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7.3°C-10.7°C
澳元 : 人民币=4.83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环境美是大家的,周老师的事也是全村的事” 海宁老人自掏腰包推广农村垃圾分类

2017-03-30 来源: 杭州日报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环境美是大家的,周老师的事也是全村的事” 海宁老人自掏腰包推广农村垃圾分类 - 1

在海宁许村镇新益村,许多人都管周银华叫“周老师”,不仅因为她退休前是一名小学教师,还因为她是村里的垃圾分类义务督导员,带领村民尝试垃圾分类。在她的家乡,她是如何一点一滴地感化乡亲,让垃圾分类成为村民们自觉的生活习惯的呢?

七旬老人义务宣传垃圾分类

清晨走在新益村的乡间道路上,你有可能会碰到背着小包的周银华,73岁的她精神矍铄,腿脚灵活。

周银华在大清早不走亲、不访友,专门盯着别人门前一白一绿两只垃圾桶。

原来她是去村里检查各户人家的垃圾分类是否做得到位。绿色的垃圾桶用来放可回收垃圾,白色的用来放不可回收垃圾。

从前年开始,许村镇各村开始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周银华率先带头。她先是从自己家里做起。“我觉得垃圾分类特别有必要,不仅节约了社会资源,也美化了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周银华说。

如果全村人都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全村的环境都会变好,而习惯的养成需要有人监督。新益村共有800多户人家,如何让大家都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呢?

从去年7月开始,周银华开始一户一户地拜访村民,向各家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她每天5点出门拜访村民,有时候一访就是一天。她还会用马克笔在村民的垃圾筒上写上户主的名字,将村民们分类扔垃圾的场景拍照归档。

自掏腰包鼓励村民垃圾分类

自己要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已经很不容易,周银华在监督村民垃圾分类的时候难免碰一些“钉子”。

许多村民不理解,认为周银华是多管闲事,“环境是大家的,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碰到顶撞的村民,周银华也会针锋相对,一次讲不通,她会多跑几次。

不过大部分村民都很认同周银华的行为,一些村民曾是周银华的学生,周老师的事情也渐渐变成了全村的事情。

前几天,周银华还自掏腰包,自费买了牙刷、肥皂等小礼品,专门用来奖励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家庭。

“礼品虽小,但还是能提高大家做这件事情的积极性。”周银华说。

在周银华的带动下,新益村大部分村民都有了垃变圾分类的意识,也学会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多亏了像周老师这样热心的村民,新益村的垃圾分类工作才能推广得这么好。”新益村党总支书记沈忠立说。

海宁农村垃圾分类将全覆盖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垃圾分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海宁当前面临的严峻课题。

海宁市2016年平均每日收集垃圾已超过1000吨,但处理方式基本限于焚烧和填埋,垃圾焚烧日处理能力仅为470吨。

三年前,海宁决定率先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在走在海宁农村的田间小路上,房前屋后整洁干净,村道宽敞洁净,垃圾分类功不可没。

此外,海宁一些地方也尝试盘活“垃圾资源”,比如在斜桥镇华丰村,农村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每天能处理400公斤垃圾,可产出100公斤有机肥,供村民免费使用。

据了解,目前海宁已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85.6%。预计今年上半年,可完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全覆盖。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