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或拖累欧盟绿色目标进展(组图)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在实现雄心勃勃的气候减排目标还是将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拱手让给中国的两种抉择之间,欧盟最终决定选择保护本国汽车制造商。但分析人士表示,这个选择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努力会产生什么样的长期影响仍有待观察。
慕尼黑工业大学教授米兰达·施罗尔斯(Miranda Schreurs)在一次采访中说,欧盟本月初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高达 37.6% 的临时关税“可能会减缓电动汽车的销售”,而电动汽车是减缓气候变化速度的关键。
“如果欧洲消费者觉得《欧洲绿色新政》给他们带来的不是帮助而是伤害,这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许多人更担心通货膨胀和他们的钱包……所以问题是,公众会接受什么?”
中国与欧盟旗帜与电动车图示
《欧洲绿色新政》由欧洲委员会在2019年12月11日推出,设定了欧洲到2050年成为首个气候中和大陆的目标。
欧盟指责中国提供“不公平补贴”,威胁到欧洲本土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经济利益,并且在现有的10%关税基础上加征新关税。欧盟表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售价比欧洲同类产品低20%。
作为报复,中国上周对欧盟进口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调查的重点是丹麦、荷兰和西班牙的猪肉企业。
施罗尔斯表示,贸易争端反映了全球汽车市场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源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以及电动汽车有可能减除导致地球变暖气体的主要来源。
“中国以前不是一个汽车出口大国,但在过去几年里,它已成为电动汽车出口的主导者、最大的参与者,”她告诉美国之音,“这给欧洲汽车制造商带来了很大压力。”
在中国政府政策和补贴的推动下,中国电动车品牌比亚迪去年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一些预测称,到明年,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可能在欧盟所有电动汽车销量中占比15%至25%。
电动汽车销量的任何放缓都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欧洲大陆的“绿色新政”,该政策旨在通过提高电动汽车的份额来减少交通运输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欧盟计划要求到2030年将排放量从与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37.5%,到2035年只销售零排放汽车。
然而,许多分析师认为,关税对转向电动汽车影响甚微。施罗尔斯表示,对电动汽车热情的减弱可能会促使更多人转向公共交通,这将进一步减少排放。
位于德国的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Kiel Institute for the World Economy)高级研究员刘宛鑫(Wan-Hsin Liu的音译)表示,短期内物价会上涨,但距离形成阻碍消费者购买的价格冲击还很远。
研究中国与创新的刘宛鑫告诉美国之音,“即使由于这些反补贴税,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也不会将全部关税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
她表示,从长远来看,价格上涨仍然是可控的,其他非中国电动车可以弥补中国电动车销量的下降。
施罗尔斯表示,中国还可以将更多汽车制造工厂转移到欧洲。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欧盟汽车行业约有1,380万人就业,其中350万人从事直接和间接制造业。
她说:“如果中国以创造就业的方式在欧洲投资,也能缓解与欧盟的紧张关系,公众和政府会更加支持(中国电动车)。”
多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奇瑞汽车与西班牙 EV Motors 签署合资协议,在加泰罗尼亚开设制造基地,而比亚迪将在匈牙利建立其首个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刘宛鑫说,这种更大规模的转变不一定意味着中国就业岗位减少。在中国,政府已设定了到 2060 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电动车) 市场需求只会增加,所以这并不一定代表(中国电动车厂商) 在欧洲建厂后就会关闭中国的工厂,”她说。“不同类型的工厂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市场,所以这不代表中国的绿色就业岗位会受到影响。”
临时关税仍需等待11月的贸易谈判,施罗尔斯和刘万欣都认为欧盟和中国届时将能够解决部分分歧。
刘宛鑫表示,最终结果取决于双方是否愿意妥协,“中国目前认为欧盟对电动汽车和其他产品的调查和决定是保护主义措施,其目的仅仅是保护国内产业。中国认为引发潜在贸易战的责任在于欧盟。”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