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11日 15.3°C-19.6°C
澳元 : 人民币=4.74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一双绣花鞋》的作者晚年坚称:当年,我真的看到绣花鞋自己动了

2021-09-27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文学是情感、意见、意向、希望等社会阶层和群体意识形态的形象。”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是一个时代集体意识的折射,想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就要深入社会,读懂时代。

就如同《一双绣花鞋》,以上世纪反特运动为背景,揭示了当时国民党特务们编织的种种恐怖诡异与当时社会乱象,凸显了公安警务人员的智勇无畏以及守卫人民的坚定信心,这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在很长时间里它都因为恐怖惊悚的内容而被列为禁书,直到文艺新风后才被开放,迅速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由此可见,优秀的作品永不过时。

《一双绣花鞋》的作者晚年坚称:当年,我真的看到绣花鞋自己动了 - 1

反特运动

任何文艺作品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脱离了时代的文学作品就如同离开水源的鱼儿,毫无生命力。

《一双绣花鞋》被誉为惊悚反特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就是脱胎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党特务以及土匪残余势力不甘心失败,四处散播谣言、阴谋破坏秩序,搅得社会一片风风雨雨。

在国民党军队败走后,在大陆上还残余了很多力量,他们或是身怀特殊任务或是来不及撤离或是与部队失散等原因滞留在大陆,其中不乏死忠分子,不甘心失败也见不得人民的好,就四处制造恐怖,一时间社会流言四起。

《一双绣花鞋》的作者晚年坚称:当年,我真的看到绣花鞋自己动了 - 2

这些特务的力量有限,想要正面对抗是毫无胜算,只能采取一些见不得人的方式去破坏社会团结。

当时国家也在组织人员对他们大肆搜捕,为了躲避搜捕,他们专门往深山老林钻,有的躲入破庙、地洞,乃至棺材内,简直是无所不有其极。

白天他们会躲藏,在夜晚时分时常聚集密谋以及进行破坏活动,让群众不堪其扰,而谣言就是他们最大的手段,有时只需要编造一点点的谎言再传播出去,就能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动荡。

当时我国义务教育还未普及,群众识字不多,文化水平有限,民间妖魔鬼怪的玄谈大行其道,这一点被他们抓住,大肆造谣,编造了很多诡异的谣言。

《一双绣花鞋》的作者晚年坚称:当年,我真的看到绣花鞋自己动了 - 3

比如在华中地区就曾流传着一个“绿毛水怪”的故事,谣言将当时的基层干部形容成“绿毛水怪”,专门去捕捉精壮汉子,而为了逼真效果,特务们还时常去策划绑架,很多不明所以的群众都对此信以为真,对基层干部产生了敌视心理,一些工作都很难被开展,给国家治理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不仅如此,谣言对经济也产生了影响,很多夜班都不能展开。

也是在这种背景下,轰轰烈烈的反特运动在中央的领导下开展了,从城市到农村,由华北到华南,大批公安人员出动,捣毁特务据点,抓捕破坏份子。

特务份子也不甘束手就擒,或是奋起反击或是逃跑隐蔽,各地出现了一些恐怖惊悚的场面,一时间斗争也瞬间激烈起来。

《一双绣花鞋》的作者晚年坚称:当年,我真的看到绣花鞋自己动了 - 4

《一双绣花鞋》的创作

重庆,山水内陆城市,曾经是国民党派系的大据点,老蒋在这里经营多年,留下了数不清的隐蔽手段,即使是老蒋败走后,他还能远远操控着重庆的局势。

重庆仅仅是特务人员就有数万人,他们在这里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从情报收集到培养训练特务人员都有一套机制,也因此,在反特活动中重庆也是重要的战场,在这里发生了很多大型抓捕活动。

《一双绣花鞋》就是以 1951年重庆著名的“3.13大搜捕”为背景展开描写,极具惊悚悬疑之能事。

《一双绣花鞋》的作者晚年坚称:当年,我真的看到绣花鞋自己动了 - 5

创作者况浩文是重庆公安民警,参与到了3.13之夜的大搜捕活动,以亲历者的口吻,向读者揭秘了种种奇谈怪论。

文章采用的是通俗演义的写作方式,很有代入感。为了完成这一本著作,况浩文向很多搜捕人员请教了亲身见闻,接触到了大量匪夷所思的神秘事情,再加以艺术加工,最终 《一双绣花鞋》面世。

一经发表,《一双绣花鞋》就瞬间火爆起来,但作品的中惊悚恐怖的场景描写以及曲折离奇情节激起了大众的阅读兴趣,因为很多内容都是真实发生有迹可循,大家读来更觉得真实。

《一双绣花鞋》的作者晚年坚称:当年,我真的看到绣花鞋自己动了 - 6

当时受出版的制约,《一双绣花鞋》只能以“手抄本”形式传抄,但也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各大乡镇城市,成为上世纪60年代最受欢迎的“地下手抄本文学”作品。

随着后来思想的开放以及环境的变化,《一双绣花鞋》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如公安干警智勇双全、一心为民被发扬出来,它也随之被解除禁令正式刊行,后来还被拍摄电影展现到大众面前。

《一双绣花鞋》的作者晚年坚称:当年,我真的看到绣花鞋自己动了 - 7

绣花鞋真的动了吗

《一双绣花鞋》为何要叫这个名字?这与创作者的真实经历有关。在“3.13大搜捕”搜捕活动中,况浩文曾亲眼见到一双会动的绣花鞋,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当时况浩文还是新人民警,在3.13大搜捕中负责和同事抓捕11名已经摸清据点的特务。要抓捕的第8个特务是一名女性点化师,宣传的是所谓的“一贯道”,实际上就是拐卖加装神弄鬼。

民警将点化师堵在了屋子里,并直接审讯,负责审讯工作的正是况浩文,其他队友则负责搜查工作。

《一双绣花鞋》的作者晚年坚称:当年,我真的看到绣花鞋自己动了 - 8

据队友晚年回忆,当时他们正在屋后寻找小孩,突然听到镜子被打碎的声音以及况浩文的惊呼声,但是等他们赶过来时屋内只有况浩文和点化师,当时况浩文也还好好的未受到什么伤害,但是手持手枪紧紧盯着镜子的方向。

当他们询问情况的时候,况浩文言之凿凿地说有一双会动的绣花鞋,但几人反复查看了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最后认定是况浩文出现了幻觉,而况浩文自己呢,一直坚信自己真的看到那双绣花鞋自己竟然动了一下!周边也没有其他人。

《一双绣花鞋》的作者晚年坚称:当年,我真的看到绣花鞋自己动了 - 9

不仅如此,当晚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临走的时候点化师的两个女儿向况浩文告别,给了他一个极其瘆人超乎寻常的微笑。

在这以后,况浩文时常向别人说起这一段离奇的经历并且创作了《一双绣花鞋》,很多人都认为他这是幻觉,但况浩文自己一直坚信没有看错,即使到晚年的时候也是深信不疑!

《一双绣花鞋》的作者晚年坚称:当年,我真的看到绣花鞋自己动了 - 10

小结:

况浩文为《一双绣花鞋》呕心沥血,本人也为此深受牵连,在作品面世后他就辞去了公安工作,而且被当地排斥接连几年都没有单位接纳他。

受当时社会风潮的影响,《一双绣花鞋》被列为禁书,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放开解禁,这时况浩文才得以重新出山,在国有企业担任了经理职务,余生也很悠闲从容,在文坛上也添新花,发表了《南岭之鹰》《麒麟花》等等优秀作品。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