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女海王,被1000位男人求婚,却选择了孤独终老(组图)
很多年后,每当经过游泳池,格特鲁德·埃德尔总会想起1926年8月6日的夜晚。
晚上9点,英格兰沙滩上却人山人海。
埃德尔出现一刻,欢呼淹没了浪声。
“第一位横跨英吉利海峡的女性,出现了!”
“她比最快的男性挑战者,还快了2小时!”
在新泽西的疗养院中,95岁的埃德尔忆起往事,老眼弯弯笑。
她双耳完全失聪,听力如深潜,她后背伤痛严重,佝偻着身子。
无儿无女,一身未婚,旁人很难想象,这位孤身的老太就是载入史册的“巨浪女王”。
当记者写下“你为什么要横渡英吉利?”时,她轻轻一句,震撼时空:
“总需要一个人证明,女性也能做到。”
“不是吗?”
“她绝不可能成功!”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埃德尔的教练沃尔夫。
他扬言:“女性没有足够的毅力去挑战英吉利海峡。”
尽管这位魁梧的苏格兰老男人,22次横跨英吉利海峡,统统失败。
从埃德尔宣布横渡英吉利海峡那天起,质疑就妄图把她淹没。
撰稿人约翰·海沃德建议女性停止追逐荒谬的梦想:
“成功横渡者五个都是男人,女人有什么希望呢?”
博彩公司开出六比一的赔率,但更多人觉得:她一定会淹死。
即使埃德尔是个天才。
7岁那年,埃德尔险被溺亡,她下定决心:老娘必须学会游泳。
这一学,泳坛地震。
她12岁就打破800m自由泳记录,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游泳记录创造者。
3年后的一个下午,她“一不小心”破了7个世界纪录。
据统计,1921-1925年间,埃德尔手握29项游泳纪录,一骑绝尘。
100年前,1924年,又是巴黎奥运,19岁的埃德尔拿下奥运首金。
为何19岁才夺金?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际奥委会以“女性太弱”为由,不设女子田径项目,女子游泳项目也寥寥无几。
赛后,埃德尔途径法国瑟堡,第一次见到严寒灰冷的英吉利海峡,脑中闪过一念:
“我要证明女性不仅能游泳,而且游得比男人还快。”
可换来的,只有人群的哄笑:
大海无情,你算老几?
极寒天气、猛烈风暴、浓厚迷雾、诡变洋流、有毒水母和嗜血鲨鱼,以及数不清的货轮。
单拎一个都是死。
一年前,一战老兵更是在距离陆地300码处溺水身亡。
男人们质问:连战争英雄都被打败,像你这样的女孩有什么机会?
埃德尔一头扎进水里,没有回答。
1925年6月,她在热身中打破横渡纽约湾的男子记录。
8月,她首战英吉利海峡。
然而,意外发生。
在埃德尔出发9个小时后,那位坚信她不会成功的教练,以安全为由,命人把她从水里硬生生“救”了上来。
挑战失败。
埃德尔百思莫解:我只是浮着休息一下。
报纸却一针见血:这个从未成功的男人,恐惧埃德尔的成功。
上岸后,埃德尔第一时间就炒了废物教练,另请高明。
一年后,1926年8月早上7点,埃德尔再一次站在岸边。
像个异类,也像位战士。
那个年代,女性被勒令穿羊毛泳裙,着长袜,海滩警察会测量裙子长度,裸露过多将被罚款,甚至逮捕。
但埃德尔,不服。
她和姐姐自制短款泳衣,头戴护目镜和红色泳帽,晨雾缭绕,跃入大海。
如一团不灭的火。
埃德尔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
出发的早晨,天气温和晴朗;为防水母和保温,她在身上抹了三层油脂。
埃德尔全家出动,在救援船上加油打气,用钓鱼竿送上食物。
埃德尔的姐姐会放着妹妹喜欢的歌一起合唱,唱到兴起就跳下海陪着游一段。
这个女孩,就在姐妹的支持、家人的守护、梦想的推动中,劈开巨浪,驰骋汪洋。
但俗话说,欺山莫欺海。
下午,风云变幻,海面卷起高达6m的巨浪,像波塞冬的一只巨手,击打在埃德尔凡躯。
同时,潮流转向,埃德尔只能以“之”字形前进。
救援船上的亲友晕到横七竖八,埃德尔在整整一个小时内原地打转。
此时,她的新教练又一次决定:为了安全,“救”她上来。
但这一次,埃德尔的父亲狠狠挡在前面:“女儿跟我说:不经她同意,谁也不能出手。”
“就算会死?”“就算会死!”
这个女孩,从出发那一刻就已和海神画押:要么迎接我,要么吞噬我。
她双手麻木,却依然在巨浪中挥舞。
她满身伤痕,但从未在风雨里停步。
她的舌头因海水而肿胀,但埃德尔每一次吐气,都在高歌——
一首女性勇气的赞歌。
如果用上帝的视角俯瞰汪洋,将看到一支英勇之舞——
肉身是破浪的烈焰,意志是乘风的星火。
“放弃梦想吧女性。”“绝不。”
她说。
晚上9点04分,一顶红色泳帽出现在漆黑水面。
那一刻,世人知晓,在人类历史的黑夜,也会有日出。
14小时31分钟,埃德尔成为横渡英吉利海峡第六人,也是最快一人。
这是体育史上,第一次女性在比赛中的成绩快于男性。
埃德尔笑着说:
“我知道这可以做到,这必须做到,而且我做到了。”
翌日,埃德尔名号传遍全世界:光彩夺目的仙女、乘风破浪的女王。
报摊前人满为患,劳累的女工举起报纸,高喊她的名字。
女性新式泳衣销量暴增,大码运动装迎来风口。
红十字会内水泄不通,报名参加游泳证书考试的女性人数大幅增加。
《纽约时代报》的头条结语掷地有声:
“当埃德尔钻出水面时,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回国后,曼哈顿举行了盛大的游行,超过200w人走上街头,向这位英雄欢呼致意。
车队经过时,曾经质疑的男士纷纷脱帽,恭迎这位“Queen of the Waves”!
一夜间,埃德尔成为了全国男性的女神。
示爱求婚者成千上万。
但奇怪的是,埃德尔一生未婚,孤独终老。
当《纽约时报》的记者找到埃德尔时,她已是疗养院中一个虚弱老太婆,笑着讲起往事。
瞬间,真的代表永恒吗?
名声大噪后,她在剧院做过杂技表演,在好莱坞拍了一部10分钟的小电影。
因为儿时患过麻疹,外加常年泡在水中,1928年她就已完全失聪。
她也曾遇到过真爱,但说明了自己听不见后,对方便消失无踪。
埃德尔再也没有爱过。
也再也没能参加比赛。
1933年,她意外摔倒,伤及脊椎,医生告知:你再也不能游泳竞速了。
但没关系的。
埃德尔去了一家聋哑学校教小孩们游泳,她总是用手语告诉孩子们:
孩子别怕,在水下,语言无效,勇气高歌!
这位听不见,腰不好的老太太,一直教到教不动才离开。
那时,鲜人知晓她就是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王。
听闻往事,记者早已泪目,埃德尔赶忙安慰:
“孩子,别写悲惨的故事,别为我流泪。”
2003年,埃德尔去世,享年98岁。
最近,一部以埃德尔为原型的电影《泳者之心》(Young woman and the sea)上映,网友评价:
“我们应该铭记这位真正的女王,片名可译为《老娘与海》!”
快100年过去了,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女子运动员乘风破浪,数不胜数的女性自由畅泳。
或许,人们已经忘记埃德尔的名字。
但没关系的,正如她所言:“孩子,别为我流泪。”
你们的生活,就是我的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