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艺昕产女张若昀升级做爸爸:童年缺爱,婚姻如何过的幸福?
昨天,唐艺昕生了,生了一个小千金!9年长跑,相爱,结婚、怀孕、生子。
其实,他们因为一场交通事故相识。为了纪念相识,张若昀还把红绿灯搬回了家。他把一切都记在备忘录里,因此也被称为备忘录男孩。
01
不圆满的童年,让他更加珍惜一个女人
其实,这样一个“完美男友”也曾遭受过原生家庭的伤害。
他曾在深夜发了一条微博,随后又秒删。
正是因为这件事,很多人才知道原来他有这么乱的家庭关系,堪比王菲谢霆锋一家。张若昀的父亲张健是知名导演,爷爷是北京著名的建筑师、地质学家、测试专家张志新。虽然有着优秀的家人们,但张若昀的童年并不美满。不到三岁时,他的父母就因离婚闹得不可开交。
由于张健工作忙碌,所以在张若昀的生命轨迹中,父亲是缺席的。
年幼的张若昀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母亲从她三岁时就出了国,这一生见母亲不超过20次。
而忙于事业的父亲,也开始频繁更换女朋友。这些年里,父亲对他的关心更是少之又少。
不仅缺席了他的婚礼,甚至还在借钱时拉上儿子做担保人。据说,因为父亲拍摄《霍去病》欠下的款项。张若昀成了担保人被连累,资产被冻结。
如此混乱的原生家庭,也让他的性格敏感忧郁。童年的他特别孤僻,也不爱交朋友。张若昀曾经说过,小时候在学校,因为单亲,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瞧他。以至于他一度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而到了青春期的他一度有过不短的“叛逆期”。打唇钉、打耳洞,染头发、做杀马特造型。就像一个缺爱的小男孩,尝试一切所谓“不良少年”会做的事情。
但是长大后,他成了别人眼中热爱书影音的文艺青年。
2007年,张若昀考入北电表演系。读大学期间,张若昀从来不提自己的父亲是导演,喜怒哀乐都自己消化。毕业后,为了帮助父亲度过经济上的难关,张若昀选择放弃自己的工作室,和父亲的公司签约。
父子俩多年的隔阂也伴随着并肩奋斗,慢慢消失不见。他的人生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转变!就在去年,一直在踏实磨炼演技的他,恰巧遇到了《庆余年》。凭借出色的演技和精彩的剧情。
他一跃成了坐拥流量,谁见谁爱的“小范闲”。
更重要的是!曾经不圆满的原生家庭。并没有影响张若昀的择偶观。主动追求,主动保护感情,主动公开,主动求婚。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实行“四个主动”。是不是比《庆余年》里的范闲还稀有?唐艺昕在家安心养胎。即便是张若昀独自出镜,也挡不住他暗戳戳撒狗粮。作为一个男艺人,他开心地透露,自己得了婚后 " 幸福肥 "。
总之,他彻底打破了父辈的魔咒,将唐艺昕宠成了公主。
02
打破固定认知:过往是劫难还是宝藏,全看怎么转化
写到这儿,你或许会疑惑,为什么单亲离异,家庭混乱,童年并不完美的男孩,能够成为如此温暖的男人?虽然,有些人结婚的确是为了从原生家庭中逃离。但是,也有单亲家庭的孩子,在进入婚姻时,有着比较稳定和健康的人格底色。
如此一来,曾经的经历,反而成了他们理解情感世界更重要的养料。也让他们更加在乎未来生活的样子。
1、因为经历过分离:单亲小孩更容易对关系有更深的思考。
家庭并不是唯一的塑造性格的地方。父母离婚不是原罪,更不是禁忌;有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的独立程度、思考深度、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都会有一定概率比一般孩子更高。
有的单亲小孩,有更强的使命感,因为要加倍补偿自己以及清楚的知道以后的家庭需要什么。
陈学冬生长于离异家庭,谈及单亲家庭,他称:“实际上,反而是这种家庭环境让我比同龄人更早学会独立,更知道如何爱别人,更珍惜身边人对我的关爱,更懂得一切来之不易。”
我身边有个朋友。父母在她一岁时就离婚了,所以她只能被通知、被接受,更无从改变这个事实。
意识到自己父母过早离婚的过程,也是迫使她加速成长的过程。她说,她从不怪父母过早离婚。
因为在那个提倡婚姻就是搭伙过日子的旧时代,能意识到不合适就果断分开的人太少了。而且双亲不幸福的人,不见得比单亲的过得要好。这样加速成长的过程中,造就了她最大的特点——细腻和通透。
也让她对于关系,有了深度的认识。
2、代偿效益:自己童年不够圆满,更加在乎好好呵护一份爱。
张若昀参加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时。节目组让他打电话给最亲近的人。他毫不犹豫的打给了奶奶,语气温柔,无微不至。也就是说,张若昀的成长过程并不是没有爱。
比如,奶奶是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且是一个稳定有爱的长辈。这也是他人格的底色——能够爱与被爱。
但另外一方面,爷爷奶奶再优秀,也无法替代父母的位置。所以,他最大的渴望就是希望有个完整的三口之家。这也让他对爱的渴望比一般人要深很多。
唐艺昕曾说自己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提过3次分手。张若昀每次用五个字把她哄回来:给你写首诗。
他曾给唐艺昕写下这段文字:亲爱的姑娘,我曾经想对你说,我爱你就像爱生命,后来我发现,每当我那样,我就快要失去爱你的资格了。
03
那些走出原生家庭阴影的人,都做对了什么?
其实,走出原生家庭,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研究表明,25岁之后,我们有能力成为自己的父母。帮自己补足童年所缺失的一切。而且很多人都已经做到了。
1、看到父母有他们自己的命运,与父母和解目前,学习心理学在年轻父母中十分流行。
他们力图切断创伤代际遗传的链条。但是我们的父母辈却没有这样的机会。在吃穿尚且不保的情况下,能够把自己的子女拉扯成人。
就已经让他们竭尽全力了。就像《请回答1988》里说的, 父母,也是第一次学习当父母。当你真正去探索父辈或者家族的历史,你对家族的伤痛,乃至自己的性格会有一种新的理解。对于父母的命运也有更深的理解。
可能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因承受不被理解、亲近而难过。而当看见发生了,疗愈也会一点点发生。2、充分发展自我成长的人格和自我功能《少有人走的路》中说,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不成熟的人会容易产生扭曲的“爱”。吞噬人心,同时也会吞噬关系。比如不会正确表达爱,只会用攻击来索爱的男人。又或者,在对方匮乏的部分努力要奶吃的女人。
如果不自我成长,我们往往会在伴侣身上重复自己早年的关系模式。
将内在需求的汲取、转化全部投射给了伴侣。而这样的关系也必定是扭曲的。
女明星叶璇从小父母离异,9岁被母亲抛弃。13岁被送到美国黑人区和父亲一起生活。虽然名义上跟着父亲生活,但更多时候是她自己一个人过。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叶璇变得极度缺爱。在每次遇到恋爱时,都一头栽进坑里。大有为爱疯狂之势,甚至有媒体调侃说她被下了“降头”。她也曾在采访中透露。自己恋爱的时候,必须知道对方在哪里,全方位监控。甚至她曾为了证明对一个男人的爱, 大半夜直接跳入河中。
这些偏激的行为,就像叶璇对爱的理解。极端而又不顾一切。仿佛不把自己的全部交出去,都无法证明自己的爱。其实,这就是因为她是带着原生家庭的匮乏进入关系的。而且没有任何觉察和自知。
所以,主动认清内在关系,疏通卡住的关系非常重要。而越是已经内在完整的人。就越能在亲密关系中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因为他此时需要的只是爱,而不是对对方的剥夺或“奴役”。如果自己感觉无法完成这个过程。那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3、找到“对的人”相爱孙俪与邓超夫妇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了。
曾经,他们都被原生家庭伤害。孙俪的父母,从小离异,父亲只留下了2000元赡养费便离她而去。她好强、敏感又自卑,甚至对婚姻爱情不抱希望。
邓超出生在一个重组家庭,是最小的孩子。这让他青春期一直叛逆,染发、逃课、打架、混酒吧......
他们可能比大多数人都更需要一个足够治愈的“家”。所以做了那个互相疗愈对方的人。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两性关系中,人往往会退行成孩童的状态。而我们的恐惧、不安也会更容易重新浮现。因为它让我们在过去关系中受到的创伤有了新的投射对象。我们会把过去关系里的感受,带到新的关系里。
好的伴侣更利于有创伤的人在关系中重新“长大”。写到这儿,我想到了陈小春和应采儿。陈小春的童年贫穷、充满苦难。面对生活的残酷,他不得不用坚强的盔甲,保护自己。他的臭脾气仿佛就是自己的保护伞。保护了自己,却也隔绝了别人。为什么原生家庭不幸福的陈小春,自己的婚姻却很幸福?因为他正视了原生家庭的不幸,决心要找一个爱笑的女孩子。正如陈小春在快乐大本营里所说:“其实我没那么好笑,但她在我后面就一直在笑啊笑。哇,我当时就觉得那个感觉,就是她了。”
应采儿的童年几乎和陈小春完全相反。
她出生在台湾一个富裕幸福的家庭。后来随家人移民去了美国,应采儿的童年是阳光快乐的。因此造就了应采儿在亲密关系里,属于“安全型依恋”。她彻底接住了陈小春的伤痛,也打开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伴侣是陪伴你一生的战友。
你们彼此之间有合作,有分享,彼此是平等的两个人。如果要对方永远扮演你的父母,对对方不公平。对方也可能会无能为力,乃至逃跑。童年决定了我们生命最初的样子。但成长却是我们自己要去完成的事情。
如此一来,才有能力珍视和留住生命里出现过的真心。能够坦坦荡荡的把所有的时间空隙都拿来爱想爱的人。而越能去正确的爱与被爱,就越会感到一种圆满。爱到最后,才发现,我们改写了所有的人生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