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上海30岁女研究生厕所自杀,悲剧敲响警钟!“情绪倒灌”如何毁掉一个人?(组图)
本文转载自壹心理,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这两天,一则本该沉寂的旧闻,突然在网上疯传。
30岁女孩杨元元,硕士考入了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专业,母亲想跟着她住学生宿舍,结果被学校拒绝。
就在杨元元给母亲找住处期间,她用2条毛巾,在卫生间水龙头上自缢身亡。留下母亲一人。
这是13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海商女」事件,每年寒暑假都被旧事重提。今年也不例外。经过时间发酵,细节也披露得越来越多。
百度百科有详细记录:
杨元元早年丧父,母亲内退。她读本科期间,欠武汉大学3970元学费,毕业第6年才还清。
由此可见,家庭条件真的很困难。
而在杨元元读大三时,母亲来投奔她,母女俩挤一个学生宿舍。
1.2米的小床,杨元元和母亲侧着睡了两年。
室友、同班同学、同专业学生,目睹了这个场景,都不太敢和杨元元深交,对她的印象也只有:
内向要强,没谈过恋爱,每天下课还要卖茶叶蛋。
就在杨元元上吊前一天,她亲口跟母亲说:活着没什么意思,奋斗也无法改变人生。
她想改变什么?贫穷?弱势?还是孤独?不得而知。
但剖析这个案件的文章,都用了相似的心理关键词:愚孝女儿,水蛭母亲,共生绞杀。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就是杨元元几乎没有个人空间,做任何决定都以母亲的感受为重。想去大连,母亲嫌太远;想当公务员,母亲不喜欢那个地方;想入职大学,母亲觉得不稳妥……
堂堂211大学毕业生,毕业几年后跑去干保险,月薪只有800块。
压力越来越大,杨元元急需个人空间喘息,可母亲不光不支持理解,甚至心安理得地继续与她睡一张床,继续对她的人生说三道四。
真是想想都窒息。今天,壹心理就跟大家聊一聊:父母的情绪,是怎么「倒灌」到子女身上的?愿杨元元式的悲剧,不再上演。
01「我说你在演,你就是在演」
从事心理咨询后才发现:每年寒暑假,都是孩子抑郁多发时期。
这在咨询师的圈子里,已经成为心照不宣的共识。
一个很大原因是:一天24小时和父母在一起,多的是时间产生冲突。
而孩子,常常是弱势的一方,被迫承接家人溢出的焦虑。
在心理学家比昂看来:健康的关系,强者容纳弱者的焦虑;病态的关系,强者向弱者宣泄焦虑。
后者,就是「情绪倒灌」。
它会发生在朋友间:年入百万婚姻幸福的朋友,向月入3000母胎单身的哭穷;
也会发生在恋人间:高大帅气开法拉利的男友,对貌不惊人钱包空空的女孩施加冷暴力;如果是你,你是什么感受?
更可怕的是,朋友和恋人都可以换,但父母却换不了,
而最恐怖的情绪倒灌,恰恰发生在亲子间。
小游15岁时,从3楼跳下,导致全身多处骨折,腿也落下后遗症。
从那以后,她就整天担惊受怕:怕高,怕血,怕进医院。
可她妈妈却时不时把她拎到阳台上,在20层楼的高空指着地面说:你继续演啊!
吓得小游在一旁,瑟瑟发抖。事实上,这样的母女关系,已经改善很多了。
在跳楼之前,小游但凡有一点不同意见,妈妈就要么暴躁发狂,要么崩溃大哭。
她最常说的就是:你不懂,这样对你最好。
这被心理学家莱茵总结为「蒙蔽」(mystification)现象。
主要表现,是「孩子明明产生某些感觉,父母却觉得没有产生」;
或者「父母认为孩子产生某些感觉,但孩子其实什么都感觉不到」。
小到「妈妈觉得你冷」,大到彻底否定孩子,「蒙蔽」彻底隔离了亲子间真实感受的交流。
被母亲「倒灌」了15年的小游,所有感受都被蒙蔽,不得已,她只能用「跳楼」这种极端方式,来强迫母亲看到:这就是我对你的愤怒。
然而,小游的母亲没有接住这份愤怒的能力,相反,她因为小游跳楼患上了焦虑症,动不动就说:孩子就是老天爷派来折磨我的。
「因为我觉得折磨,所以你一定在折磨我」,这种想法,替代了孩子原本的感受。
随之而来的,还有负面情绪的「踢皮球」。
溢出的情绪,仍然肆意蔓延,向孩子身上流去。
02 情绪倒灌,为何频频发生在亲子间?
虽然直接诱因是情绪。
但情绪倒灌的产生,并不只跟情绪本身相关。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拒绝孤独和分离。
克莱因学派认为:
孩子需要和父母共生才能活下来,但这种「共生关系」的适用年龄只是0-1岁。
超出年龄后的亲子依然共生,就是不健康关系。
因为父母会营造孩子没有长大的幻觉,进而想方设法阻碍孩子的「分离-个体化」。
所谓「分离-个体化」,是孩子慢慢脱离父母的过程。
孩子成长必然伴随着亲子分离,所以纪伯伦才写下这样的诗:孩子的未来属于明天,属于你(父母)做梦也抵达不了的明天。
足够好的父母会帮助孩子分离-个体化;而没有做好分离准备的父母,会拒绝接受孩子的情绪表达,和自己想象中的孩子继续共生。
进而把情绪倒灌在孩子身上,以期能来缓解自己对孤独、分离和死亡的恐惧。也就是心理学者罗伯特·费尔斯通提出的「幻想纽带」概念。
除了拒绝分离、缓解孤独之外。父母还会借助情绪的「甩锅」,表达对孩子隐藏的愤怒和不满。举个例子:
但现实是,很多父母对这份憎恶浑然不知,只觉得「看着孩子就火大」,于是形成一种悲剧性的相处路径:
自己任何负面体验,都归咎于孩子。
更可悲的是,被倒灌情绪的孩子,也习得了这份迂回的「甩锅」模式。
《心理学前沿》杂志发表过一项研究结果:
情绪倒灌这种隐形的攻击行为模式,会抑制孩子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让孩子更易陷入抑郁,采用暴食、自残等行为来缓解情绪。
杨元元的自缢,小游的跳楼,或许就是一种被倒灌到极限的宣泄。
一方面,孩子稚嫩的心智,承接不了父母的激烈感受,渴望远离;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真实感受浑然不知,死死抓住。
亲子双方陷入无尽的撕扯,直到一方承受不住为止。
03 截断倒灌的源头,你需要这样做
面对父母倒灌的垃圾,作为孩子的我们,首先要理解:
情绪倒灌作为一种「暴力撒娇」,往往是代代相传的。
临床心理学家斯科特·魏茨勒提出:很多喜欢隐形攻击的男性,往往有一个不在场的父亲。
父母的问题,来自他们的父母。
一个习惯倒灌情绪给他人的人,很可能在需要有人帮助消化情绪的童年,却被迫消化父母的倒灌。
的确,孩子不是父母的父母,无法改变父母的过去,自然也很难改变他们的问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什么都做不了。
情绪倒灌的父母,往往因为孩子关个房门,就疯狂踹门,「在里面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孩子偶尔考差,就「考不上一本就完蛋了」,一副天都要塌下来的模样。
作为被倒灌的一方,我们需要学着评估自己的言行,客观上会引发什么反应,以及父母的反应是否夸大其实、言不由衷、刻意表演?
如果自己无法做到「就事论事」「冷静客观」,那么不妨问问他人的看法,或者求助信任的人的帮助。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却习惯于向孩子倾倒情绪,那么这时需要提醒自己:一定要听孩子的解释,尽量不要主观地认为自己绝对正确。
就算做不到,至少事后向孩子道歉,并让孩子求助情绪更稳定的一方。
15岁跳楼的小游,现在已经年过30,组建了自己的小家。
她的孩子「不是块读书的料」,而丈夫一贯脾气暴躁。
经常骂骂咧咧,也不准孩子玩游戏。
某次孩子破天荒考了满分,喜笑颜开的丈夫,奖励了孩子一台游戏机。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次成绩是作弊得来的。
知道真相的小游也很生气,但在思想斗争后,还是决定暂时瞒着丈夫。
因为她知道:孩子作弊后的紧张和后悔,暴躁的爸爸承接不住。
在跟妈妈的情绪倒灌斗争了将近30年后,她开始与自己向孩子倒灌情绪的冲动做斗争。
毕竟,谁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谁都是第一次做孩子。
身而为人,就有数不尽的爱恨贪嗔痴,这是人类的共性。
而与情绪相处,则是我们终生的修行。
如同弗洛伊德说的:一切心理活动,皆来自潜意识的冲动,那些不曾被表达的情绪并没有死去。
既然死不了灭不掉,那不妨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
即便前路沟沟壑壑,但所幸,人生还长。世界和我爱着你。
本文转载自壹心理,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