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百度”知网引发知识垄断讨论 中国如何走出知识分享困境
中国教授赵德馨维权成功但所有论文均被知网下架,此事引发的论文版权风波仍在中国学术圈被热议。有学者表示,在知识共享时代,学术文献却被企业平台束之高阁,成为价格不菲的商品,走向了信息时代的反面,“知网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提醒我们,是时候下决心建设以学术论文为重要内容的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和共享平台了。”
在知网官网上,将自身定位为知识发现网络平台,面向海内外读者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统一导航、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作为中国大陆认可度最高,使用范围最广的第三方论文信息检索平台,很多人都习惯了通过知网找文章,其在中国国内基本就是一家独大。
第三方论文信息检索平台——知网引发的论文版权风波仍在中国学术圈被热议。(知网官网截图)
知网作为收录本硕学术论文平台且收录大多数期刊报纸数字化版权的平台,在定价及交易条件方面享有较高的优势。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知网所属公司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1.6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93亿元人民币。
公开资料显示,在有关知网的司法风险提示中,有31.8%的涉案案由为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
在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凡勇昆看来,中小学教师想做研究却遭遇没有权限下载论文的尴尬,“大多数中小学校并未购买知网服务”。另一方面, “一些国内高校或科研机构得到了政府经费资助,但很多科研成果论文,缺乏免费下载的正式渠道。”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知识分享却面临着多重“困境”:高水平学术资源付费过高,能免费的资源质量又过低。对此,中国多名专家提出建议,由政府主导建设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解决知识分享遇阻问题。有学者提出,文献服务和管理不能过度集中,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可以避免部分数据库一家独大,促进资源普及、共享。
据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学术期刊中心副主任、《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编辑部主任刘闯介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科技界集中解决了两个战略问题:其一,科学数据是国家战略资源,国家应该管起来;其二,在科学数据管理上,对于走商业化道路还是走公益性道路的分歧,最后选择了科学数据公益性共享道路。
其实早在2002年,中国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已开始酝酿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由科研人员上交科研项目中的所有数据,有序推动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当下,中国建设了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等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2017年12月11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柳叶刀》全球主编霍顿(Richard Horton)在北京举办的“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科学峰会”上,已高度评价过在《柳叶刀》上发表的中国科学论文,并称中国已成全球第三大投稿国,挑战美英为时不远。在当时的霍顿看来,十年之前他们基本看不到中国的投稿人或者审稿人,而现在已今非昔比。
1981年至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论文总数变化趋势。(日本文部科学省下属科学技术·学术政策研究所)
一方面是论文的大量产出,另一方面却是知识分享面临困境。
在刘闯看来,“科研成果包括科研数据和科研论文。如果说科研数据需要得到收集和保护,那么期刊论文既是知识传播主体,也是国家资源。”学术“百度”知网此番引发的知识垄断讨论,以及后续将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或将有助于中国走出知识分享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