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弹、开放无望 严格防疫引民怨(组图)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这波疫情新冠感染人数再次创下新高。根据卫健委本周五(11月25日)发布的数据,周四新增了逾3万本土病例,连续第二天创下单日新高。中国多地也再次收紧防疫政策。外界一度因北京之前公布“二十条”纷纷猜测中国或许将逐步放开、不再坚持清零,如今这一希望破灭。
法国驻华大使馆官方账号昨日(11月24日)在微博发文,呼吁中国落实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减少防疫对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的负面影响。该贴引发了大批网友的转发和热议,有人回复说:“你说的对!”有人调侃说“美国千万别来插一杠,因为很多人会觉得,只要美国反对的,就说明我们做对了。”
中国官方11月11日推出的“二十条”受到了关注,它被视为中国可能进一步放松新冠疫情管制措施的重大举措。
在华欧盟商界代表也呼吁中国政府改变清零策略,让经济走上重新开放之路。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致信北京市长殷勇,对防疫管控日益严格,以及“做出封闭居民住宅和商业设施的决定缺乏合理解释”表示担忧。
信中说,因缺乏足够的准备,地方政府和社区“以原有的方式管理最新的疫情,即封锁企业、住宅和其他公共场所”。伍德克认为,这一情况“非常令人担忧”,因为上海今年早些时候的经验表明,在长时间封城后,许多外国公民可能会选择离开中国。信中还说,“政策和执行之间的明显差异有悖于科学和精准的原则,……导致了北京市民的不安和商业信心的丧失”。
富士康冲突折射中国“清零”困境
随着疫情升温,中国多地防疫政策再度收紧,世界最大iPhone工厂,富士康郑州园区本周发生暴力事件,大批工人试图冲出工厂园区,当局调来大量特警。双方发生冲突。富士康随后公开道歉,承认发生了与薪酬有关的“技术性错误”,并表示尊重想辞职的新员工意愿。路透社报道,事发后有超过2万名新员工已经离开。
本周五,新疆乌鲁木齐一高层住宅发生火灾的新闻登上热搜。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周四晚间19点多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吉祥苑小区一高层住宅楼发生火灾,22时35分许,现场明火被扑灭。事件造成10人死亡、9人受伤。
相关新闻在微博上引发大批网友转发评论,有民众在评论中质疑封控延误消防车救援,有人质问说“为什么会着了三个小时的火?因为消防车进不去!”有人说“为什么人出不去,为什么车进不来,为什么门被堵,为什么离主街道那么近,大火却迟迟没有被扑灭?” 有人感叹:“疫情本身带来的伤害远远没有政策带来的伤害大”。 有人说:“我的心的一部分随着铁链女的下落不明而不知所踪了,一部分随着徒步回家的人出走了,一部分随着贵阳的大巴车倾翻了,一部分被新疆的大火烧焦了,更多的是被关的奄奄一息的部分。”
欲罢不能:中国防疫“清零”还能撑多久?
封城改“静默”
今年上海、成都等大都市封城的惨痛经历令人记忆犹新。10月中,中国国家卫健委表示未来要尽量避免为防疫实施“全域”封控。地方政府取而代之的说法包括 “静态管理”、“闭环管理”、“全域静默”、“非必要不外出”等。而一旦出现感染,社区、楼宇仍会被封控,居民无法正常生活工作,紧急情况下甚至曾酿成人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封锁的影响,一些居民正在给他们的社区提出替代方法。北京一些小区的居民在微信上分享关于如果邻居没有严重症状,他们如何在家隔离的建议。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Louise Loo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与4月份疫情爆发上海封城一样,各地对严格防疫措施不满的报道越来越多“尽管这些尚未反映出大规模的集体行动。”与4月份不同,这次疫情传播的地区更多更广泛。广州、北京、重庆、武汉等多地每天都有不少新增感染病例。
防疫政策不仅影响到民生,也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野村证券降低了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彭博社援引野村证券表示:“尽快结束清零政策疫情是支撑增长的关键。”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