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声明击落客机后的24小时:愤怒、悲伤、搅浑水(组图)
1月11日周六,伊朗军方声明称,因人为失误,伊朗无意中击落了乌克兰客机。这起事件最终导致176人死亡。
消息一出,全球舆论哗然。昨夜今晨,各方纷纷发声,有的悲伤至极,有的出离愤怒,有的还搅起了浑水。
伊朗军官:我恨不得当场死去
“我愿意承担不慎击落乌克兰民航客机的全部责任。”1月11日,伊朗方面召开新闻发布会。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司令哈吉扎德,对“人为失误”击落乌克兰航空公司客机表示道歉。
哈吉扎德当场表示,“在得知客机被击落的消息后,我恨不得当场死去,因为这样,就不需要目睹这起惨剧。”哈吉扎德解释称,“当时在伊朗西部,事故发生在对美国军事基地的袭击之后。”
▲哈吉扎德
“当时,伊朗的防空系统处于最高戒备状态,导弹发射员把乌克兰客机当成了一枚前来进攻的导弹,由于通信系统过载或可能受到干扰,无法与指挥中心联系。哈吉扎德补充:“他有10秒的时间决定是否开火,不幸的是,他做了一个错误的开火决定,击中了飞机。”
哈吉扎德认为,他本人应对此事负上全部的责任,与他人无关。并称愿意接受一切审查。
此前,伊朗总统鲁哈尼已向事故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并承诺将追究肇事者责任,“伊朗对这一灾难性错误深表遗憾……我的思念和祈祷与所有遇难者家庭同在”。
乌克兰:一切不太好,但至少有个真相
作为该事件的主要当事人,1月11日晚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网络发布讲话称,他已与伊朗总统鲁哈尼进行了对话。伊朗方面承认了误射乌克兰航空的飞机。目前,乌克兰专家组正在尝试对飞机进行拆解和分析。
泽连斯基称,已经要求伊朗方面尽快与乌克兰专家一起完成遇难者遗体的辨认工作。泽连斯基希望,伊朗能够在1月19日之前将乌航失事飞机遇难者的遗体运回乌克兰。
“今天不太好,但至少带来了真相。在国际委员会完成工作前,伊朗承认击落了乌克兰的飞机。”
此前,泽连斯基已发布官方声明,称希望各方进行全面公开的调查,而这些调查应当在没有人为拖延或障碍的情况下进行。
泽连斯基还呼吁,将有关责任人绳之以法。同时,乌克兰方面正在等待有关官员通过外交渠道正式道歉,并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加拿大:对伊朗怒不可遏!绝不善罢甘休
“伊朗官方承认误击客机是重要的一步,但是这还不够。”1月11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已与伊朗总理鲁哈尼进行通话,鲁哈尼明确表示对这起事件进行更进一步的调查。
“我们对伊朗击落民航客机的行为,感到怒不可遏,伊朗方面必须对此事承担全部责任。”特鲁多称,“在遇难者亲友得到公正的结果之前,加拿大绝不会善罢甘休。”
据加拿大有关方面统计,这架被伊朗人为失误击落的乌克兰客机上,已经确认有57名加拿大公民。此外,飞机上还包括一些长期居住在加拿大的伊朗公民、伊朗留学生等。
特鲁多表示,加方派出调查的部分官方人员已获得入境伊朗的签证。加拿大与伊朗在2012年断交。
当被问及悲剧是否要归咎于美国时,特鲁多回应称,该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已经存在紧张局势。
煽动抗议击落客机的集会
英国大使涉嫌挑衅被捕
1月11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发表声明说,伊朗军方承认“非故意”击落乌克兰客机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约翰逊称,未来需要对这起事件展开广泛、透明、独立的国际调查。
英国将与乌克兰、加拿大等事件相关方进行紧密合作,推动调查的进行。
此前,约翰逊曾与伊朗总统鲁哈尼通话,鲁哈尼表示,如果没有苏莱曼尼的献身,伦敦就不会安全。他还向约翰逊建议称,“英国不应追随美国领导。”约翰逊回应敦促伊朗结束与美国的对抗,并强调英国对伊朗核协议的承诺。
另据央视新闻援引塔斯尼姆通讯社消息称,1月11日,在德黑兰的一次集会上,英国驻伊朗大使马凯尔因涉嫌挑衅行为而被捕数小时。
消息称,马凯尔被捕时,正在参与抗议伊朗击落乌航客机的集会。他被指控参与煽动抗议者的某些激进行为。几个小时后,这位英国大使被释放,但此后,他仍将被传召进行进一步解释。
▲英国驻伊朗大使马凯尔
特朗普连发两条波斯语的推特
此前,伊朗外长扎里夫在其社交媒体发布消息称,根据伊朗武装部队内部调查的初步结论:美国的冒险主义引发了危机时的人为错误,从而导致了灾难。“我们对我们的人民、所有受害者的家庭以及其他受影响的国家表示深切的遗憾,歉意和慰问。”
美国方面暂未就此做出正面的回应。但特朗普已率先在社交媒体上活跃了起来。
据路透社报道,伊朗承认“意外”击落乌克兰客机后,包括首都德黑兰在内的一些城市出现抗议示威。此时,远隔重洋的特朗普迅速做出了反应。
“我要告诉伊朗人民,自就任总统以来,我一直站在你们这一边,我的政府也将继续站在你们这一边。”特朗普在其推特中指出,“我们正密切关注你们的抗议活动,并为你们的勇气所鼓舞。”
此后,他又使用了波斯语,发了一条与该推文意思相同的内容。
之后,意犹未尽的特朗普又用波斯语发了一条推特,内容是“伊朗政府必须允许人权组织从现场监督和报道伊朗人民正在进行的抗议活动。”
截至发稿时,伊朗方面暂未就此事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