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局势升级,还能否被称为“欧洲粮仓”
乌克兰是世界上主要的玉米,小麦和大麦生产国之一。乌克兰在2020-2021年度玉米产量为2950万吨,排在美国、中国、巴西、欧盟、阿根廷之后,成为世界第六大玉米生产国,是继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玉米出口国。乌克兰玉米出口总量为2400万吨。在大麦方面,乌克兰是继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之后的第五大生产国,也是继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之后的第四大出口国。就小麦而言,乌克兰是世界第七大生产国和第六大出口国,2020/21年度出口量超过2100万吨。
在欧盟层面,从2016年到2020年,乌克兰是欧盟第二大粮食供应国,份额为26%,仅次于巴西(33%)。2020/21年度,在欧盟进口的近1500万吨玉米中,乌克兰以654万吨位居第二。欧盟小麦和大麦进口量相对较小,分别为200万吨和124万吨,其中自乌克兰小麦和大麦进口量分别为62.67万吨和5.2万吨。在2021/22年,乌克兰是欧盟玉米(占配额52%)的主要供应商,大麦(9%)和小麦(18.9%)的第二大供应商,高粱(38%)的第一大供应商。
乌克兰是中国玉米和大麦主要进口来源。2015-2019年占玉米进口总量比重均在60%以上,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为55.8%和29%。大麦近3年进口量增量明显,从2018年以前的不足10%增至2020年和2021年的28%和25.8%。
当前乌克兰局势可能升级,使得已创下10年新高的国际粮价雪上加霜。对于全球粮食贸易格局而言,乌克兰的参与不可或缺。肥力惊人的黑土,成为乌克兰农业的天然禀赋。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乌克兰的黑土面积占全世界黑土总面积的40%,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地区。乌克兰经贸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乌克兰农业用地达425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0%。
乌克兰经贸农业部数据显示,2021年乌克兰的大麦、黑麦、小麦、玉米、葵花籽和菜籽等谷物产量的全球占比均超过了3%。在一众农产品中,玉米、小麦和大麦是乌克兰出口的主要谷物。以美国农业部就2017年至2021年玉米产量和出口份额的全球平均值来看,乌克兰是继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的全球第四大玉米生产国,占世界玉米出口的15%以上。就大麦而言,虽然欧盟在产量方面拥有主导地位,乌克兰约占大麦产量的6%,但大麦出口达15%。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为世界大麦市场的贡献为32%。乌克兰是继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之后的第五大大麦生产国,也是继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之后的第四大出口国。在小麦市场,俄罗斯和乌克兰占全球小麦产量的14%,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位。虽然产量并不是最多,但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是小麦主要出口国。其中,乌克兰小麦出口占全球的10%,俄罗斯更是高达18%左右。中东国家基本上是乌克兰小麦的主要买家。
2017年,农业出口占乌克兰总出口的比重为39%;2012年时仅为26%。以2020年数据为例,在乌克兰出口排名前十的商品中,农产品占据6席,分别是玉米,葵花油,小麦,油菜、大豆和葵粕。而印度、埃及、土耳其、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波兰、白俄罗斯和德国等,均是乌克兰农产品主要出口目的地。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所在的乌东地区,正是黑土在乌克兰的主要分布地区。
随着数百万人或逃亡或脱产参战,大批乌克兰农民不得不离开土地,乌克兰的农业生产受到的冲击目前还难以估量。况且乌克兰已失去制海权,沿海地区普遍被俄军占领,即便有粮食恐怕也没有什么机会运输。而另一个农业强国俄罗斯,正面临着西方世界层层加码的制裁,粮食出口必然会受影响。除了打乱乌克兰当季的农业生产,战争还波及到了全球化肥产业,进而影响全球的农业生产。制裁的目的是打击俄罗斯的经济,而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天然气出口,所以俄罗斯天然气产业便成为制裁的重点目标,而天然气又是化肥的重要原料。天然氨肥是沼气池的产物,而工业生产氨肥则需要大量天然气。事实上,在乌克兰危机尚未全面爆发的2021年,作为中间产品的氨已经上涨了255%。今年全球天然气价格大涨,势必会进一步推高氨的价格,并传导到化肥价格中去。
粮食的需求弹性很小,世人不可能因为粮食涨价就不吃饭,所以不存在倒逼粮食降价的情况。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对于粮食需求的刚性是最强的。粮价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年价格波动不被允许超过3%。当然,粮食自给率高的国家就安全很多。按照国际谷物理事会(IGC)主任阿尔诺·佩蒂特的说法,如果战争持续下去,依赖乌克兰小麦的国家可能会从7月开始面临粮食短缺。目前看来,在战争中最耗不起的也许不是乌克兰,也不是俄罗斯,而是几千公里外的西亚和北非。所以说,那些为粮食发愁的国家,比乌克兰更加不希望看到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