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扛着,大病回国治”!华人移民吐槽新西兰医疗服务“缺点多”.....(组图)
新西兰学术新闻平台The Conversation近期发表一篇与华人移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章。
其内容含有对几位华人移民的采访。
“在新西兰看病太麻烦,因此我们生小病就扛着,生大病就回国治。”几位华人居民说。
01.
“亚裔人口在新西兰快速增长”
近期,The Conversation媒体平台联合健康研究委员会,以及Hongxia Qi博士做了一项调查研究——针对新西兰移民在医疗系统中面临的困境。
研究发现,新西兰移民尤其是有孩子的母亲经常在看病时感到“无助与困惑”。
该媒体指出,亚裔人口是新西兰增长最快的族群,目前占总人口的15%——其中3/4为移民人口。
项研究发现,与新西兰的欧裔孕妇相比,亚裔孕妇“没能得到合适的生育护理服务”。
该媒体与几位移民母亲进行了交谈,她们分别来自中国和印度。
“她们阐述了自己在申请医疗服务时遇到的困境,也描述了自己的具体需求。”他们说。
02.
“移民家庭缺乏资助
有人被迫把孩子送回国”
The Conversation指出,新西兰的母婴保健系统是“独特的”,因为孕妇从怀孕到生产的过程中,基本全程由助产士进行护理。
这种情况可能给移民妈妈们带来困惑。
多数受访人表示:“怀孕或生病时不知如何获得相应的服务。”
一位来自印度的宝妈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在新西兰很难找到一个好的、适合我的助产士,因此我在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感觉十分无助。
“新西兰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地方,我在这里没有亲戚,也不认识什么人。”
对于新西兰移民而言,语言不通也是另一个挑战。
一位华人宝妈解释说:“要看家医和医生,首先要预约。无论多麻烦,我都必须使用翻译软件。
“而且每次都要请别人帮忙打电话......有时我不想麻烦别人,所以宁愿忍着,也不去看医生。”她说。
除了语言、人文环境以外,签证也是移民人口在新西兰看病的一大障碍。
另一位印度宝妈表示,她不是RV(居民签证持有人)因此她不能在新西兰获得一些免费的母婴保健服务,例如Plunket。
这位宝妈表示,在新西兰养育一个学龄前儿童的费用太贵,因此她将自己的孩子送回了印度与祖父母一起生活。
“我女儿3岁左右,出于工作的原因,我和丈夫每天需要把孩子送到日托班交由老师照顾。
“但是对于没有居民签的家庭来说这种日托班的费用太贵了,每天平均要花60纽币左右,因此我们决定把孩子送回印度交由祖父母抚养。”
03.
“诊疗过程太复杂,
选择自费回国医治”
还有一些受访者表示:“新西兰的家医不值得信赖,因为有些家医在诊病时表现出‘一头雾水’的样子,更有甚者会当着患者面使用谷歌搜索器来查找病症。”
许多受访者对新西兰的医疗检测系统感到失望。
他们表示,当他们请求进行某项身体检查时,常常感到被医院、家医忽视或拒绝。这些因素导致他们不得不回国接受治疗。
一位华人妈妈回忆称:“我的孩子三岁时多长了一颗牙,我们一直在等牙医。现在两年过去了,我们还在排队......回到中国后,我们自己掏钱拔了牙。”
除此之外,还有移民指出,在新西兰生孩子可能在面对产后心理健康问题时遇到的挑战,特别是缺乏适当的沟通和支持,导致她们在寻求帮助时感到困难。
新西兰医疗系统可能在向新妈妈提供信息和支持方面存在不足,特别是对那些不熟悉当地医疗服务的移民家庭。
一位印度妈妈说:“在印度,新妈妈通常会有家庭成员的支持,比如父母或亲戚,会帮助照顾新生儿和产妇。
然而,在新西兰,移民母亲可能没有这样的家庭支持网络,导致她们在育儿和产后恢复期间感到孤立和无助。
“在我产后出现边缘抑郁症(也就是产后抑郁症)时,我没有得到有效的信息和支持。
“当时,我期望助产士能提供关于产后抑郁症的识别、评估和治疗的具体建议,比如建议我去看全科医生或提供心理健康支持。
“然而,我从头到尾都没有收到这样的帮助,使得寻求和获得帮助变得非常困难。”她补充说。
04.
针对移民人口
新西兰医疗服务有待改善
The Conversation指出,根据上述受访者提出的问题,新西兰政府需要为移民妇女建设一个更为全面的服务系统——包括翻译、帮助移民适应人文文化、生活环境培训等。
一位新西兰华人妇女解释道;“我在日本生活过一阵,在我抵达日本的第一周,我们就参加了一周的‘移民培训活动’。
“培训课程包括介绍国家制度、垃圾回收和医疗制度......一些基本培训,例如,如何以及在哪里登记全科医生、生病时看病的流程、急诊电话等。
“这些培训同样适用于新西兰,对于初到新西兰的人,尤其是不会说英语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
对此,The Conversation介绍称,新西兰是早期建立由税收资助的全民医疗服务的国家之一。
其特色包括毛利人服务、无过失事故赔偿计划和药品管理机构。
虽然新西兰政府致力于减少医疗服务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资源分配不公平等问题,因此保健系统未能实现公平结果。
20世纪90年代的结构调整未带来预期效率,过于关注二级服务(包括转诊、手术服务等)和绩效目标,而忽视了健康促进和预防。
“未来的改革应加强系统文化和能力,扩大毛利人保健服务,整合资源以实现公平,并采取以人口为基础的方法解决健康驱动因素。”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