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见中方介入!习近平泽连斯基通话,乌克兰和平进程有转机?(组图)
4月26日下午,习近平应约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双方就中乌关系和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注意,是「应约」通话。此前,泽连斯基已多次表达希望与习近平通话讨论乌克兰问题。3月时,秦刚国务委员兼外长和乌克兰外长通话,已做前期沟通和铺垫。
自中国提出「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和平方案」,表明中国开始推动乌克兰和平进程,尽管美国方面表态不接受,但越来越多的国家都乐见中国介入。
「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我们既不会隔岸观火,也不会拱火浇油,更不干趁机牟利的事。中方所作所为光明正大。」习近平开声就掷地有声。
习近平指出,乌克兰危机复杂演变,对国际形势产生重大影响。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我相继提出了「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
「四个应该」——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
「四个共同」:国际社会应该共同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努力;共同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共同努力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共同为危机地区的平民过冬纾困,改善人道主义状况,防止出现更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 。
「三点思考」:冲突战争没有赢家;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大国对抗必须避免。
这是中方一直惯有的立场。中国态度:站在和平一边,核心立场:劝和促谈。「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的出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6日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Reuters/Getty)
欢迎中方「介入」
在俄乌冲突爆发一年之际,也是在美国继续拱火乌克兰战争持久化的关键时刻,中国高调提出解决乌克兰危机和平方案,而且开始不断在国际场合不断夯实这份和平方案的倡导。
方案一提出,欧洲一开始默不作声,美国人立即跳出来反对。俄方表态是,「对和平谈判持开放态度」,并欢迎「中国在其中发挥建设性作用」。普京的表态是:同意以中国提出的《关于政治解决俄乌冲突的中国立场》为基础,同西方各国以及乌克兰进展开停火谈判。
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表示,他已经听说了中方提出的「和平方案」,他对此表示赞赏和肯定,这说明了中方开始对乌克兰问题予以重视。泽连斯基强调,中方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迈出第一步」,这是一个好现象,基辅政权将对中方的建议进行研究,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他还表示过:自己今后的主要目标与中心任务,就是要争取北京对基辅的支持。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中乌双方的外长进行了电话会谈,而后才有了习近平同泽连斯基的电话会晤。
值得注意的是,电话后中方通稿里如此介绍;泽连斯基介绍了对当前乌克兰危机的看法,感谢中方为乌克兰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欢迎中方为恢复和平、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危机发挥重要作用。似乎并没有得到北京对基辅的支持。
事实上,中国不可能选边站在基辅的立场之上。中俄日前的互动就已经是说明了一切,习近平在连任国家主席之后立刻访问俄罗斯。但泽连斯基还是表达了欢迎中国「介入」——「欢迎中方为恢复和平、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危机发挥重要作用」,
或者说积极与中国接触,这本身就松动了乌方拒不妥协的立场。
尽管俄乌都未必完全同意或接受中国「方案」,但却都认为中国对促进和平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也就是欢迎中国介入到俄乌停战谈判之中。不管怎么说,俄乌两个当事方都松动了立场。这就是好事。
尽管在美国胁迫下欧洲还在坚持对乌强力支持的战略,可欧洲确实有些打不起了。重要的是,俄决定在白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一事,令欧洲恐惧,能否引爆核大战的底线可是不能去触碰和试探的。对此,习近平也是态度明确的——核战争没有赢家。对待核问题,有关各方都应该保持冷静克制,真正从自身和全人类的前途命运着眼,共同管控好危机。这也是说给俄罗斯听的。
习近平与到访北京的马克龙会面,二人谈及乌克兰危机,会后法方亦表示习近平愿与泽连斯基对话。(Getty)
和平进程现转机信号
尽管美国坚持拒绝停战,可近来有了转机的信号。马克龙的访华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信号。访华前,马克龙先与泽连斯基进行了电话会晤。「评估了乌克兰的军事局势」。讨论了「为召开和平峰会有待付出的外交努力」。显然马克龙也在推动乌克兰和平进程。而随后,马克龙又与拜登通了电话。马克龙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说,「两位领导人提到了他们愿与中国接触,以加快结束乌克兰危机、参与建设该地区可持续和平的共同意愿」。
访华前与拜登谈中国介入乌克兰和平进程问题,不知是「请示」还是「通报」。而拜登竟然意外同意加快结束乌克兰危机,这就改变了顽固的持久战立场。而愿意与中国接触,也同样改变了立场。
这表示,拜登已经意识到了无力阻止中国强势介入劝和促谈,也无力阻止欧洲改变立场。
而此前,德国在向乌提供坦克之后,立即表态将终止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显然也是不想继续玩下去了。
法德两个大国本就是明斯克协议的重要一方,也更想早日停止这场危险的战争游戏。甚至于有欧盟官员称,欧盟有可能抛开美国与中国一道推动乌克兰停战事宜。
到北京后,在会谈中就乌克兰危机问题,马克龙的表态是:赞赏中方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法方主张重启政治谈判,以外交手段解决危机,实现欧洲持久和平,希望同中方加强沟通,为和平做出共同努力。
而冯德莱恩则表示:欧中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和政治解决地区争端问题上拥有很多共识,双方应该共同努力,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贡献。虽然没有明说,但乌克兰危机就是目前最大的「全球性挑战和政治解决地区争端问题。」
可见,不管是马克龙还是欧盟,都表达了愿意与中国一道推动乌克兰停战的意思。这就与美国的持久战的意图不一致了。
马克龙去了中国,而泽连斯则去了波兰。选择波兰,一是因为波兰最积极支持。二是因为他知道法德等西欧国家已经开始不待见乌克兰了。
如果法德等国积极支持中国推动乌克兰危机解决进程,这个进程就一定会快速推进。或者说美国也阻止不了。这可能预示着泽连斯基也清楚自己大势已去。
4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到乌克兰卢甘斯克的国民警卫军总部视察。 (REUTERS)
推动停战是长期过程 各方均不利
各方之所以欢迎中国介入推动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和平进程。一是因为中国是一个重要的世界大国。二是因为中国与俄乌同时保独立友好关系。三是中国能够为乌克兰的战后重建发挥重要作用。
其实,即使乌克兰和平进程开始推动,要说尽快结束乌克兰战争也不现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没有达到自身战略目标的情况之下美国是不会同意的。甚至于会从中做梗。
然而,只要开始推动停战进程,双方的战事就会弱化。这样一来,对俄的消耗就会减弱,正如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的那样会「给俄以喘息之机」。这样打下去,打的时间越长,反而对美国更不利。
如果说俄错估了乌的抵抗能力,美国其实也错估了俄的抗消耗能力。俄一下拿不下乌克兰,美国也一时半会儿拖垮不了俄罗斯。
去年,俄罗斯打响特别军事行动第一枪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欧洲安全秩序和平衡的打乱。不管打多久,欧洲都必然要建立新的安全秩序和平衡。而未来的秩序恐怕难以由美国主导了。关键是拱火这场战争,并没有削弱欧洲的独立自主意识,似乎反而在增强。
尽管削弱俄罗斯是美国的第一目标,但削弱欧洲的独立自主意识或迫使欧洲增强对美国的战略依赖才是最终的目的。只有做到这两点,美国才能在与中国的大国竞争中取得战略优势,也才能重建一个新的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霸权秩序。
目前这两点都没有做到,也就令到美国必须继续打下去。可打下去也有打下去的难度。别说取得对俄大反攻的胜利,就是受重创的乌克兰还能坚持多久,都是一个问题。
如此看,尽管推动停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可以非常确认的是,中国一介入,就更大削弱了美国阻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