差距为9.6倍)自费留学人数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蹿升到5万,10万,到2010年的28万。这个阶段的留学特点是,本科留学增长迅速,另外留学经费主要来自家庭自费。留学生的专业选择偏向中国高校当时比较薄弱的商科(2007年,清华经管学院在国内首家获得国际权威的AACSB商学院认证)及STEM(工程,计算机),或以就业导向(无论是回国或在留学国)为主。毕业后的海归潮开始兴起。
21世纪第二个10年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在2019末达到1万美元,进入中高等收入国家 (对比:美国2018年的人均GDP为62641美元,约5倍差距)。在这个10年,中国自费留学人数飙升(2018年达59万),留学人群也逐渐开始多元化:有中学生, 本科生,研究生, 也包括像王石这样游学哈佛剑桥牛津的非学位,兴趣留学者。在留学科目选择上,尽管依旧是以商科和STEM为主,但原因,倒不完全在于国内学科实力不强(比如,2018年, 已有22家国内商学院获得AACSB认证),更多在于向汲取国际化的知识。
此外,在美国大学选读美术,艺术这些就业前景似乎不如STEM光明的中国留学生,有显著增长。从2009/2010学年2.8%到2017/2018学年的6.6(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18)。这个看似细微的趋势,反映出中国留学生及家庭经济实力的提升——不再完全依赖就读热门就业学科,以保障毕业后的生计。这个阶段也伴随着大规模的海归潮出现。
时光刚迈入21世纪第3个10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加强,高校学术水准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2020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中国内地6所大学进入前100强),纯粹为了学习国内学不到的具体科目或专业的留学,将不再是重点;而以就读所在地能就业为导向(对于语言不占优势的中国留学生,通常意味着STEM学科)的留学,也将不再是关键。
此外,老一代留学生习以为常的留学就是要吃苦的理念(如:辛苦攒钱买一个耐用的二手,甚至多手日本车),将离90后(很快00后)越来越远 (他们靠家长支持买一辆二手豪华车并非稀有)。
不过,对于这群年轻人而言,那种在不同文化,社会环境下的陌生及孤独感,可能同样浓烈——能够些许化解的,或许就需要像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旁边,由中国留学生开的,取名A+的KTV,及里面飘来的或悠扬,或伤感的中文歌…
下图总结了以上分析:通过两个维度——中外高校学术实力差距,及留学生“吃苦”是否必要,形象勾勒出从1980起,到2020及未来,中国学生海外留学模式特征及变迁。
总之,从现在起,中国学生的留学将更多回归其本源:即扩大国际视野,体验不同文化下的学习生活,丰富人生经历。这种我称为“全人发展模式”(Whole Person Development Mode)的留学,既重视留学科目的质量与价值,也关注留学生活的体验感觉。
全人发展留学模式下,如何看待香港留学(读研)?
在今天这个时间点,看中国学生是否该去香港留学读研,我觉得关键倒不在于,过去半年香港出现的动荡,因为一个留学国家/地区的政经情况,难免有波动的时候(比如,英国脱欧),而更在于,随着中国经济长足发展,进入中高收入国家, 新一代中国留学生将进入全人发展的留学模式:他们既关心留学课程本身的价值与收获,但同时也不会忽视留学生活的经历与体验,二者都能恰当满足的地方,就是这群新新人类留学目的地的选择。
首先,从几个具体方面来看香港读研的课程或学术价值。
一是,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有自己独立的区政府,财政,司法,教育, 移民等社会体系;在香港读研与在内地高校读研,无疑有显著区别,且需要办理专门的学生签证,与海外其他国家留学的过程大致类似。
二是,香港的高等教育体系,一般认为比较接近英式,1911年,香港第一所大学——香港大学成立,主持开学典礼的就是当时的港督英国人卢吉; 1963年,香港第二所大学——中文大学成立,20世纪90年代,香港高等教育系统有了大的突破,成立或升格了几个新的大学:比如香港科技大学(1991年),香港城市大学(1994年), 香港理工大学(1994年),香港浸会大学(1994年), 岭南大学(1999年),加上2016年升格的香港教育大学,它们一起通常被称为香港八大高校,也是中国学生香港读研的主要选择。
不过随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原来带有浓厚英式色彩的香港高校,在过去十年也有了不少改变,吸取了美式高等教育的一些优点,比如,从2012年起,香港高校从3年学制改成4年学制,各校也纷纷推出新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课程,主要供大一新生选读。
三是,香港高校学术实力的国际认可:2020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中国内地11所大学进入前100强,而香港的八大高校中,有5个进入百强榜,反映了香港高校的总体学术水平在国际上堪称前列。
除了总体大学排名,香港高校在一些优势学科(如商科)的国际排名也表现亮丽: 比如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UTD发布的“2014年-2018年全球商学院科研排名百强榜“中:5所香港高校的商学院入围:科技大学(27),城市大学(38)、中文大学(55)、理工大学(60)、香港大学(75)。中国内地则有复旦大学管理学院(83)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6)两家进入百强。
四是,师资力量:香港院校的高学术水准,离不开其严格的教师聘任评估体系,所有教职均面向全球公开招聘,教师在6年任期结束后,根据工作表现(科研,教学等),通过严格考评后方可获得终身教职。
由于文化原因,香港高校吸引了大批的华人教授,来自香港,内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与此同时,由于其亚洲国际大都市的独特魅力,也吸引了不少外国(非华人)教授,比如在笔者本人任教的城市大学市场营销系里,20余位教师中,有4位韩国裔,一位希腊裔。
五是,学生群体:根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 of Grants Committee)在2018年初发布的报告,香港各大高校中,约80%为香港本地生,剩下的为非本地生(包括内地及海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生群体中,80%为非本地生源,而其中来自内地的研究生可能占了7成。
如果看国际学生来源国的多样性,香港高校比不上一些位于纽约、伦敦等全球性大都会城市的高校;比如,纽约大学(NYU)的17000国际学生 ,来自140个国家。
近年来,为鼓励更多不同国家的学生来香港留学:香港政府推出了一些举措,比如,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提供了40个全额奖学金;资助20位本科生,及20位研究生进入香港的大学学习。
六是,中国(华人)特色:虽然香港高校的官方教学语言为英文,但人们不会把它们和美英澳等地高校混起来,因为它们带着浓厚的中国特征:
比如,科技大学与理工大学均有能招收研究生的中国文学系,城市大学有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中文大学有中国文化研究所等;此外,各大港校在与内地的科研及教育合作上,也非常活跃:比如港大有5个国际重点实验室,6间大学(城大, 港大,浸会,科大,理大, 中大)在深圳开设了独立的研究院,中大在深圳建立了分校,科大在广州南沙的分校已启动,城大也在筹备东莞校区。
总结一下:香港高校的学术实力,虽然不像哈佛、MIT之类达到国际顶尖,但称国际一流应该名至实归;从其特征来看,既具有明显的国际化特色,也不失对于中国文化及中国背景的关注。
香港留学体验 (Experience)
前面提到,中国学生留学模式变迁带来的 一个重要启示是,留学将回归其拓展国际视野的本源,卸去过去中国留学生身上背负的一些沉重(比如,必须找到工作,拿到身份,才能在留学所在国呆下去),所以,对于新新人类留学人群来说, 留学就是一段(饱含异国元素)的人生经历,能否有一个美好的留学体验,也将是他们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决定中国学生留学体验的有不少因素,虽说财力是其中重要一个,但随着中国及留学生家庭经济实力的提升,它应该已不是最致命的,但有一个永恒困扰,无论多少钱都很难解决——那就是留学生去到陌生的留学环境,随之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感。
其实,在不少关于中国留学生的报道中,有一个常见的批评是,他们容易自己扎堆,不主动融入“主流社会”,但在一片批评声中,很少有人去思索,中国留学生为什么愿意扎堆?或者为什么印度留学生也爱扎堆?韩国留学生也爱扎堆? 德国留学生也爱扎堆? …或许,所谓扎堆,就是人们应对陌生环境的一种自然社会反应呢?
在社会学理论中,Homophily (同质性)概念(Lazarsfeld及Merton,1954)被用来解释为什么人们倾向与和自己相似的人交往。虽然相似人群内的交往,存在外部信息难以渗入的问题,可能影响思路的独创性( Karimi, 2018)。但从情感角度来看,这种交往沟通让他们觉得更加自然,亲切,而且还可能具有以下优势:帮助人们更容易找到需要的信息( Choudhury, 2010),学习形成社会规范 (Centola et al 2005):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Tang et el, 2013),促成合作(Mark, 2003), 传播新生事物等( Christakis, Fowler, 2007)。
对照: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异国他乡,不熟悉当地的学习环境及社会环境,和其他中国人(包括教授,学生,校外人士)的交往;一是自然亲切,二是可能给自己带来鲜活信息(比如, XX教授的课程特别难,或是哪里的公寓厨房设备,适合中国人做饭),精神上的鼓励共勉,或是实际协助(如搬家)。 从而帮助克服困难,让留学之路不再孤寂难耐。
当然,有人会说,这样的扎堆不利于中国留学生融入当地社会:但依我的观察来看, 80/20法则,在我留学的当年,与现在同样适用: 即,在中国留学生群体中, 20%的会“不用扬鞭自奋蹄”, 积极主动参与老外的活动,融入当地社会;而其他80%,则是偶尔一试,最终还是满足于主要在中国人圈子里过。
既然这种倾向对于(相当大一部分)中国留学生是一种自然,根深蒂固的社会习惯,强行扭转也不大可能。而且,如果这种扎堆没有影响他们的学业,又可以让留学经历更自然温馨,何乐而不为? 毕竟, 能否融入留学所在国, 已不再是新新人类留学人群的首要考虑。
理解Homophily (同质性)这个概念, 及其对于留学场景的启示,分析香港读研的思路就有了。
相比主要留学国家/地区(美英澳日等),香港本身,就和内地过来读研的中国学生有高度文化同质性:从语言角度,粤语虽不是普通话,但毕竟是继承唐宋语音和词语的方言,学起来想必不会比英语日语等更难;从饮食文化角度,粤菜是中国5大菜系之一,和中国人脾胃的契合度,应该高于沙拉比萨之类;看课余体育活动形式,遍布全港的羽毛球及乒乓球场地,估计会让曾抓耳挠腮,钻研美式橄榄球规则的学子释然;论娱乐文化相通,最近香港歌星陈伟霆演绎的野狼DISCO,风靡中港台,相信不少内地留学生都能哼上几句,不需像在美国留学时,假装知道饶舌歌手Cardi B是何方神圣…
根据同质性理论,这种文化的相似性(对比欧美等地留学),会让内地来的留学生更容易从香港高校的老师,同学,及外面的社会人士那里汲取课堂之外的知识,更容易在当地建立扩展社交网络,更有可能通过具信任度的朋友圈子,获取精神及实际支持。换言之,一个更流畅柔和的留学体验,如果这样做的同时,不需要牺牲学习的干货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总结
本文分析了近40年来中国学生留学模式的变迁,跨入21世纪第三个10年,中国00后的留学生即将全面上场。对于这个新新世代留学群体,留学将回归其拓展国际视野的本源,他们也会更加重视留学体验。
在整个留学体验中,一个主要困扰是不可避免的,在异乡的孤独与隔阂,而选择文化同质性高的留学目的地,比如,香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个困扰。
当然,最终,留学是一个高度个人化的决定,在当今的国际教育市场,有太多中国学生的高质量选择项,衷心祝愿学生及家长,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留学之路,画出完美人生的重要一卷!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读者阅读参考,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