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创新高后,大佬董承非开始劝客户“冷静”(组图)
董承非,再一次发声了!
而且这次,这位基金老将的观点有些“特别”。
他在最新“致投资者”的观点中,直率提醒投资者面对当下活跃的市场,还是要重视基本面,不应“肆意妄为”。
用词虽尖锐,用心却拳拳。
他这么表达显然是提醒投资者要和不理性的投资方法保持距离。
有趣的是,要远离投机、理性投资的表态,资深的私募大佬庄涛近期也有涉及。
两位私募大佬,同时发声提醒,这背后是什么情况?
净值正创新高
直言提醒投资者的董承非,并非因个人业绩不佳而“怨怼”,相反,他在过去两年多的事件里划出了比较理想的净值曲线。
一线渠道的信息显示:董承非于2022年5月18日成立个人首支私募产品系列。其后两年大部分时候,他的产品守住了面值。而在近期,董承非的产品在11月上旬创下了曲线新高。
创新高三个字在当下的私募基金行业,是诸多基金经理“梦寐以求”的目标。
而只有少数人成为了现实。
产品恢复分成功能
而当一个基金经理的私募产品,创新历史新高后,也意味着:
这个产品的管理人(通常是股票私募管理机构),有机会提取超额业绩报酬了,后者是多数对冲基金公司最重要的盈利来源。
私募产品恢复提成,对于相关机构是好事,对于投资者更是好事。
因为这意味着,相关产品开始创造历史新高,此前申购的投资者全面赚钱。
据了解,董承非在2022年初加盟睿郡资产的,2022年5月董承非完成了首批私募产品的资金募集。这批投资者也在今年11月全面进入获利状态。
今年以来,产品净值创新高的私募基金经理委实不多。
除了董承非外,高毅资产邓晓峰、仁桥资产夏俊杰等也在今年10月陆续创下产品净值新高。
到了11月初,董承非也加入到这个“少数”的阵营中。
“和2015年何其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董承非的最新观点,并非无的放矢。
相反,他显然是观察到了一些市场的表现,令他不吐不快:
他在公开发表的观点中提及:
国庆节后,各类媒体对于市场的看法出奇的一致,牛市打底,区别只是慢和快。一夜之间,市场的审美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谈基本面似乎又输在了起跑线,和2015年何其相似。
持有上述观点的基金经理还有盘京投资的庄涛。这位前公募年度冠军在最新的月报中指出:
“在预期紊乱的估值体系下,基于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投资逻辑显得更加困难。”
市场并非只有“牛熊”两种状态
董承非最新还着重点出了其他情况,比如:
伴随着超高换手率,相关股票一个月的涨幅相当于原来几年的涨幅。市场并不是只有牛和熊两种状态,是不是牛市,一定是事后才能看到的。
这位基金老将进一步指出:
对于市场的判断,我们要保持敬畏之心。我们千万不能先自我假定市场状态,然后就可以肆意妄为,为后面的亏损埋下祸根。
他特别提示投资人:巨量换手带来的短期财富效应的后续,必然是剧烈波动。
显然,董承非试图向客户和外部传递的信息,与众不同,也很值得咀嚼。
投资组合风格始终“稳健”
限于资料有限,外界暂时无法了解董承非截至10月的投资持仓明细。
但依据他“奔私”以来的历次信息,尤其是截至9月末的股票行业分布,我们可以推断:
公用事业、电子、化工、通信、计算机依然占有其组合都相当比重。
尤其是公用事业占有相当高权重,后者主要包括电力、供水等上市公司,在市场中,估值不会太高。
另外,过去两年期间,董承非对上一轮牛市的“抱团股”,都始终着墨甚少。这也体现了他的风格
“公用事业”是公司偏好
资事堂获得了睿郡资产另一位投资经理王晓明的月报(截至10月末),通信、公用事业和化工是核心重仓行业。
可见,睿郡资产内部两位核心人物,对行业配置有着一定的“共识”。
王晓明在业内是一个比较厉害的策略型选手,他的投资管理时间甚至长于董承非
而据一家代销平台的调研资料:董承非则属于策略型选手,重视评估风险与收益匹配度。他在公募基金公司管理基金时,历史上有三次系统性仓位调整:
其一是2007年2月率先降仓;
其二是2014年三季度减持股票、加仓转债资产;
其三是2020年年中减仓,并运用套利、定增等策略。
这三次都早于顶部出现,但从长期看,都是成功的调整。
这次,董承非的观点还会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