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军备竞赛制约中国,进一步打造新“北约”可行吗?(图)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面对中国的咄咄进逼,印太区域的主要国家正在加快武装、提高军费开支。美国印太司令近日直言,对于热爱自由的国家,北约是一个好模式。有专家认为,尽管印太版“北约”缺乏坚实的经济和历史基础,但是欧美和印太大国亟需增加多边防务合作,共同应对来自中俄的威胁。
美国海军照片显示“桑普森”号导弹驱逐舰穿越台湾海峡。(2022年4月26日)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田南(音译,Nan Tian)周二(4月26日)对美媒CNBC表示,南中国海区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行军备竞赛,各国在行动反应方面相互博弈,当一个国家增加武器采购,另一个国家也随之行动。
田南指出,由于中国不断增长的军费被许多邻国视为威胁,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和台湾购买大量新科技,比如核潜艇和精密导弹系统。考虑到该地区采购的武器数量,以及旨在强健军队的财政资源分配,一次错误的计算就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亚洲及大洋洲地区的军事支出为5869亿美元,增加了3.5%,超过欧洲的4180亿美元支出和3%的增幅。
其中,中国和印度的军事支出分别位居世界第二和第三,增幅达到4.7%和0.9%。日本和新加坡的增幅超过7%,韩国增长了4.7%,澳大利亚增加了4%。
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者马斯顿(Hunter Marston,照片提供:马斯顿)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者马斯顿(Hunter Marston)通过电邮告诉美国之音,除了南中国海地区,台湾和朝鲜半岛是更加可能的引爆点。
“越南和中国或者东盟国家之间的战争,更可能保持在核战争门槛下,而不会像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的战争一样,引发同样程度的联盟或者国防承诺。”
专家:印太军备竞赛有助平衡中国
马斯顿指出,如今的军备竞争和冷战时期不可同日而语,彼时中国着重武装东南亚的共产主义主义,苏联也在越南战争期间向越南提供大量武器和物质支持。
“尽管超级大国剑拔弩张,但今天的局势明显更加稳定。不同之处在于,更多的中等强国能够武装自己,因为自1975年以来亚洲地区和平盛行,经济也大幅增长。总体上这是一个更为多极化和相对均衡的局面。”马斯顿说。
夏威夷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的资深研究员饶义(Denny Roy)告诉美国之音,“唯一比军备竞赛更糟糕的是,亚太国家未能应对中国军队的扩张,从而使自己容易受到中国的欺凌。有利于中国的比例失衡,才更有可能导致冲突。”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防务、战略与国家安全主任肖布里奇(Michael Shoebridge)也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过去一直在进行一枝独秀的军备竞赛,如今必须面对印太邻国努力向军事平衡迈进的新趋势。
“这对于印太安全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发展:美国正与欧洲伙伴重振合作,以印太为重点,并与四方安全对话(QUAD)、澳英美三边伙伴关系(AUKUS)和美日澳三边合作一起将军事平衡从中国转移,阻止冲突。”
肖布里奇补充说,随着中国支持乌克兰战争的时间越长,普京坚持入侵战争的时间越长,印太国家增强国防力量的动力就会越强。
“北京清楚地了解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它如此尖锐地批评AUKUS,并如此大声反对亚洲北约。这是一个健康的迹象,表明北京明白军事平衡不再简单地朝着有利于它的方向发展。”
印太“北约”有戏吗?
4月27日,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John C. Aquilino)在印度出席一场研讨会时表示,中国对于印太版“北约”的指控不符合事实。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John C. Aquilino)(左二)4月27日参加了由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RF)与印度外交部合作举办的第7届瑞辛纳对话(Raisina Dialogue)年度会议活动。(照片来源: ORF油管频道截图)
“志同道合的印太国家已经合作了80年。我们所看到的是当志同道合的国家走到一起时的好处,比如,我们看到北约的力量增加,基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行动。我想说的是,对于那些重视自由的国家来说,这是个相当好的模式。” 他直言道。
阿奎利诺认为,尽管这是一个好模式,不过最终要取决于各个国家的主权选择。他预计伙伴国家之间未来将会增加多边活动,而不仅仅局限于双边关系。
同一天,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也呼吁建立具有“全球视野”的北约,并强调北约要与日澳等盟友合作,确保台湾有能力保护自己。
对此,专注研究东南亚事务的马斯顿(Hunter Marston)认为可行性不高,北约在欧洲能够运作的部分原因是基于共同的政治制度、文化联系和民主价值观。“但亚洲不存在这些(纽带),各国之间作为集体安全组织基石的信任水平也不存在。”
马斯顿举例说,美国几十年来一直试图促成日韩之间的安全合作,但两国自二战以来的历史仇恨仍然挥之不去。而且东南亚有各色各样的国家和政权,在一项集体安全条约下形成统一联合是不可能的。
澳洲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防务、战略与国家安全主任肖布里奇(Michael Shoebridge)(照片来源: 智库网站)
不过, 澳洲战略政策研究所的肖布里奇指出,特拉斯的提议比较中肯,未来欧洲和印太国家亟需采取更多集体行动,包括国防和安全领域的多边合作。
肖布里奇说,澳大利亚向乌克兰军方提供了防护车和武器等大批防御物资,因为这直接事关印太安全。
在印太威慑中国,壮大美海军是关键
美国总统拜登将于5月出席东盟特别峰会,访问日韩,并参加四方安全对话(QUAD)首脑会议。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Daniel Kritenbrink)也将于5月1日到7日拜访缅甸和老挝。
不过,为了防止乌克兰战争在印太重演,多位专家表示,除了密切多边安全合作和外交往来,加强美国海军在第一岛链的威慑力量也非常关键。
“美国海军作为制约中国海军的最强大力量,对于地区安全与和平行动至关重要。它的作用受到欢迎,许多东南亚国家出于对中国不断扩大海上力量的担忧,悄悄地支持美国的军事存在。”马斯顿说。
夏威夷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的资深研究员饶义(Denny Roy)(照片来源:智库网站)
但是,马斯顿对中国通过“切香肠”的策略和操纵灰色地带的方式,企图逐步控制第一岛链、将南海军事化的局面深表担忧,“美国海军的存在已经无法阻止中国改变海上事实,成为太平洋的主导力量。”
东西方中心的饶义也表示,目前无法确定美国海军是否有足够威慑力阻挡中国攻台,因为中国海军的建造规模超过美国,而且中国导弹有能力摧毁美国在该地区的机场和舰队。
他建议,美国海军需要增加资金,国防部需要提出一个能够应对中国封锁或入侵台湾的战略计划。
当中国不断扩充驱逐舰、两栖攻击舰和航空母舰之际,美国海军却正在面临预算紧缩和舰队规模变小的挑战。2023财年的预算申请中,美国计划退役24艘舰艇,建造8艘新舰艇。2027年之前,美国预计将有280艘舰艇,而中国在2030年之前将拥有460艘舰艇。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24日在微博撰文称,美国在西太平洋已经没有仅凭军事力量压倒中国的可能。中国将有三个航母战斗群,海基鹰击21与空基鹰击21、陆基东风21D导弹形成三位一体的“航母杀手”力量,而且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提高,陆基力量的支持足以抵消美军的海上优势。
“我不在乎旧船的能力下降多少,美国不能用‘无’来对抗‘有’。” 来自弗吉尼亚州的共和党籍众议员魏特曼(Robert Wittman)本周五在哈德逊研究所的视频会议上指出,中国的海军建设能力让美国在第一岛链内部和外部区域都处于危险之中,美国必须建造更多舰艇。
除了保障海军规模,肖布里奇认为,从近期俄罗斯舰队的“莫斯科号”(Moskva)沉没黑海,到阿塞拜疆击败亚美尼亚的历史经验来看,美军还需发展反舰导弹、陆地攻击导弹和防空导弹,以及武装无人机和无人水下作战系统,以扰乱解放军的印太军事计划。
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吉尔代(Michael Gilday)4月28日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举办的讨论会上强调,发展无人舰艇、人工智能和高超音速武器对于反制中国的威胁也非常重要。
“我们试图保持的平衡就是,美国需要准备好今晚就能迎战,也要准备好迎接2027年或更早的情景。”吉尔代说。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