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战火烧进宾大、伯克利:学生被劝退、教授被解职,学校失去大金主(组图)
新一波巴以冲突引发全球关注,这把战火甚至烧到了美国教育界,哈佛、纽大、斯坦福接连卷入其中,截至昨天,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双方超6000人死亡,伤亡惨重。加沙近百万人无家可归,生活在从不停歇的的空袭警报中,与此同时,美国校园里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学生被劝退、教授被解职,学校失去大金主...
大家好,我是辛恬,一位法律从业者,孩子在美国读了高中和大学。因为工作和家庭关系,我常年往返中美两地。
最近,我忽然意识到:持续不断的国际冲突,尤其巴以战火「烧」进了校园,或许会让我们孩子这代中国留学生,成为赴美热浪30余年后内心遭受冲击最大的一代人——
全球化逆行,中美关系走出蜜月期,国内外舆论风向迥异,校园成为「战场」之下,除了学业、社交、就业和生活压力外,他们还切身面临着价值观等无形问题的撕扯。
美国爆发了大规模控诉以色列的游行。
从10月7日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至少5000枚火箭弹开始,双方一轮轮炮火不断升级,加沙的医院、学校、平民住所被炸毁。
截至昨天,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双方超6000人死亡,伤亡惨重。
加沙近百万人无家可归,生活在从不停歇的的空袭警报中。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难解的纷争,再次成为了世界的焦点。有人说或许会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伊朗外长发出警告:
中东地区就像是一个火药桶,如果美国和以色列不立即停止在加沙的「反人类罪行和种族灭绝」,该地区将会失控。
加沙上空的战火硝烟。
美国国家的立场毋庸置疑。总统拜登上周亲自飞往以色列,并向美国寻求千亿美元拨款支持以色列和乌克兰等。
社会和民众却争论不断。
巴以冲突的战火,正以一种别样的席卷之势延烧至美国各大学的校园——
校园里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哈佛学生因政治倾向被名企拒绝录用;宾大因表态过于中立导致大财团停止捐赠;斯坦福教授因言论问题被停职调查,伯克利立场不同的学生在校园里发生激烈对峙……
平静的书桌已不再安宁。
一向被视作美国大学「言论自由」风向标的哈佛大学,再度成为风暴中心。
前段时间,有哈佛学生签署了「巴勒斯坦学生团体联名信」,公开支持巴勒斯坦,引起轩然大波,
犹太人在美国根基之深众所周知。于是,十余位美金融业、企业界大佬联名要求校方公布联署学生名单,表示这些名企不会聘这些签名的学生。
在社会性压力迫使下,一些学生后来撤除了签名。
哈佛校方于一天后给出了正式回应。
校长克劳丁·盖伊发表了一则短视频表达哈佛的立场:「哈佛反对恐怖主义,拒绝无端仇恨,拒绝基于信仰原因的骚扰或恐吓。
学生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但这并不代表学校或学校领导层为此种言论背书。」
哈佛学生团体在校内声援巴勒斯坦
盖伊同时强调:
「哈佛大学崇尚并致力于保护言论自由。即使有人发表了令许多人反感甚至引起公愤的言论,我们也不会(仅仅因为观点)而去惩罚持此种观点的人。」
最终,哈佛拒绝披露签名学生的名单。
但是,「联名信事件」远未有平息,相反呈愈演愈烈之势。
校长公开声明发表后,哈佛7位重量级资深校友首先发难。
7位现任国会共和党籍议员致信校长,批评校长的声明「Too Little, Too Late(软弱且反应迟钝)」。
他们认为校方在非同寻常(Unusual Point)的大问题上闪烁其辞,没有作出对恐怖主义更有力的谴责。
紧接着一家美国顶级律师事务所的内部信函流出,这家律所撤回了对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3位在信件签名学生的工作录用。
一些科技、金融公司希望把签署联名信的学生拉黑
无独有偶,因为立场而工作受到波及的火,也烧到了各大学。
纽约大学公开谴责法学院学生发表亲巴勒斯坦的声明,为此已经启动免职法学院学生律师协会主席的程序。
同时,法学院学生也由此被撤回了刚到手的律所工作。
然而,与此同时,哈佛巴勒斯坦学生团体,却并未因此停止抗争的步伐,相反抗争的声音更加响亮。
逾千人参加抗议集会,并提出3点明确诉求:
呼吁校长谴责校内反巴勒斯坦言论;
要求披露直接或间接资助以方侵犯人权行为的幕后资助公司;
要求(哈佛所在地的)麻省两位议员立即呼吁停火。
抗议者从哈佛主校园出发,沿着查尔斯河一路游行示威,最后回到哈佛商学院前的草坪上。
他们在草坪上躺下扮死人:
无数无辜平民正在失去生命,人道主义主义灾难正在加沙发生,但是我们却都视而不见。
哈佛校园里的抗议,学生扮演战争中死去的民众。
另一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中心著名的红色巨型雕塑「LOVE」,为大众所熟悉。
每有大事,宾大人都会聚集于此。
这一次也不例外,宾大人再次聚集于此守夜,为无辜的生命祈祷,抒发内心的悲伤,汲取互慰与互助的力量。
但这一次,「LOVE」似乎也不再有魔法,不再能抵抗仇恨、愤怒与撕裂。
日前,宾大校方收到了来自美国亨茨曼基金会的通知,称「在历史性的罪行面前,宾大的沉默是一个新的低谷,此时应做的是彻底的谴责」。
因此将不再向宾大捐款。
宾大校园LOVE标志性建筑
亨茨曼集团是美国化工业巨头,老亨茨曼创立了公司,洪博培是老亨茨曼9个孩子中的长子。
更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是,他曾任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父子两人均毕业于宾大,因此其家族基金一直是宾大重要的捐助者。
洪博培曾任美国犹他州州长,是一位能讲汉语的州长。
他是一位虔诚的摩门教徒,在大学期间就学习中文,并曾携妻儿赴台湾传教,会说流利的汉语。其还收养了一位中国扬州小女孩,取名「杨乐意」。
此次,洪博培致函宾大称:「宾大已不再是我所了解的宾大」。
在他看来,宾大校方对此次冲突的态度,等于是「保持了沉默与中立」。
继洪博培家族基金之后,又有几个宾大的大金主宣布不再捐赠。
宾大校长在致宾大社区全员信中究竟说了什么,以致于惹恼了亨茨曼基金要撤资呢?
宾大校长致宾大社区全员的信至今仍置顶在学校主页上,大标题开宗明义写着:「来自马吉尔校长关于针对以色列恐怖袭击的讯息」。
校长在信中写道,「大学也已发表了公开声明,谴责校园内的反犹太主义行为和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
我再次毫无疑义地重申我和大学的立场,针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及其对平民的暴力暴行感到震惊并予以谴责!
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和校园社区,我们有道德责任打击反犹太主义,教育我们的社区认识和拒绝仇恨。」
马吉尔校长关于针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的讯息
但是,校长的信显然还是没达到某些校董和重磅捐赠者的期待。目前马吉尔正面临着迫其辞职的压力。
为什么在此次事件中,名校校长都显得如此弱势呢?
其实,美国大学校长,真算不上学校「最大的官」。
除了领导大学实现「教书育人」这个崇高的使命外,校长其实最大的一项工作就是「搞钱」。
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没有政府拨款,校长的筹钱能力对学校能否发展、乃至生存至关重要。
今年秋天刚刚上任的哈佛新校长盖伊女士,就是因为其在疫情期间,将其领导的文理学院一年内扭亏为盈的突出能力,为哈佛新校长遴选委员会所看重。
哈佛新校长盖伊女士
继宾大校长之后,多位大学校长也面临着多位重量级捐赠者的压力。
犹太裔富商、「维多利亚的秘密」的老板莱斯利·维克斯纳,日前也在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中,表达了他的基金会对哈佛对「学生署名信件」处理的极度不满。
他通知哈佛,他的基金会将切断对哈佛的一切经济资助。
大学被认为是守护思想与良知的最后高地。
这一次,在与资本的对决中,以两位女校长为代表,她们能否会被迫停职,大学能否守住它的操守,全美都在拭目以待。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领土变化,最左边黄色的部分是冲突地加沙。图片来自唯理学院。
东岸,从纽约到波士顿,抗议从校园蔓延至街区。
纽约一度取消了所有警察的周末休假,全员上岗防骚乱。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也都一度封校防止暴力事件发生。
大学校园里前所未有的撕裂。
与富有的学校捐助者截然相反,大学里却有众多同情巴勒斯坦人民、支持巴勒斯坦人争取正当权益的年轻学子。
哥大与纽大目前都有教授因为「对巴发表了不当言论」,遭受过万学生的联署投诉,学生们诉请学校罢免这些教授。
哥大游行
东岸惊涛拍岸,西岸同样波涛汹涌。
伯克利大学被认为是美国大学「激进潮流」的根据地,每一次的思潮、运动,伯克利几乎都是急先锋。
这次也不例外,校园内两派学生激烈对峙。
伯克利校方和美国大多数高校的管理层一样,小心翼翼地在寻求一种平衡。
伯克利校长在一封致社区全员信的措辞中,小心翼翼地避免流露出偏袒任何一方之意,同时呼吁文明、尊重和共情:
「和你们许多人一样,我对以色列和加沙发生的可怕暴力和苦难感到心碎。
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残酷袭击,杀害了这么多无辜的人——包括儿童和老人——以及劫持人质,让我感到悲痛和沮丧。
以色列随后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和轰炸正在造成更多无辜生命的损失。这场悲剧有着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其结果令人震惊。
我们致力于确保言论自由和对话自由,以激发我们不同社区的各种观点。在这场可怕的悲剧中,让我们怀着同情和相互尊重的心情采取行动。」
伯克利学生的对峙
与此同时,伯克利的好邻居斯坦福大学,同样处在水深火热中。
校园抗议已火花四溅,还因一位教员在讲授中东冲突时,对个别学生的背景和身份进行「羞辱」而往火上又浇了一瓢烈油。
为避免事件激化,校方目前已对该教员暂停教职,称「学校不会预设立场」。
斯坦福代理校长与教务长联合了发表公开信,再次重申:
「斯坦福坚决反对基于宗教、种族、民族、国籍和其他类别的仇恨。
我们对学术自由的承诺,意味着为了避免压抑思想、观点,有必要容忍有争议甚至令人反感的观点的表达……除非它们跨越了一条相当高的门槛而进入了威胁、骚扰等违法范畴。
骚扰和辱骂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
斯坦福校园。
目前来看,美国大学的管理者仍然是把学生安危、校园安全放在第一位,反对暴力,呼吁理性表达诉求。
在这个激烈冲突、又充满情绪化的艰难时刻,学校开通了心理、情感支持系统,有心理支持,宗教方面的支持。
哥大为还为在海外交换的学生开设了国际专线,倾听愤怒,接纳宣泄,抚慰迷茫。
哈佛新校长盖伊,父母是海地移民,她中学进入名校埃克塞特(PEA),教育改变命运,从一位底层移民后代,成为哈佛历史上第一位非裔女校长。
在就职典礼演说中,她提出了4个Why:Why、Why not、Why here、Why now。
她说哈佛要有勇气回答这4个「为什么」。
纽约大学的标语。
这恐怕不仅是哈佛要回答的问题,也是作为承载人类思想、智慧之精华,正处在校园纷争和战火涂炭下的所有大学当下的必答题——
为什么是这里?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为什么不!
而对于国际学生的中国留学生来说,挑战更为艰巨。
如何快速适应校园的变化?如何在无数声音中还能建立并保持自己的独立思维?如何在这个不是「左」或「右」的议题讨论中存活?
早已不再安静的象牙塔,对我们的孩子出了一道艰难的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