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测出新冠病毒的人,12月发病,治疗48天去世,死前意识清醒(组图)
“那时没人想到,这将是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1月24日,中日友好医院的副院长曹彬协同科研人员在《柳叶刀》发表了论文,指出我国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在2019年12月1日出现相关的症状。
《财经》记者根据此前公开的资料,初步推断出65岁的张志是最早一批被检测出被新冠病毒的肺炎病人之一。
住院记录显示,张志于2019年12月18日住院且当日被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而临床的其他诊断则为“呼吸衰竭、糖尿病”等。
从确诊到离世就短短的48天,这期间张志与他的家人到底经历了什么?
一、治疗无效,高烧不退
据了解,65岁的张志早年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工作而如今已退休,退休后常往返海鲜市场与熟人聊天打牌。
在19年12月13日,张志吹风着凉后出现高烧症状,虽会打寒战但却无鼻塞流涕或者咳嗽呼吸困难等不适。张志及时前往武汉市中心医院挂号,而后五天按照医嘱要求服用抗生素药物却仍旧高烧不退,担心的妻子便陪同张志入住急诊病房。
据记录显示,张志住院当日首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且标明重症,其他诊断则为呼吸衰竭、糖尿病等,高烧不退的张志随后送往呼吸科监护室,情况越发严重。
二、寻找病原体
服用药物5天后仍然高烧不退,医生顿时提起了心。
一名呼吸科医生给张志做了肺泡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取样操作,并并将样本样本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NGS检测。NGS检测可以对样本进行基因测序,被认为是检测的重要“金标准”,其目的是确定张志体内的病原体。
等待检测结果的过程中,张志依旧高烧不退且无法呼吸,妻子王丽将张志送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按照正常情况,检测结果会在3天后出来,且应当及时反馈到武汉市中心医院。但是事实上,检测机构考虑到其他原因,仅以电话告知医院张志病原体为“冠状病毒”,没有出具书面报告。
在此期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先后接诊好几个和张志同症状的患者,包括高烧不退、抗感染无效以及重症肺炎,排除常见病原体感染后,张继先警觉地将情况反映给上级疾控中心。
三、张志的最后三天
张志病情持续恶化,由于原先的医院设备不足,直到12月30日才成功将张志送往武汉金银潭医院进行治疗,医生和张志家属解释该病可能会传染,要求他们务必佩戴好口罩。
据张志妻子的回忆,当天有好几个类似的病人陆续被送往金银潭医院。
住进专门收治传染病患者的武汉金银潭医院后,张志未能与妻子再次相见,因为医院怀疑是病毒性肺炎而不允许家属探视。此后张志就与家人断了联系,干等医生电话的妻子除了着急也别无他法。
张志入住金银潭一个月后,王丽接到了医生的电话,说张志正在抢救中。
20分钟后,王丽再次接到医院的电话,此时她被告知张志抢救无效,已经去世了。
无法接受丈夫离世的王丽想去医院见张志最后一面,却被医院拒绝。医院仅通知王丽在某个时间来领张志的死亡证明,并一再强调该病会传染,不能跟遗体接触。
张志家庭的遭遇,成了扑面而来的肺炎疫情中一个小小的缩影,甚至迅速被后续的疫情消息给淹没。48天过去,留给妻子王丽的只有遗憾不舍和一颗空荡荡的心。
图源:财经
四、新冠肺炎致死有多痛苦?
在2月27日广州医科大学举办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及,“新冠肺炎重症有个突出特点:小气道中黏液非常多,粘稠度很高,阻碍气道通畅,因而造成继发感染,以及更加严重化。”清除小气道黏液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解决。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小气道黏液会不断增多,将气道一点点阻塞,容易造成继发感染并加重肺炎症状。此时氧气无法顺利进入肺泡并进行气体交换,就如同溺水时大量的水进入肺部而丧失换气功能,此时肺被病毒导致的果冻状的分泌物给占满了,再浓的氧也进不去血里面。
最终新冠肺炎患者只能不断的挣扎,直到呼出最后一口气。这个过程病人全程清醒,会呼救,会哭着喊着说医生你救救我,伴随着剧烈地浄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