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发现极稀有生命奇迹!它们死后100年仍造福世界…(组图)
3月10日,中科院“深海勇士”号搭载着“探索一号”载人潜水器进入三亚的海底。
在深海探索了近一个月之久后,科研者们在昨日宣布了他们的重大成果——我国海域中发现了首个鲸落!
在南海的海底,拍摄到一只3米长的鲸鱼尸体。它死亡的时间不算太长,身上大部分的肉质都已经被其他生物吞噬,只留下了尾部少量的肌肉,等待更多食客的到来。
一只死鲸,如何谈得上是个好消息?
当鲸鱼年老或伤病,或它们不再有力气浮上海面时,用肺呼吸的它们就会因长时间无法换气,溺水而亡。
对于水生动物而言,生于海,死于海,这样的死亡充满着悲情的色彩。但当一只鲸的尸体坠入深海,并永远在此沉眠时,带来的却是生命轮回的奇迹。
不似浅海的温暖和物种丰富,深海寒冷、荒凉,养分资源非常匮乏,更像是一个寂静的墓园。
但这种庞大巨兽尸体的到来,却成为无数生物的天堂。一次鲸落可以至少养活1万多个生物体,它们吃在这里,住在这里,形成繁荣庞大的生物群落,延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鲸的生命尚只有几十年,而他们的死,却能为荒芜的深海,带来一个世纪的生生不息。
这种在鲸鱼死亡后,沉入2000米以下海底,形成独特生态系统的现象有个浪漫的名字——鲸落(Whale fall)。
一鲸落,万物生。
鲸落“花蕾”
01
一只鲸的来世
2009年,加州蒙特利湾一组海洋研究人员乘坐潜水器探访海底,在海洋的深处,一切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美丽。
45分钟的驾驶过程里,1,900英尺下的海只有黑暗和寂静,屏幕上唯一偶尔闪现的动态事物,就是被潜水器和气流带起的沙尘和气泡。
突然间,面前出现了一座“城堡”,那是一头10米多的鲸落。当探照灯照亮它时,眼前的景象令几个研究人员热泪盈眶:
在这只幼年座头鲸尸骨上,一切迸发着与贫瘠的深海完全不同的生命力。
加州花蕾鲸落
蒙特利鲸落
海胆和各种颜色的海星身子低下紧紧排列着,一群优雅的水母穿过它的胸骨,一只盲鳗被潜艇吓到蹿向远方。
巴西境内的鲸落
而当探测头拉近,他们发现几乎还是完整的鲸落上还附着一团团绿色的海藻和淡粉色的微生物群。贝类在鲸落上攀附成了像教堂一样的尖塔,上方有银鳕游过。
死亡竟能如此轰轰烈烈,生机勃勃,其中的奥秘更是令人感叹。
鲸鱼死亡到形成鲸落的时间可能会很长,由于鲸鱼体型庞大,往往要几个月才能真正沉底。
蒙特利湾鲸落
在鲸不断下坠的过程中,它巨大的身躯会吸引各种食腐生物前来觅食,而当鲸落形成,一套精密而神奇的生态系统才正式开始构成:
这个生态系统会经历四个演替阶段,每个阶段有不一样的“食客”和“住客”光顾。
首先是“移动清道夫”阶段,这时游动性的食腐动物是鲸落主要的客人。刚刚沉入海底得到鲸鱼有大量的肉和脂肪,带给如盲鳗,睡鲨,还有少量的石蟹、鼠尾鱼和数百万只两足动物盛宴般的款待。
蒙特利湾鲸落
这些清道夫们会一群一群覆盖在死去鲸鱼的身上,分食它的肉体。一只鲸鱼每天可以为食物匮乏的深海提供40-60公斤的珍贵养分。
5吨重的小鲸可以维持它们4个月的生机,而35吨的巨兽则可以让周围的动物们饱餐9个月,甚至是2年。
当清道夫们在鲸落身上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时,它们离开,鲸落生态第二个阶段登上舞台。
这次的客人娇小很多。鲸落会被多毛纲,涟虫目和一些蜗牛为首的软体动物包围。
蒙特利湾鲸落
甚至还有一些物种,是从未在其他环境中被发现的,科学家们认为,鲸落在这一阶段就已经培养出了属于自己生态系统的新物种。
食骨蠕虫就是鲸落诞生的特有物种
这些动物是在食腐动物游走后,前来“捡漏”的。他们吃掉在地上的组织碎片,鲸鱼骨骼中被清道夫们留下的沉淀物也是它们的食物。
由于是来吃别人剩下的,这时就被称作“机会主义者”阶段。别看只残留了人肉眼难以辨识的养分,但这些物质仍可以为生物们提供4-5年的生存空间。
当这些也被蚕食殆尽,鲸鱼的死亡又进入了新的阶段——硫化阶段。
数量庞大的厌氧细菌会进入被“机会主义者们”啃食干净的鲸鱼骨中,分解骨骼中的脂质,并排出硫化氢。
虽然硫化氢对人体和很多海洋生物都是有毒的,但这些被鲸鱼引来的“化能自养细菌”。也能给海底的贻贝、蛤蜊、帽贝和海螺等生物提供充足的养分,让他们在骨架周围攀附生长。
由于鲸鱼骨架中的脂质相当多,这个硫化的过程相当漫长,可能需要50年,甚至100年。
1988年发现的加州鲸落
而当死去的鲸鱼终于被从里到外,从皮肉到骨血啃食完时。它的“来世”甚至还没有结束。
一些学者认为,当鲸落终于被消耗殆尽,失去了最后一丝养分,它破碎的骸骨中含有的矿物质,会成逐渐脱去鱼骨的外形,变成一座座礁岩。
等到那时,你虽然再也见不到鲸的身影,却能看到无数动物栖居在它化成的礁岩上。这一次,它会在海底安睡更久,直到化成一粒沙。
从鱼群,到软体动物,到细菌,到贝类,数以万计的生物繁衍生息近百年的时光,全都要从一只鲸鱼的坠落说起。
鲸鱼的死亡,就是生的希望。而寻找这份希望的科学家们,则有着不同于鲸落苦涩浪漫的另一种故事。
02
寻找鲸落的人们
每年有约有70000头鲸鱼在迁徙路线上死亡,但由于下沉的地点随机,学者们在茫茫汪洋中寻找自然鲸落,如同大海捞针。
每一个研究深海生态系统的人,都渴望亲自探访,研究鲸落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奥秘,但这几率如此微小,全世界也只不过发现了50座而已,可见我国科研人员的发现有多么令人惊喜。
研究鲸落的迫切下,寻找鲸落的人们发掘了人造鲸落的方法——将在海滩上搁浅而亡的鲸鱼,送回海底,再加以追踪。
只是这个过程,要比自然鲸落的形成艰难很多,画面一点都不唯美,甚至一度混乱。
格雷格·劳斯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格雷格·劳斯,为他观察的第一只鲸落,接收了一只搁浅的鲸鱼。
他和团队必须先把数十吨重的鲸鱼拖走,再绑到船上。
而与在海中死亡不同,鲸鱼搁浅后体内会迅速产生气体,使鲸鱼鼓鼓的,很难沉下去。
一只搁浅的鲸
学者们不光要拖鲸,还要帮鲸绑几吨的金属配重。鲸分泌的油脂很多,在摇晃的甲板上,学者们不断滑倒。
眼前这只巨兽在沙滩上暴晒了几日,身体已经腐烂,带着极其难闻的气味和丑陋的外表。整整24个小时不眠不休的劳作后,格雷格·劳斯团队的鲸鱼遗体终于消失在清晨波涛之下。
人们身上布满了臭味,腥味,血迹,但鲸鱼沉入大海时,所有人都盯着海面露出了笑容。
格雷格·劳斯团队在人工鲸落之后
格雷格为这只丑陋腐烂的鲸起了美丽的名字——花蕾。因为他知道,当它重新深眠海底,它终会绽放生机。
四年后,年迈的格雷格已经退休,后辈学生们回到海底看望“花蕾”。它身上附满了各种颜色的生物,就如同真的开出了一朵朵绚烂的花。
由Armando Veve为花蕾绘制的插图
鲸的生命是有尽头的,但生命力却可以不断延续。
正如那些为了寻找鲸落奥秘的人类,一代又一代寻找真理和希望,这也许就是人类最宝贵的生命力。
生于海洋,葬于海底。
理性与浪漫,科学与宿命,在一只鲸身上发生着奇妙的交错。
一鲸落,万物生,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