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靠蚂蚁森林偷偷薅你的羊毛?事情可没那么简单(组图)
蚂蚁森林,相信各位差友都不会陌生。
这项目从 2016 年上线到现在,已经把 5 亿多用户的低碳行为,转化成了种下 2 亿多颗树的环保善举。连联合国都曾授予过它 “ 地球卫士奖 ” 的荣誉。
反正,为了这个公益小游戏( 偷能量种树 ),差评君可厚着脸皮加了不少人的支付宝好友呢。
但在最近,网上却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环保只是幌子,利用大伙们的低碳行为和树做碳交易赚钱,才是资本家的真面目。
因为据说蚂蚁森林给大家都设了一个名叫 “ 个人碳账户 ” 的玩意儿,大伙们的环保行为和种的树,都会转化成相应的积分,存进这个账户上。
在未来,蚂蚁森林则可以把这些积分出售,获取暴利。而这背后,可是有着数万亿的生意呢!
别的不说,看到这种说法之后,身为蚂蚁森林资深用户的差评君立马感到一阵恍惚,满脑子都是 “ 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家 ” 、 “ 披着羊皮的狼 ” 、 “ 利用公益敛财的吸血鬼 ” 等词语。
不少的网友也和差评君一样,直呼上了阿里的当,并只想骂娘。
相关的扒皮和分析视频,也都有了上百万的播放。
但在我回归理性,查阅了相关数据之后才发现,事情并没有网友们想的那么黑暗。
这一次,网友们可能真的错怪蚂蚁森林了。
而差评君也想借此事件,和大伙们讲讲让蚂蚁惹上争议的 “ 碳交易 ” ,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首先差评君想说的是,种树,真的可以卖钱!当然卖的并不是木材,而是个名叫 “ 碳汇 ” 的玩意儿。
因为早在 1997 年的《 京都议定书 》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就达成了共识,准备控制一波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中二氧化碳就是里面的大头。
为了鼓励大伙们减排,《 议定书 》除了规定了各国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外,还计划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可供大家买卖。
毕竟一块蛋糕就那么大,还是免费的。你不够用的话,那就得从别人手上买喽。
怎么个买卖法呢?
打个比方,按照规定 CC 公司一年能排放 10 亿吨的二氧化碳,结果到头来一算账,只排放了 8 亿吨。
那么剩下的 2 亿吨额度, CC 公司就可以卖给其他更需要的公司,从而赚点钱。
另外,大伙们都知道树木有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这种能力也被称为 “ 碳汇 ” ,于是乎之后大伙们又定下了规矩, “ 碳汇 ” 也可以交易!
也就是说如果 CC 公司想要多排些二氧化碳的话,除了从其他有剩余的公司手上买额度外,还能通过买相应的 “ 碳汇 ” ,就相当于植树抵消掉了那些二氧化碳。
要是你是任性不遵守这些规定的话,就算你能躲过关门歇业的风险,罚款的钱,也要远超你购买碳汇的开销。
正因如此,网上才会到处传:蚂蚁森林靠种树,手里拥有了大量的 “ 碳汇 ” 可以买卖,你辛辛苦苦攒能量种下的树,就是在给马云送钱!
但实际上,这根本说不通,因为还有一点,那就是 “ 碳汇 ” 这玩意儿也是有种族歧视的。
就比如说,蚂蚁森林中种最多的柠条、梭梭树还有沙棘,都是属于防风固沙用的的灌木林。
而种灌木林,并不会被认定为碳汇造林。
而且蚂蚁森林官方也在昨天正式回应,蚂蚁森林并没有这些树的所有权,它们是被捐赠给国家的和社会的。蚂蚁森林从未参加过任何碳汇交易,就算未来这些树木会产生碳汇,也都会全部用于公益事业。
虽然目前坐公交、步行等等环保行为确实在蚂蚁森林上有记录,但这些个人的碳减排量暂时还交易不了,国内外暂时也都没有成功的先例。
而且未来就算能交易,收益也肯定是归用户所有的。
看到这肯定会与人问了,那么蚂蚁森林真的一点商业价值都没有喽,真用爱种树?
倒也没那么纯粹,毕竟蚂蚁森林这个上瘾的小游戏,对于支付宝的打开率、品牌形象等等方面还是有帮助的。
差评君并不是在给资本家洗地,称 996 是福报、制造内卷、垄断市场等等行为,我都是坚决反对的。
虽然那些资本家们不一定都是好人,但蚂蚁森林这件事儿,真的不是件坏事。
当然啦,会有 “ 卖碳 ” 赚取暴利的流言,差评君还是能够理解的。
因为在低碳、环保的大趋势之下, “ 卖碳 ” 这件事儿,确实很赚钱,而这笔钱,也算是对企业拥抱绿色的一种奖励吧。
就拿汽车为例,汽车圈一直有个名叫碳积分的概念。
简单地说,生产了一台符合标准的新能源车,就能拿到正积分。而想要再多生产一台燃油车,就需要消耗积分。
和 “ 碳汇 ” 一样,积分不够的话,可以找其他有富余的企业购买。
就比如说只造电动车的特斯拉,去年要是没那卖碳赚的 15 亿美元,账目上可还是在亏本的,这 15 亿美元,可是他去年卖车净利润的 2 倍。
说卖碳比卖车赚钱,丝毫不是夸大其词。
从 2016 年至今,特斯拉已经靠卖碳积分赚到了 33 亿美元,所有就种说法,特斯拉的钱,都来自其他竞争对手。
而在最近,也有新闻爆出一汽大众准备花 35 亿向特斯拉和比亚迪购买积分,要知道,比亚迪去年一年的净收入也才 42 亿。
只能说比起卖车,卖碳好像更像是新能源汽车公司们的主业了。
如今在国内制造一辆新能源车最高可以拿到 5 分,市场上一分的价格也已经炒到了 3000 块左右。
而在其他领域,为了更好的实现节能减排这一目标,世界各国也都建立起了碳排放权的交易市场。
其中针对发电、建材、钢铁等等高能耗行业,我们国家也在 10 年前就开始了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试点。
另外在今年的六月份,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即将开放运营,当然,目前的碳交易还是以企业为主,第一批办理开户手续 2225 家企业也即将进行交易。
总得来说,在去年的联合国大会上,我们郑重地向世界承诺,在 2030 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并且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此目标之下,建立和完善碳交易市场这件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然,或许谁也没想到在如今, “ 卖碳 ” 会成为这么一门环保,又赚钱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