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识了香港有钱人家培养子女,这么有钱还这么努力!(组图)
前一阵要安排孩子来香港插班,因此走访了几间香港的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不受政府资助,因此学费比较昂贵。
在香港国际学校上学的孩子,家庭经济条件应该都还不错。
又或者是在教育上愿意花费较多支出的家庭。
借着参观学校的机会,我也了解到香港的有钱人家是怎么培养子女的。
还有,在香港国际学校读书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普通话流利到以为是内地转学生
我去参观的是一间香港知名的国际学校,由在校生作为学生大使,带领我们参观校园。
当天我到达到学校,进行简单登记,只见后面坐着一排穿着校服的学生,男女都有。
老师看我们登记语言为普通话,便向后面叫道:“普通话,小学部!”这时一个女生向我们走来。
大概是把学生们事先安排好,每个人对应介绍不同的年级。
等待带家长参观学校的在校生
如果需要广东话或者英文讲解,也会有相应的学生带领。
老师会回头喊:“英文,高中部!”负责介绍的同学就大大方方走向家长,带着家长参观学校。
当然参观的重点不同,高中部的家长会参观高中教室,小学部主要参观小学的活动区域。
带我们参观的女生一头长发,化了淡妆,上中学三年级,大概是15岁左右的样子。
她热情地介绍学校的情况,告诉我在这间学校学习非常开心。
她的普通话说得非常好,我还以为她是从内地转学过来的。
她说她的普通话都是在学校学的,家里根本没有人说普通话。
她的妈妈也曾经在外国留学,她还持有加拿大护照,她家只有她一个孩子。
短短几句话,就知道这个女孩家境优渥。
虽然她父母的母语都是粤语,但是为了锻炼她的英语水平,从她很小的时候家里就都用英语交流。
这也导致她粤语说得很差,小时候读本地幼儿园,因为粤语说得不好还被同学歧视过。
后来转到这所国际学校,慢慢地普通话也说得好起来。
比学习不比物质
我们一边参观一边聊。
因为这所学校以贵著称,我问她:“你们同学之间会攀比吗?”
她听了我的问题回答:“我们主要是比成绩。目标也都是IB考到40分以上(满分45)。”
我听了不禁咋舌。
选择一个学校对我来说最低的要求才是保证学业,我希望我的孩子精神健康、内心强大。
所以我又问她:“学校会有那种霸凌的情况发生吗?”
女孩很惊讶地说:“不会啊,我们上高中以后学习非常忙,霸凌太耽误时间了。”
其实校园霸凌是个挺普遍的现象。
当年李嘉诚的长孙女就读于一间大佬子女云集的国际学校,有一次听说孙女在学校欺负别的孩子。
李嘉诚马上严肃地训诫儿子务必加以管教,不能让孩子为所欲为。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学校成为被霸凌的一方,也不希望她成为霸凌者。
《少年的你》剧照
当女孩回答我这间学校没有校园霸凌行为的时候,我内心是有一点点质疑的。
给我感觉,她的回答有些超出了这个年龄的城府。
我希望听到一些真实的答案。即使可能会有一些负面,也会让我内心有所准备。
不至于到时候面对意料之外的情况时措手不及。
但是她跟我宣扬的东西都非常正面,可能是学校培训过吧。
我也早有耳闻这间学校喜欢“听话的孩子”,所以我始终没有得到我想要的那些更接近真实世界的答案。
墙上贴的可爱的低年级学生作品
看得出她对学校很有归属感和自豪感。
她告诉我这里的每一个学生都会游泳。
带我参观学校的游泳馆,给我看布满一整面墙的人名和他们取得的游泳奖项。
带我参观科学实验室,桌子上培养皿里花花绿绿的,是从洗衣机里发现的细菌。
我问她:“和本地学校比,在国际学校上学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她回答我,她是从一所全港排名前三的本地学校转学过来的,现在还跟当时的朋友有一些联系。
朋友告诉她,在本地学校如果学习跟不上,老师着急了是真的会打你的。
受儒家思想侵染的中国人可能早习惯了“棍棒底下出孝子”那一套。
但她发表了她的意见:“着急也有很多方式啊,为什么要打学生?
如果在我们学校,老师会找学生谈话,然后共同制定方案想办法。”
对金钱没有概念 不炫耀也不羡慕别人
学校各种上上下下的楼梯,走得我气喘吁吁。
她继续向我介绍:“我们学校非常有意思,经常会组织学生到处玩。
年龄小一点的可能去深圳,去个三四天,年级高的,像我们今年会去英国康桥交换学习一个月。”
我没听清,问道:“哪里?”
她说:“康桥!就是徐志摩那首《再别康桥》里的康桥!”她抬高了声调,眼神里充满了向往。
这是一首很多年没有被我想起过的诗了: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诗里描绘的一草一木都浸染着徐志摩的情感,掀起让人无可奈何的离愁。
然而,我收回了我短暂的思绪飘渺,问了一句扫兴的:“这种旅行一般会收多少钱呀?”
女孩说:“我不知道哦,大概可能……一两万块吧。”
她显然对金钱并没有什么概念,欧洲为期一个月的旅行,我想应该收费不止一两万。
她的家庭显然也从不在她面前倾诉生活的不易和没钱的烦恼。也可以说,她没有这种烦恼。
在国际学校读书,各个学校学费是公开透明可查的,每年从十几万到三十万的都有。
但是不会把旅行等其他支出也写在账面上。
作为一个还在选择学校的家长,计算家庭教育支出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有机会了解,自然要多打听一些。
我问她:“你住得远不远?学校有校车吗?”
她答:“我住在跑马地,渣甸山。学校有校车接送的。”
我想起了李嘉诚的孙辈在国际学校就读期间带保镖上下学,于是问她:
“国际学校是不是有好多特别有钱的家庭,上学都带着保镖的那种?”
她说:“没有啊,就算真有保镖,上学也不会带。我感觉大家没有人在意这些。”
不过也是,家住跑马地渣甸山,同时拥有香港护照和加拿大护照,母亲也曾在国外读书,家里的独生女……
你品,你细品。
越有钱越努力
从学校出来,我叫了一辆uber在学校门口等。
短短三五分钟内,眼前来来回回开过的保姆车,少说十几辆。
埃尔法保姆车的新车内地售价90万往上,提车还要加价二三十万。
香港售价比内地略低,但开车养车成本更高。
另外,在香港雇一个保姆车司机月薪大概还要2万多港币。
这时眼前停下一辆红色的出租车,下来母女二人,看样子是在校生和家长。
前一秒我感叹终于看到一个坐出租车来的、接地气的学生家庭了。
后一秒看到学生的妈妈拿着一个爱马仕金棕色Kelly。
这个样子的
这个包不算配货也要15万上下,刚才脑海里的“接地气”几个字,是我唐突了。
看来,作为父母,与其不停卷孩子要求子女出人头地,不如自己再努把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