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外长就北京冬奥发声,欧盟即将决定是否外交抵制(组图)
本文综编自法广网、德国之声、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美澳加英强硬的外交抵制造成国际分裂,目前德国新外长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德外长:奥运会不该被用于政治目的
据法广网报道,出身绿党的安娜莱娜·巴尔博克的德国外交部长生涯,始于在利物浦举行的七国会议。在德国电视台ZDF12月12日的一档节目当中, 她阐释了在处理北京冬奥会,俄罗斯和乌克兰紧张局势,伊朗等问题上的看法。
根据ZDF电视台贴出的报道,就北京冬奥会,安娜莱娜·贝尔博克表示:“首先,我本人多年来一直参与有一定强度的运动。而奥运会是一项固定举办的体育庆祝活动。运动员花费数年时间做准备,有时甚至是花费半生的时光来准备参加奥运。这就是为什么奥运会不应该被用于政治目的”。
德国之声报道称,此前美国已经宣布对北京冬奥会加以外交抵制,随后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也跟进。法国总统马克龙已经表示,不会参与外交抵制,并质疑该行动的实际效果。德国方面目前暂时没有做出明确的表态,总理肖尔茨在上任之前曾表示暂不参与抵制,但是外长贝尔博克曾在过去的媒体访谈中发表对华强硬的言论,并称不排除外交抵制的可能性。
安娜莱娜·贝尔博克强调,有许多问题需要和中国进行合作,“中国是我们欧洲人、七国集团的合作伙伴,许多全球性问题只能一起解决。但中国也是竞争者和体制上的对手”,“这就是为什么,(欧盟)在外交政策上(开展涉及中国的合作),会产生两难的境地”。
欧盟将讨论冬奥
港媒《南华早报》11日引述消息称,欧盟27位外长13日会尝试就是否加入外交抵制北京冬奥达成共同立场。由于欧盟多国对如何管理对华关系有不同看法,外交人员预期会上有激烈的辩论。
辩论由法国和荷兰提议进行。一欧盟高级官员称,辩论会在欧盟每月举行的外交事务委员会举行。官员称欧盟对2022年2月是否派员赴华未有决定,但高度建议欧盟有一致的取态。
图为法国总统马克龙(左)2021年12月10日在巴黎爱丽舍宫欢迎前来访问的德国新任总理朔尔茨。(AP)
朔尔茨称未决定是否对北京冬奥进行外交抵制。他与马克龙会面后称:“我们仍在寻求与很多其他人进行会谈,因我们希望在这里以协调的方式行事。
马克龙则已在9日称,进行外交抵制收效甚微(insignificant)。他当时称:“要清楚的是,你要么完全抵制、不派运动员(参加北京冬奥),要么以有用的行动改变事情。”他称:“我不认为我们应将这些议题正治化,特别是如要采取收效甚微以及象征式的步骤。”
运动员怎么看待外交抵制?
冬奥会直接的参与者,德国运动员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德国雪橇选手娜塔莉·盖森伯格强调抵制冬奥会“很难”,特别是作为个人来说,因为 “如果我现在说我要抵制它,可能什么也不会改变。结果就会是,参赛表上就会出现另一个名字。”德国电视一台援引这位奥运冠军表示:“对运动员来说,抵制是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因为奥运会对一个运动员来说是最重要的体育盛事。”
德国无舵雪橇选手洛赫也在考虑会不会去参赛,他说:“2月份的比赛是一个要完成的工作。如果可以,希望能凯旋归来。我希望快去快回。”两人之所以担心忧虑是因为他们的中国之行并不顺利。他们分别同一个在中国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有过接触。洛赫必须接受3天的隔离,而盖森伯格则隔离了一个多星期。“戴口罩”!这样的提醒不是来自他们的教练,而是酒店的工作人员。
德国奥林匹克联合会(DOSB)目前持保守态度。
中方:抵制必将为其错误行径“付出代价”
在美国7日宣布消息后,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如果华盛顿继续进行这种抵制,北京将采取坚决的反制措施。
针对澳大利亚跟进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回应称,澳方在北京冬奥会的成功取决于澳运动员的表现,不取决于澳官员是否出席,也不取决于某些澳政客的政治作秀。
中国使馆指出,中澳关系陷于目前的困境,责任完全在澳方。澳方表示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与其所谓希望改善中澳关系的公开表态背道而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日也回应称,美、英、澳、加必将为其错误行径“付出代价”。
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称,对那些对冬奥会有政治图谋的国家和政客,中方根本就未发出邀请。所谓抵制,完全是在“自我炒作和哗众取宠”。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还在推特调侃称:“按照中国的标准,美国政府官员大多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而且挑三拣四、自命不凡。你们是北京居民最不想见到的人。”
官方英文媒体《中国日报》的欧洲分社社长陈卫华则呼吁,中国将抵制2028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