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四方安全对话抗衡中俄 不进行意识形态战争但造福全球(组图)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成员国的外交部长们最近在墨尔本会晤,赌注很大。美国已然警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可能迫在眉睫。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刚刚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并宣布这两个大国之间建立“无限制”伙伴关系。
莫里森总理(中)与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的外交部长(左)周五在墨尔本会面。(Reuters: Kevin Lamarque)
在这种不确定性中,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的外长们的主要目标是展示团结、决心和集体力量,作为对日益增长的专制主义挑战世界秩序的回应。
在这次会晤之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脱下了手套摆出了挑战姿态,宣布:
我将把我们的伙伴关系、我们的联盟、我们的同盟与其他任何人提供的任何东西对立在一起。
但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成员国也热衷于表明,他们不仅仅是对竞争对手的议程做出反应,而是能够为印太地区小国发展目标提供自己雄心勃勃、积极而实际的贡献。
一支造福全球的力量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P: Jose Luis Magana)
把四方安全对话机制重新塑造为不仅是一个反华联盟,而且是一支全球正义力量的这一目标,始于一年多前该机制承诺在2022年底前向本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捐赠至少10亿剂新冠疫苗。
这是对北京利用新冠疫苗捐赠将自己塑造成区域救世主,同时要求小国做出政治让步的直接回应。
这一次,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外长们非常期望强调,他们的疫苗承诺并没有因为去年印度毁灭性的第二波新冠感染而偏离既定目标——该机制已经向该地区提供了超过5亿剂疫苗。
这样的承诺直接解决了东南亚国家的当务之急,由于缺乏疫苗、贫困加剧和全球不平等,这些国家迈向疫情后经济复苏的能力受到阻碍。
此外,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成员国还表示,他们打算加强在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方面的合作。这是对该机制于2004年诞生的响应,当时这四国首次携手应对印度洋海啸。
例如,四国成员在汤加1月火山爆发后一直积极支持汤加。虽然没有公开讨论,但这种合作也为四国海军提供了更紧密协调的机会,这在军事上具有优势。
抵制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动
尽管在墨尔本的重点是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但四国并没有忘记现实政治的目标,即打击中国在印太地区建立一个无争议势力范围的能力。
虽然在联合声明中没有直接提到中国,但外长们把目光投向了对抗中国对几乎整个南中国海的扩张性非法主张。
由于其他东南亚海域的声索国都在忙于应对疫情的大流行,中国已经部署了越来越多的海岸警卫队船只、民兵船只、捕鱼船队和资源调查船,积极阻止其他国家在自己的专属经济区内捕鱼和开采石油及天然气矿。
美国一直在南中国海进行自由航行行动,并毫不掩饰希望澳大利亚也加入。(Supplied: Defence.gov.au)
作为回应,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宣布将深化与区域伙伴的接触,来建设其保障专属经济区的能力。这包括开发海岸警卫队资源,加强信息共享,确保航行自由和帮助打击非法捕捞。
这种方法对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区国家非常有吸引力,这些国家不愿意公开加入反华联盟,但渴望发展自己的主权能力,以捍卫自己的资源获取权。
方法上的细微差异
尽管有这些共同的目标,四方安全对话机制成员之间仍有细微的差异。在他们的联合声明中,一个明显的遗漏是美国将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全球竞争措辞为民主国家与威权国家,或自由主义政权与非自由主义政权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
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不愿意卷入与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斗争。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有时会谈到民主和威权政治制度之间难以解决的差异。然而,澳大利亚的通常做法仍然是批评中国的行为,而不一定暗示其来自一个非法且危险的威权政治制度。
日本也对采纳美国的做法感到不安,担心这将破坏其建立在对准民主国家和威权国家的投资与发展援助基础上的外交政策影响力。
印度是所有国家中最不情愿的,它与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都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和强大的防务关系。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威胁问题上,印度与其他成员意见相左,反而更希望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关注印太问题,避免任何可能损害其与莫斯科关系的议程。
同时,印度也不想让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行为合法化,因为这可能为巴基斯坦提供掩护,使其对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采取同样的行动。
然而,民主和威权大国之间的分裂正在扩大,并将越来越难以管理。
好消息是,中俄“无限制”伙伴关系的声明给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带来了更大的动力,并进一步加强了四个成员国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决心。
坏消息是,我们离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中的民主成员国与中俄彻底分裂又近了几步,找到共同点的回旋余地更小了。
Lavina Lee是麦觉理大学的高级讲师。她获得了澳大利亚国防部的资助,并且是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委员会委员。本文最初发表在《对话》网站上。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