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火遍全国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后来怎么样了?(组图)
“一切障碍都将粉碎我。”
——卡夫卡
刘亦婷成了热搜词。
围绕着这个“哈佛女孩”,舆论的漩涡再度涌动。
有人嘲。
认为她如今混的,也不怎么样,不过一美国中产。
有人反嘲。
认为美国中产,难道还不是人生赢家?!
一波未息,一波又起。
而讨论这些,首先要回到真相本身。
刘亦婷现在混的,到底差不差,平不平庸?
刘亦婷母亲主张的鸡娃教育,到底是什么?该以何种方式去解读,甚至去解构?
据公开信息显示,2003年,刘亦婷哈佛毕业之后,职业经历可圈可点。
她曾在波士顿咨询公司、百事工作。
也创办过自己的公司。
虽称不上大富大贵、呼风唤雨,也不至于成为落魄代名词。
离开波士顿、百事(PepsiCo)后,她曾在一家对冲基金工作过。
后来她开了自己的公司“睿识资本”,之后又合伙开了“慧恩资本”,四年后关闭。
现在身份是“秦岭资本”的合伙人。
这几天,有人说自己曾接待过刘亦婷的基金公司的投资人。
据该网友所说,刘亦婷估计至少几千万美金的资产。
毕业后不久,刘亦婷和一位白人男士结婚,拿到了美国绿卡。
先生身份也有人嘲笑,说,“不过是个律师。”
我们来看看对方的学历和领域。
她的先生叫Scott Sambur。
毕业于哈佛大学和哈佛法学院,在纽约律所Seward & Kissel LLP工作。
33岁,他在极其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律所的partner。
也就是律所合伙人。
专业领域是利润极为丰厚的遗产官司、家族资产管理等,一个案子能抽取1-4%的分成。
没几年,他成为纽约super lawyer,全美著名的遗产律师。
如果非要用数字来换算他的影响力,年薪百万美元以上,年度案例分红远高于薪资。
多者相加,换算成人民币,年收入几千万以上。
倘若这种“普通中产”,也能划归于“失败者”、“平庸之流”,那么,在我们的价值坐标里,什么样的人算得上成功?
什么样的人生,值得度过?
刘亦婷的婚姻,也并非儿戏。
至今稳定。
丈夫律所工作8年后,于41岁这年退休,享受生活和追求生命本身的意义。
他们有一处房产,价值265万美元。
刘亦婷本人的资产,也是千万美元计的。
......
这还只是普通吗?!
其实,罗列这些数字是悲哀的。
仿佛我们只有,也只能,按数字去丈量一个人的价值。
这是她的问题?
还是言说者本人的问题?
亲爱的,请你告诉我!
有意思的是,我们一边用数字来说明:她过得一般。
一边又妄图下一个结论:幸福不应该用分数(数字)来衡量。
这是无法自洽的。
也是狼狈的。
所有的失序,背后都有隐秘的错位。
在这种迫切与仓皇中,我能看到的一个隐秘不满是:大众之所以慌不择路地群嘲她,很大原因是,她没有满足人们对“神话”的期待。
一个喧腾一时、轰动四方、迄今仍在中国家庭教育里搅弄风云的人,却走到生活里去了。
不该。
不该。
按我们的预设,她理应拿出匹配她的影响力的成就,才对得起14亿人的想象。
——理应像谷爱凌,夺下一个个金牌。
——理应像马云,做出一个商业帝国。
——理应像那谁谁谁,创造惊天动地继往开来的伟业。
就是不能回归于个人生活。
回归生活,显得自私、平凡、格局小,鸡毛蒜皮,不符合大设定。
要知道,在中国人心中,她是“哈佛女孩第一人”。
是无数中国孩子的“希望”与“噩梦”,“灯塔”与“魔鬼的诱饵”。
而她母亲写下的《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一书,
则成了无数家庭的“捷径”与“末路”,“耶路撒冷”与“但丁地狱”。
不论它曾以何种姿态,出现在你面前。
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人、这本书、以及它们所代表的价值方向,都或轻或重地,拔弄过一代人命运的指针。
1999年,刘亦婷申请的4所美国名校,发来录取通知书。
其中有哈佛、哥伦比亚。
她以全额奖学金进入哈佛就读,一时间,成为全国焦点。
新华社报道。
电视台专访。
大小媒体蜂拥而至。
《成都商报》给刘亦婷开了四个热线。
其母趁着热潮,出版两本“育儿圣经”。
一本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
一本是《哈佛女孩刘亦婷之二: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
这两本书,狂销200多万册,开创了中国人的鸡娃先河。
其中成长计划表,令许多人震惊:
孩子多大学会走路;多大学会多少个字;多大背会多少首古诗......都有严格规定。
日常学习,以小时为单位严格要求。
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其母发明了“手捏冰块”的方式,要求冰块在掌心里融化完之前,不准松手。
于是,无数中国孩子的童年,都有一个掌心冰冷的噩梦。
但刘亦婷特招原因到底是什么?
她是不是天才?
在互联网信息爆炸➕中外交流热络后,一个真相慢慢被还原。
2004年,《“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一书出版。
书中提到,刘亦婷无论是成绩,还是竞赛,课外活动,甚至艺术特长,都不突出。
申请哈佛本科时,SAT成绩仅达到录取线而已。
她能够进入哈佛的关键因素,是因为在一次赴美夏令营中,她有幸住在美国国会议会拉瑞的家里。
再加上当时刘亦婷所在的成都外国语学校,刚被德瑞教育集团收购。
资方为了树典型,也投入大量资源,帮助刘亦婷申请学校。
他们利用游戏规则,将刘亦婷包装成一个非凡的申请者。
最终,在美方议员德瑞的推荐信➕德瑞教育集团的操作下,刘亦婷成了哈佛女孩!
也就是说,我们以为,
孰不知,只是一个在特殊时代背景下,多方人马利用信息差,加上机缘巧合,费尽心思,钻了空子的成功投机案例。
诚然。
议论这种方式聪明与否、值得与否,没有意义。
每个家庭自有标尺。
讨论它能否复制,也无意义。
时代早已改变,常春藤盟校申请已如千鲫过江,早已今非昔比。
只是在真相到来后,依然用“天才”、“神童”、“素质教育”、“哈佛女孩”为幌子,鸡他人之娃,饱自己之囊,未免显得可笑了。
制造皇帝新装的人可笑。
相信新装的可笑。
明知是“新装”,依然奉为圭臬的人,更加可笑。
而笑完悲哀的是,刘亦婷式泡沫不会停。
它们满天飞舞,神态各异。
却总有目光被其牵引。
今天是狼爸的孩子,明天是虎妈的孩子,后天是鹰爸的孩子......
当一个斑斓的故事被吹捧出来,借力飞天。
人们在仰望之后,还是会相信,自己沿着同样的路径,也能升到高空,成为人上人。
刘亦婷“成功”后,中国父母相信,在孩子的掌心放上一块冰,就能申请哈佛;
何宜德“成功”后,中国父母相信,让孩子在雪地裸跑,就能进入剑桥;
谷爱凌成功后,中国父母相信,让孩子睡满14小时,就能成为世界冠军,拿到斯坦福录取通知书;
韩寒成功后,中国父母相信,孩子高中辍学,写书、赛车,就能成为一代名流......
可怜了毫无自主能力的孩子!
今天被风吹到东。
明日被风刮到西。
瞻之在此,忽焉在彼,价值归属动荡不安。
也难怪,在错位的、割裂的、矛盾的价值体系中长大的人,成年以后,又哪里来的真正的思考。
哪来真正的讨论与交锋。
不论是私人领域的陈述,还是公共领域的发声,都混乱不堪,莫名其妙。
不如于纷乱中,寻一个意识的锚点。
万变不离。
这个锚点就是:我。
以五花八门的方式鸡娃的父母,不如转过身来,鸡“我”。
如陈美龄。
不鸡孩子,鸡自己。
在大儿子两岁,又怀着2胎的情况下,一边工作,一边拿下斯坦福博士录取通知书。
如李春辉。
一个人,一边送两个孩子出国留学,一边不忘自身。
她一人一摩托,环游世界,让孩子们看见生命最好的样子。
而以各种标尺丈量他人的人,转过身来,评“我”。
我是谁?
我想要什么?我能做到什么?我可以为此付出什么?
多改变自己。
少控制他人。
非要评价他人时,也容许他者,回归“我”。
她是否美国普通中产,无需肆意嘲弄。
她是否有钱,无需过度打量。
她是否陨落,无需幸灾乐祸。
容许她从神坛消失,落至人间烟火深处。容许她不符合期待。容许她成为她自己。
当“我”是被允许的。
“人”就立住了。
“人间”也就可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