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员惨遭5头熊围攻致死,但更可怕的事情还在继续……(组图)
想必大家都看过动画片《熊出没》。
里面的熊大跟熊二憨厚可爱,一直致力于阻止光头强砍伐树木,是正义和温暖的化身。
关掉动画片,回到现实,奔奔这两天却见证了“熊”的可怕跟残忍。
10月17日,上海野生动物园发生了一起动物意外伤人事件。
据网友爆料,上海野生动物园的一位饲养员,在进入猛兽区实施作业时,遭受熊攻击,被活活撕扯致死。
随后,上海野生动物园工作人员回应称,“确有此事”。
猛兽区也已贴出了“暂停开放”的通知。
饲养员被咬死的现场不远处,还有一群游客正坐在车里,观赏车外面的“野生动物”。
大家发现棕熊们突然快速聚集,往同一地点奔跑,才发现事情不对劲。
车上有人看了一会反应过来,大喊道,“那里有一个人”。
但即便是知道有人正在被棕熊撕咬,
这种情况下,大家也只能眼睁睁看着,
看着一条生命,在自己眼前逝去,自己无能为力。
所以,有在现场亲眼目睹事发经过的人,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被拖走的时候,饲养员的鞋子衣服掉落在地上。
车上的司机说,“活不了了”。
一条人命就这么没了,事件太过触目惊心。
一时间也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热议。
有人为死去的饲养员打抱不平,认为动物犯法应该与人类同罪,建议击毙咬死人的熊。
有人觉得动物园的存在就是个原罪,应该马上关闭所有的动物园,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这些观点都有感而发,可以理解,但奔奔也觉得稍微有点情绪化了。
首先,“打死咬人的熊”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从网上曝光的现场视频中可以看出,咬死饲养员的根本不是那只熊,而是一群。
动物跟人到底不一样,你难以给它判定,到底咬人的时候,哪只先带的头,又是哪只,给出了致命的一击。
你能把它们都杀掉吗?
即便杀掉,也换不回饲养员的命了。
站在人的立场,熊伤人确实不对,
但在熊的立场,伤人行为却也是它们的捕食本能。
另一方面,因为悲剧发生在动物园里,引发了不少人对“动物园存在意义”的怀疑。
“动物园存在意义”确实因为这件事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但奔奔看来,并不是“是否该取缔”的问题。
动物园取缔之后这些野生动物放归山林,保护只会更加困难,无论是对人还是动物。
与其极端的去谴责“野生动物伤人”,以及谴责“动物园的存在”。
奔奔觉得,一条人命的悲剧背后,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
我们对“野生动物”的敬畏,对自然的敬畏,到底还在不在?
为什么司机说了一句,“活不了了”?
为什么满车乘客只能惊恐围观棕熊咬人,却无能为力?
因为大家都知道,而且早就知道,人在熊面前的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
只是有些人忘了。
奔奔不知道,
被咬的饲养员,为什么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把自己暴露在如此危险的境况中,
但奔奔知道,那位特地发朋友圈感叹这件事的网友。
之所以如此震惊,或多或少是因为,“动物想象中的可爱”与“现实中的凶猛”,给他心理造成的反差感。
没错,一些野生动物在人们的心中是可爱的,
无论它是什么品类,无论它们的祖先有多凶猛,只要它们被“关进动物园”,好像就变得不再有攻击性。
它们被随便围观,隔着一片玻璃,直线距离甚至不超过一米。
有趣的动物还会跟游客互动,看起来亲密无间。
有时候它们进食都变成表演,
有噱头,美其名“捕食”。
工作人员也根本不怕它们,
随意游走在老虎窝,狮子林,熊圈里。
似乎没有任何危险可言,看到的人也称赞连连。
于是,动物真正的“野性”渐渐被遗忘,
人们拿着从动物园里买来的食物,趾高气昂地站在围栏前,挑逗、嬉闹、就是不投喂那些仰着头,嗷嗷待哺的动物们。
养猫养狗,跟养“野生动物”,看起来没有区别。
真的没有区别吗?
家养的宠物猫狗都可能伤人,
何况是本性难移的野生动物。
它们可爱的时候,我们只顾着谈它们身上的人性。
只有在每一次“伤人悲剧”发生的时候,才会记起它们的野性。
而对野性的敬畏越少一分,也无疑让我们离危险更近一分。
大猩猩把玻璃打碎
国宝熊猫够可爱吗?
但你可否记得,熊猫也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一种?
它们是爱吃竹子,
但它们也是吃肉的杂食性动物。
2011年,武汉动物园的大熊猫“希望”,把隔壁翻墙进来的孔雀给活捉了。
希望咬孔雀的样子,
像不像北极熊捕食?
这不是偶发事件。
2006年,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发生了一起熊猫伤人事件。
一只叫“喜妹”的大熊猫咬住了饲养员韦华的手,不肯松开。
韦华本能挣脱,喜妹却咬得更紧,5,6分钟后,在同事的帮助引诱下,喜妹才松口。
当医生剪开韦华的裤腿和袖子的时候,发现他的脚筋已被咬断,四肢的肌肉都被严重咬烂了。
喜妹的发狂让人意想不到,
更让人意外的是,
韦华在此之前跟喜妹已经有过长达数月的接触。
日常温顺的熊猫尚且如此,
其他野生动物一旦兽性大发,只会更甚。
外国游客不幸掉入熊圈,被攻击
我们为何渐渐忽略了这些危险动物的兽性?
奔奔觉得,
是因为大家误解了动物园存在的意义。
不是为了观看动物表演,
不是为了近距离拍照,
更不是为了外力夸赞动物的可爱。
动物园存在的初衷,是为了科教和保育。
教人们,尤其是教孩子们认识真正的动物,了解动物的习性。
保护孕育珍稀动物,帮助它们在这个星球上继续生存下去。
而这一切,如今却都被盲目的“盈利性”所掩盖代替。
为了赚钱,人离动物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动物园里的正经动物介绍,却还不如百度百科详尽。
最终,孩子不知道熊为什么会咬人,
一发生悲剧,第一反应是把犯错的动物击毙。
但扪心自问,我们自己真的做到,“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了吗?
在奔奔看来,“敬畏生命”这个命题离我们并不远。
当我们争相抱着动物幼崽合影的时候,
当我们以座上宾的身份,开心地观看动物表演的时候,
当我们挑战动物天性,放松警惕的时候,
当我们高傲地拿着食物,扮演救世主的时候......
危险,可能,也正在你的背后。
一条人命的悲剧,带来了关于“野性”和“敬畏”的讨论跟思考。
但这些教训,原本根本无需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
比起告诉我们的孩子,这些野生动物有多可爱。
我更希望,离开动物园的时候,
孩子能知道,
以后要离它们远一点,因为它们也喜欢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