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姐姐的一生:是赠品,是铺垫,是家庭的养料(组图)
当我在网上刷到现在有人给女儿起名叫“招娣”,
儿子叫“耀祖”的时候,我还是有一种穿越了的即视感。
姐弟俩相差只有10个月零6天,月子还没做完就有了二胎。
嘴上说着只想凑个儿女双全,
但孩子的名字里已经把“重男轻女”的腐旧思想体现得明明白白。
很多人在留言区预判,以后姐姐的生活会吃很多苦,遭很多罪。
一旦有了弟弟,
姐姐的人生就会变得非常具体,
会被人看不起,会被家人榨干。
一胎女,二胎男是很多中国家庭的理想配置,
那现实生活中的姐姐们,过上理想中的生活了吗?
今天我找来了三位女孩一起聊聊,她们成为姐姐之后的故事:
生而为姐,她们也很抱歉。
01
@亚男
弟弟出生后,我成了妈妈的敌人
我叫亚男,在我们村有很多和我名字差不多的女孩,
“梦男”“胜男”,开始我觉得这名字很普通。
后来我上了初中去了城里,我同桌问我,
你是不是有个弟弟。
“我妈说名字带男的女孩,家里基本上都有弟弟。”
“我妈也想生小弟弟,我说我不要,他生下我就要把他掐死。”
我也才知道,原来孩子也能决定父母要不要生孩子。
知道我妈怀孕是因为我小时候喜欢往我妈怀里扑,
有次我妈把我推开,说我能不能有点女孩样,我爸也跟着数落:
你妈现在怀孕了,你以后少碰她。
他们给我弟弟起名叫“室延”,一个家庭的延续。
在他出生前我爸妈经常吵架,我妈常常把离婚挂在嘴边上,说带着我单过。
我弟弟出生以后,我的抚养权就没那么确定了。
“你跟你闺女过去,我和我儿子过。”
“凭什么,他跟我一个姓,是要写进我们家家谱的。”
争夺我弟的抚养权,变成了他们夫妻俩的情趣。
也就从那个时候,我开始恨我弟弟,非常恨。
看他笑我就来气,把他弄哭是常有的事,
我对弟弟的“伤害”换来的是我妈更大的厌恶。
有一个细节我记得很清楚,
我家的碗一直都是成套的,我弟弟把他的碗打碎了,
他依然可以用和他们同样花色的碗,
而我用的碗却变成了一个塑料碗。
开始我以为是巧合,
但时间久了我发现,每次我妈都会下意识把那个碗拿给我。
不是塑料碗也会是别的碗。
我弟弟长大以后没那么讨厌了,
我们俩经常闹着玩,我妈每次都会大声呵斥他:
多大人了,稳重点。
我明白了为什么小时候我那么厌恶我弟弟她都很平静,
因为我把弟弟推到了她的身边,让她觉得他们两个人才是一个阵营。
我弟弟才是被期待的那个礼物,我只是一个附赠品,就像那个塑料碗一样。
如果赠品和礼物挨得太近,收礼物的人也会不开心。
02
@吴歌
他是你弟弟,摸你一下怎么了
在我小时候,
我妈经常会拿她的脸蹭我弟弟的生殖器,然后露出很满足的表情。
那二两肉,就是我妈的命根子,我妈的徽章,我妈的荣誉。
打小我就知道我家重男轻女。
这句话我妈说到了我13岁。
直到我弟弟出生,
我家成了我奶奶的重点照顾对象,什么好吃的都往我家送。
也是那一年,我学会了骑自行车,自己上下学,
我也学会了做饭,给弟弟换尿不湿。
从我13岁到18岁,每个假期我都在看孩子,
开始还有同学喊我出去玩,我拒绝的次数多了就没人找我了。
有次我抱着他在院里玩,
他突然掀开我的衣服,摸我的胸,
当时我有两个男同学也在,
他们看到了就起哄,说我有奶,可以喂孩子。
我给了我弟一巴掌,他哭我也哭,
回家我把这件事儿告诉了我妈,
她一边给我弟擦眼泪一边数落我:
你弟弟摸一下怎么?他就是饿了。
你弟弟把你书撕了怎么了?
你弟弟朝你扔东西怎么了?
先给弟弟吃怎么了?
弟弟这个称谓变成了免死金牌,他做什么都可以被原谅。
我随我妈胸比较大,我同学总拿这个点嘲笑我,
还有人问我的胸是不是被我弟弟摸大的。
本来我就没什么朋友,因为这件事,我朋友更少了。
我的整个青春期都在围着弟弟转,
但在我家人眼里,那个时期并没有给他们留下什么印象。
我弟弟长大了以后经常说,
我姐打小就不爱带我玩,
我妈说我独,没有人情味。
毕业以后我打算留在外地工作,
我妈不同意非要让我回家,我们为此大吵了一架。
她在电话说她辛辛苦苦供我读书,就是想有一天我能回家留在她们身边。
我问她:
你不是还有个孩子吗?让你儿子留在身边怎么了?
03
@森楠
我说要给弟弟买房子,男朋友骂我是扶弟魔
从小到大,我的家庭教育就围绕着一个主题:
我和我弟弟只差三岁,我们俩是一起长大的。
小的时候我俩经常一起玩,
只要我哄他,我们家大人就会夸我懂事。
夸我的人越多我越喜欢我弟弟,连他的剩饭我都会抢着吃。
爱弟弟,就像是我的一场汇报表演。
他学习也比我好,上的一直都是重点学校,
我们都觉得我弟弟肯定会有出息,
我们也应该把一切都向他那边倾斜。
我上大学剩下的生活费基本上都给我弟弟花了,
买零食,买学习材料 ,买游戏。
我一直都觉得我就该这么做,
他是我弟弟,我就该爱他,为他付出。
大三的时候我谈恋爱了,我们偶尔会聊到自己的家庭,
他是独生子,每次我跟他聊起我弟的事儿他都很不能理解。
“你爸妈就是偏心啊,给我我肯定接受不了。”
我开始听到会很不高兴,我爸妈偏心我是能感觉出来的。
我没上过补习班,我弟弟每个寒暑假都在上,
我想买贵点的衣服我妈会说是浪费,我弟弟的鞋子都好几百。
但我会对自己说,爸妈对我也挺好,
我觉得他说的太片面了,他不了解我的家庭。
每次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都觉得他很自私,
有时候我会羡慕他,有时候我又会鄙视他。
我们没多久就分手了,我毕业回家当了老师,
好几个同事都说要给我介绍对象,
但有几个听说我有个弟弟连面都没见就说不合适。
后来我同学介绍给我一个男生,个体户,父母离异,相处不错就在一起了。
前年我妈说要在市里给买套房子,想用我的公积金贷款,
我男朋友知道以后很不高兴。
“他们不知道我们打算结婚了吗?”
“那房子不就是给你弟弟买的吗?又不是给你住的,你不就是个扶弟魔吗?”
其实打心里,我是不愿意买房子的,
我和我妈商量能不能等我结婚以后再买。
我妈说那个楼盘很好,
在市里没房子我弟弟不好找对象,
用我的名义贷款利息低,可以省钱。
我弟弟看我和我爸妈闹的不愉快,
说要不然就别买了,不至于因为这点事吵架。
我当时觉得特别可笑,我们就是为了他吵,可他本人觉得不至于。
后来那个房子我父母自己买了,我订了婚,彩礼也是首付的一部分。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姐姐,但姐姐的模板却早已刻好。
姐姐要懂事要听话,姐姐要爱弟弟,姐姐要学会忍让。
现如今,显性的重男轻女没人愿意承认,
但隐形的重男轻女思想还在社会中滋长。
同样给予教育,
对女儿的未来不抱有期待,但他们又希望儿子能出人头地。
同样到了适婚年龄,
女儿嫁人了就省心了,但他们会举全家之力给儿子买房买车。
同样的养老义务,
女儿被教育要多关心父母,但他们又会支持儿子以工作为主。
嘴上说不重男轻女,
资源却一直在向男性的一方无条件倾斜。
在这样“爱”的包裹下,
父母对女儿的歧视变得更温和、更隐晦、更虚伪、也更伪善。
不仅仅是姐姐的一生,
很多女人的一生都默认地归顺于男性,归顺于家庭。
如果这种认知不被打破,
我们都有可能成为陈旧牢笼的接力者。
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应该被当作具体的人、独立的个体。
被看见,每个人都拥有自由的意志。
被尊重,每个人都拥有选择的权利。
无论姐姐还是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