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委托澳洲核子安全局研究:长期使用手机与脑癌无关(图)
手机电磁波引发脑癌或头部相关癌症的传闻,长年以来不绝于耳。针对此议题,澳洲辐射防护和核子安全局(ARPANSA)为首的澳洲研究人员,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委托下,分析1994年至2022年以人类做为观察研究族群的63份已发表观察性研究后,3日发表有史以来引用最高品质证据的最全面审查结论:两者无关。
研究重点放在脑癌、脑膜癌、脑下垂体癌和耳癌等中枢神经系统癌症,以及唾液腺肿瘤和脑肿瘤。研究人员先系统性回顾检阅逾5000份既有研究成果,排除薄弱的研究,从中找出科学上最严格的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委托的最新研究,发表有史以来引用最高品质证据的最全面审查结论,指出手机电磁波与脑癌无关。(法新社档案照)
论文主要作者ARPANSA健康影响评估助理主任卡里皮迪斯(Ken Karipidis)表示,这是全球「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综述」,「我们的结论是,证据并未表明,手机与脑癌或其他头颈癌之间存在关联」,即使使用手机有10年以上历史,将拨打电话及通话次数也考量进去,「脑肿瘤发病率仍保持稳定」,「我对我们的结论非常有信心」。
同时,也是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副主席卡里皮迪斯解释,笔记型电脑、广播和电视传输、行动通讯基地台等任何使用无线技术的设备,都会发射又称无线电波的射频电磁辐射(RFR),许多人以为它类似核辐射,又「由于我们打电话时,使用靠近头部的手机,因此存在很多担忧」,但「辐射基本上是从一点传播到另一点的能量。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例如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在日常环境中,我们总是暴露在低强度无线电波中。」
至于早期研究直指手机与癌症之间存在关联,卡里皮迪斯认为,这是研究设计导致的误差,因为过去调查,患有脑肿瘤者与无癌症者的接触史差异时,前者往往高估自身暴露程度。而WHO辖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11年将手机等射频场列为「可能致癌」,与芦荟、腌制蔬菜、干洗店工作等数百种其他危害证据不确定的物质归为同类,「这种分类并没有多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