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痔疮是“擦”出来的,学一套便后清洁法(组图)
人类的祖先选择了直立行走,使上肢得以解放,但代价是易长痔疮。
痔疮不仅发病率高,还会让人痛不欲生,甚至让每天的排便都像“上刑”一样痛苦。
导致痔疮形成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可能被你忽略了:擦。
《生命时报》(微信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专家,提醒你警惕擦出来的痔疮,并总结防“痔”方法。
受访专家
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 王宝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 梁阔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日间手术中心护师 瞿宏颖
当心擦出来的痔疮
如果排便后清洁方式不对,可能会引起痔疮,或让原本已经长出的痔疮更加严重。
擦不干净
肛门褶皱多,如果便后清洁不到位,隐匿在褶皱中的细菌长期刺激皮肤,会让人感觉肛门热辣灼痛,很容易诱发痔疮,或加重病情。
同时,如果便后总觉得变不干净,则很有可能是痔疮造成的。
擦太用力
很多人会很用力擦拭,一次次的用力按压、摩擦,甚至可能会擦出血,这让原本不太严重的痔疮受到刺激,慢慢变得严重。
太用力的情况下会刺激肛周皮肤,导致肛周皮肤异常增生,诱发赘皮性外痔。
如厕后正确擦拭,不仅能清洁皮肤,还能起到预防或缓解痔疮的作用:
使用叠两次或多次的厕纸擦拭,额外的厚度对于肛门周围的微血管来说,相当于一个柔软的“床”。
用柔软的卫生纸进行“螺旋状揉搓”,通常两个半圈可以擦完一遍。要注意多转几次,用力要柔和。
蹲厕所时间较长的人要注意,这时候肛门易水肿,不能用纸使劲擦。
女性擦的时候应是单向的,即只能向后擦。
有条件者可冲洗或使用湿润的厕纸,能减少阻力,减轻刺激和局部不适,清洁也更彻底。
痔疮生长的有利条件
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3种:内痔、外痔、混合痔。
内外痔是以齿状线(在肛管皮肤与直肠黏膜的连接处有一条锯齿状的线)划分的,齿状线以上的静脉曲张团为内痔,齿状线以下的为外痔;兼有内痔和外痔的为混合痔。
以下生活习惯或行为,为痔疮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1
下半身压力大
下半身过于用力,是痔疮产生的主要原因。久站、久坐、久蹲,以及女性怀孕时盆腔压迫加大,都会增加“菊部”的压力,导致其充血,引发痔疮。
2
如厕时间过长
排便时玩手机,看报纸等,造成注意力分散,使时间延长,腹压增加,静脉回流受阻,肛门局部充血水肿,易引起静脉曲张,形成痔核。
3
便秘加重痔疮
便秘时,机体会对粪便中所含水分进行重新吸收,使粪便体积变小。这样一来,粪便变得干结,更加难以排出,成为诱发痔疮的一大“推手”。
痔疮患者因惧怕排便时的疼痛,而不敢排便,使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破坏排便习惯,又可引起或加重便秘。
4
平日饮食太辣
尽管吃辣不会直接导致痔疮,但辛辣食物以及酒精等,会刺激肠道黏膜充血,是痔疮的高危因素。
5
一直拖着不治
因为难以启齿或者觉得无关紧要,很多人患上便秘、痔疮后,不去医院就诊,容易酿成严重的后果。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肛肠疾病,如肛瘘、肛裂、肛周脓肿、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等,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痔疮,这些疾病大多也会红肿、便血,需要注意区分,必要时求助医生。
怎么保证“菊部”健康
“十人九痔”这句俗话,说明了以痔疮为代表的肛肠病高发的现实。想要预防或控制病情,可以在生活中做好以下几件小事。
1
坚持规律运动
加强锻炼,避免持续保持同样的姿势。特别是从事久坐、久站、活动少工作的人,更应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如太极拳、球类等。久坐人群每坐45分钟起来活动5分钟。
可适当做提肛运动:呼气时肛门放松,吸气时肛门收紧,不要求快,1分钟十几下,但一次运动要坚持三四十下。每天早晚各1次。
2
保持大便通畅
养成每天早晨起床后,或吃完早餐后排便的习惯。
多喝水,多吃芹菜、菠菜等含纤维素多的蔬菜,以及谷物、薯类、核桃仁等食物,增加大便容积,促进肠蠕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远离烟酒。
3
学会正确排便
建议如厕时间不超过5分钟,超时仍无便意,应停止排便。排便时不宜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肛门,应缓慢增加力量。
此外,上厕所要专心,不要玩手机、看报纸等。
4
平时注意休息
劳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减慢,粪便停留在肠道造成便秘;熬夜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加重肠道负担,这些都可能引起痔疮。
5
别让自己太胖
体重过重、下肢压力过大易发生静脉曲张,影响血液回流,引起或加重痔疮;吃得过饱会增加腹压而致痔疮发作。
提重物也会引起腹压升高,导致痔疮,尽量避免过度用力。
6
不适及时就医
有痔疮的人要积极就医,避免造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早期、轻度的痔疮可保守治疗,如药物内服、坐浴、栓剂塞肛、药膏外敷等,如能有效控制症状,就不需要手术。
需要提醒的是,痔疮不能自愈,只能通过各种手段缓解症状。如果不注意预防,不改变生活习惯,即使做了痔疮手术仍会复发。
网上有关治疗痔疮的偏方很多,千万别乱用,即使是听说的确有效的方子,先咨询医生再用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