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11.0°C-14.2°C
澳元 : 人民币=4.81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现在的10后,比00后更“难搞”?

7天前 来源: 新周刊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现在的10后,比00后更“难搞”? - 1

当代成年人最该铭记于心的一点是:不要小看了10后、15后的孩子们。

成长于信息爆炸时代的他们,早早拥有了超强的知识体系和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常常提出让父母无言以对的话题。成长到青春期阶段,他们往往表现出更强烈的个性和独立的思考能力,有时候,甚至让家长们忍不住感叹:“现在的孩子真是太难搞了。”

因此,茶余饭后聊到教育的话题时,任凭家长是年薪百万还是博士学历,一样满头问号——到底应该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和我沟通?以前的成长过程中,也没觉得父母花费了额外的心力,我们就长成了普通的大人,为什么现在轮到自己生养孩子,一切变得如此艰难?

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为孩子打突围战》作者陈瑜看来,孩子越来越“难搞”,恰恰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大人们没想着与时俱进地跟着孩子往前走,只想着把他们往回拉,这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出现了问题。”陈瑜说。

陈瑜

中信出版集团 2024-4

以下是《新周刊》对陈瑜的采访实录。

现在的10后,比00后更“难搞”? - 2

《新周刊》: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和以往的代际有什么不同?

陈瑜:和80后、90后相比,在互联网时代成长的孩子们得以透过网络了解物理空间之外的世界,他们拥有极其强大的感受能力和极其深刻的思考能力。可以说,这一代孩子的见识在某种程度上是远超他们的父母的。

还记得有一个姑娘在访谈时提到,她出生在河南一个重男轻女非常严重的小城,自己接触了很多女性主义的知识,有很强的女性意识。但一转头,看到自己妈妈在刷着“如何抓住男人的心”的短视频,那一刻,她觉得两人之间的距离无比遥远。

现在很多孩子,无论在几线城市,甚至早在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学习”“我要过什么人生”等终极问题了。很多家长被问得哑口无言,甚至从来没想过这样的问题,只能用“好成绩=好学校=好工作=好未来”的逻辑链来应对。

现在的10后,比00后更“难搞”? - 3

(图/《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但这一代孩子已经不相信这套公式,他们拥有独立的意志,呼唤平等和尊重,追求的是自我实现。当他们的“终极提问”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感受到的无力感和痛苦也是更深的。

《新周刊》:向您求助的家长和孩子们最关心的是哪方面的问题?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们,接受的家庭教育模式和底层逻辑是什么样的?

陈瑜:从2020年开始,我访谈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位孩子和数十位家长。孩子会来跟我聊各种形而上的话题,会聊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但家长的话题高度集中在学习,很少在意孩子是不是开心。

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想解决的首要问题多半和学习相关,但学习问题可能是表象,背后隐藏着亲子、夫妻、师生、同伴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而只有孩子学习已经出现了状况,这些问题才能获得家长足够的重视。

现在的10后,比00后更“难搞”? - 4

(图/《追光的日子》)

这几年来,我一直在开设针对厌学、休学学生家长的线下工作坊。我对其中500多位家长进行调研,发现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他们中约有半数是从偏远的乡村或县城考学来到大城市,超过一半人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是真实意义上通过学习改变了命运的“考一代”。但是今天,他们的孩子却严重厌学,很多休学在家。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考一代”家长普遍非常看重学习,通过超前学习,他们的孩子在小学阶段都是班级前五、年级前十的水平。但一旦升入强手如云的初中、高中,孩子用以前的努力程度换不回名列前茅的成绩,价值体系就崩塌了。

因为家长基于自身的经验,给孩子灌输自身价值和成绩完全画等号的信念。对别人来说,考试只是一次阶段性检验;但对这些孩子来说,考试如果没有考好,就意味着自己是废物,是人渣,一无是处。

要让这些孩子重返校园,其实不仅是要改变这些孩子的认知,还要改变整个家庭的底层价值观。只有父母意识到问题所在,愿意彻底打破自己坚信的“唯成绩论”的价值观,这个家庭才能真正变好,孩子才能重获力量、走出困境。

现在的10后,比00后更“难搞”? - 5

《新周刊》:许多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好像比以前更叛逆,在您看来,青春期叛逆的本质是什么?

陈瑜:我从不用“叛逆”去形容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的本质,是指一个人在生长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出现的爆发期,这个词听起来充满贬义,实际上只是一种自然规律。

当孩子不再在家长划定的框架里面行动,父母就将“叛逆”作为斥责孩子的武器,我觉得是不妥当的。

现在的10后,比00后更“难搞”? - 6

(图/《百岁之好,一言为定》)

如果把孩子的成长比作开车上路,在他们小时候,家长可以坐在主驾的位置上;随着孩子长大,家长应该逐渐退到副驾、后排,只做些辅助驾驶的工作;到了孩子18岁成年,家长完全该下车,目送这辆车稳稳当当地开在孩子自己人生的路上。但目前来看,我们的家长最常做的事情是永远把控着方向盘。

所谓的青春期叛逆,背后展现的其实是一场权力斗争——孩子作为一个不断长大的驾驶员,理所当然地要和家长争夺驾驶自己人生之车的权力。

而且,在这场权力斗争中,父母一定要让孩子赢。如果“不愿下车”的父母赢得了这场斗争,也就意味着这个孩子永远没有机会长大了。

《新周刊》:进入青春期后,不少孩子开始拒绝与父母沟通。青少年和父母沟通不畅,会有哪些原因?

陈瑜:首先,现在许多父母的倾听能力确实很弱。青春期的孩子其实是非常渴望沟通的,但当他们试图发起对话时,父母却很少真的耐着性子去倾听,要么一边听一边刷手机,要么觉得孩子想太多,影响学习。孩子是很敏感的,如果他们觉得你没在听,慢慢也就不再说了。

父母没有启动倾听的姿态,就很难做到不加评判地对话,进而成为“话题终结者”。比如,孩子抱怨“我们老师真是变态”,家长往往会下意识地批评孩子不“尊师重道”,而忽略了孩子为什么这么说,背后承担了多大的压力。

现在的10后,比00后更“难搞”? - 7

(图/《当我飞奔向你》)

家长永远站在高位“指导”,这种不平等的对话,也会消磨孩子的沟通欲望。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正常地和家长聊起学校的事,家长马上如临大敌地去找班主任,搞得孩子非常难堪。明明是一件小事,家长的介入却让这件事变得更糟糕,那么孩子在未来遇到同类问题的时候,也就不敢跟父母说了。

《新周刊》:但在父母的角度看来,有时候也非常纠结——孩子向自己倾诉时,到底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旁观?这个尺度如何把握?

陈瑜:正如我之前所说,学会倾听和不加评判是特别重要的。80%的情况下,孩子的“抱怨”只是为了宣泄情绪,所以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当好孩子情绪的容器。

至于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帮助,这一点上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在表述事件的过程中,孩子对于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其实是有思路的。家长这时候应该做的是询问孩子:你觉得这个事情怎么解决比较好?爸爸妈妈可以怎么帮你?

我们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问题的主导者,家长只是参谋。如果这个孩子通过和父母的讨论后,理清了思路,然后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会产生超强的自信。

现在的10后,比00后更“难搞”? - 8

(图/《别想打扰我学习》)

一边抱怨今天的孩子太脆弱,一边在生活中剥夺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机会,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现在的10后,比00后更“难搞”? - 9

《新周刊》:在青春期,孩子可能会出现“14岁现象”——不再听家长和老师的话,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大发脾气,让父母手足无措。家长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平稳度过这个阶段呢?

陈瑜:其实我家的孩子也有短暂的这个阶段,比如说话时突然把声音提高八度,或者话不投机突然回自己的房间,把门一摔。

这种情况发生两三次之后,我和孩子爸爸找他好好聊了一次。首先表达了理解:“爸妈知道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情绪会比较波动,所以我们不会怪你”。其次提供建议:“爸妈从来不是不讲理的人,所以如果你有什么不满的情绪,可以用语言直接表达,我们一起来讨论、解决”。最后,我们也坦诚地告诉他,“你这样的情绪反应,我们的确也会有一点伤心,但这不影响我们对你的爱与支持”。那次聊天之后,这些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

这个阶段的很多父母总感觉非常憋屈,每说一句话都生怕惹怒孩子,但青春期的孩子不是不讲道理的。当家庭成员坦诚地相互表达情感,他们一定会有所思所想。反之,如果跟他们硬杠,只会火上浇油。

现在的10后,比00后更“难搞”? - 10

(图/《人不彪悍枉少年》)

《新周刊》:在如今急速变化的时代,现在的父母到底怎样才算是真正地支持孩子?

陈瑜:真正做到支持,首先要打心眼里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过好自己的人生。

许多的父母对此是不确信的,他们认为自己今天所获得的所有成就,稍不努力就会灰飞烟灭。所以当孩子没有按照他们试验过的路径走,会万分焦虑。这份不安全感付诸教育上,就是高控制感,这反而会挤压孩子的生长空间。

其实人生不就是一个不停地做选择,然后为自己的选择买单的过程吗?孩子可以从小就拥有全然的自由,但自由永远是与责任并存的。比如,他自己选择了不做作业,就要承担考试成绩不好的代价。

现在的10后,比00后更“难搞”? - 11

(图/《暗格里的秘密》)

不要总想着去“救”孩子,人成长不可能不犯错。小时候舍不得孩子摔跤,一路扶着走,等他成年后跌一个大跟头,那时的代价要大得多。教会孩子独立行走,在他每一次跌倒时,跟他一起复盘、总结经验,为他鼓劲,这才是我们做家长给孩子的爱和支持。

《新周刊》:您是否认同,成为父母之前需要培训,或者“持证上岗”呢?

陈瑜:当父母要考证,我完全不支持,但是我始终觉得父母是需要学习、成长的。

这几年以来,我访谈过许多父母,他们或是焦虑不堪,逼着孩子读书,或是充满智慧地陪伴、引领孩子。无论哪种教育方式,本质上都是想让孩子在如今教育竞争空前激烈的局面里走得更好一点,或者说,帮孩子们“突围”。

现在的10后,比00后更“难搞”? - 12

(图/《我的刺猬女孩》)

但是时代的变化实在太快,用我们以前读书时的思维去养育现在的孩子,一定会产生巨大的冲突。家长们除了学习与孩子身心成长相关的知识,也应该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认知世界。

有时候孩子会觉得跟家长聊天非常的乏味,除了问成绩,就是饮食冷暖。事实上,对时政的观点,对科技发展的观察,以及家长本身所从事的专业,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只有家长关注的世界足够大,才能和孩子在更广阔的层面上开展对话,亲子间的关系才能更融洽。

为人父母是一趟万般艰辛的旅程,却也是一次自我成长的美好契机。无论面对外界的何种压力和难题,做孩子有爱的保护者和坚定的支持者,我们总能找到出路。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天小琪Queen
天小琪Queen 7天前 回复
以前觉得养儿育女就是天经地义,没觉得多累,现在我生了个孩子才发现,这个责任真是太沉重了!
鹤Howard
鹤Howard 7天前 回复
哎,这年头的家长真是太难了,过去受的苦他们像是见不得自己的孩子受,整天小心翼翼
我在魔都爱着你
我在魔都爱着你 7天前 回复
这个时代的孩子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知识多得让我们都望尘莫及,思维方式又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真是让人头疼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