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中国生命科学水平,相当于日本八十年代(图)
本文转载自饶议科学,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不容易比较,如果乐观估计,中国今天的生命科学也许相当于日本的1980年代。这是乐观的估计,因为如果这样,那么...中国已经..】
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都有长足的进步。
有些方面也可以说是突飞猛进。
但是,大多数方面,我们还落后于西方。
在生命科学方面,我们不仅落后于美国,而且落后于日本。
但是,不能因为我们今天没有做出日本1900年前后的三个生命科学方面工作达到诺奖程度(共同发现抗体、发现霍乱的致病菌、发现第一个激素肾上腺素),就断言我们中国今天不如日本的1900年。如果可以那样说,就可以说美国今天也没有出现过牛顿就不如十七世纪的英国物理学。显然是不对的。
比较两个国家的科学,有多种维度,不是很容易有统一的标准。
如果从一些主要刊物的论文比率,也许2020年代中国的生命科学有点像日本的1980年代。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别,日本的工作严谨程度迄今远高于中国的,至少在生命科学方面。中国的工作,我一方面为之高兴,一方面为之担心,老是担心里面造假成分太高,担心西方哪天笑话我们(当年美国科学院就讨论过裴钢的问题,但没公开让中国科学院尴尬,躲过一劫)。日本也出现过造假,但比例很低。另外担心中国有些人工作一般,但写作能力特强,靠写作得以发表(这种是次要的担心),造成繁荣的假象。中文作文比赛奖励写作能力,英文科学论文目标是科学发现、不是妙笔生花。
饶毅:1962年出生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著名生物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理学部主任、生物学讲席教授,北大麦戈文研究所创始所长,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创始主任,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创始主任。
我们与美国的科学,在深度有差别,在广度也有差别。中国的生命科学,在一些表浅和热门的领域拥挤不堪,而在一些非常重要、但因为有一定深度而不容易或者没有权贵院士呼吁而被忽略的领域门可罗雀。即使这些重要和有一定深度的领域在国外显然得到很高的重视,中国也可以视而不见,从而重要的领域在中国很小。这些情况,如果我们没有年轻人、比较多的年轻人到国外学习进修,我们就会远离一些真正重要的领域。
中国的本科教育,生命科学方面,可能优于欧洲一些大学(例如英国的剑桥、牛津),赶上美国一些顶尖大学。但中国生命科学的研究生教育普遍低于美国的好大学。中国最好的大学,生命科学研究生教育肯定没有进入美国前二十的研究生教育,深度和广度都不够。
本文转载自饶议科学,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