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38岁“巨婴”受到打击,吃喝拉撒全靠父母,自称已看破了人生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看破了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
这让我想起来,之前看到过的一个视频。视频里,河北涿州一38岁的“巨婴”名叫小李,长期不出门工作,吃喝拉撒全部依仗父母,每当别人问起便一副无赖样的说:“我都看破了”,但其实表面下掩藏着其他事实真相。说起小李的人生,其实相当的波折。
小李经历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在结婚前夕,因为丈母娘临时要求增加彩礼,两人产生争执,小李愤怒中用刀捅了丈母娘。
婚事因此黄了,人也进监狱待了两年。出狱后,小李重新振作,在北京工地打工,一个月5000元的工资。
没过多久,经人介绍小李再次结婚,但小李的老婆在老家涿州,几经思考小李决定回老家,但工资极低,小李的月收入一下从5000降到了1000。且夫妻俩的感情也急剧恶化,没过多久又离婚了。
彼时,小李的包工头因白血病去世了,小李的工资也没能要回来,只有小学文凭的他一想反正出去也找不到好工作,还要看人脸色,家里还有点地,干脆在家宅着啃老算了。
自此38岁的小李因为受到了打击,自称看破人生,成为了一个吃喝拉撒全靠父母的“巨婴”,但他又不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巨婴”。
因为在和记者的不断交流中,他提起自己想用自家的地挖鱼塘养鱼、养藕。所说即所想,某种程度上小李是想要振作的,但内部情绪不自洽,使他始终不愿意迈出那一步。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状态,除了受出身、家庭、性格等因素影响以外,还和一个人的经历、所处的时代与环境脱离不了关系。小李的心理现状算是典型的经历打击后内心无法自洽、陷入极度消沉,一步步走向“巨婴”的案例。
在这个过程中,对小李造成致命影响的是小李的父母。小李的父母当然是非常爱他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否则不会在看到儿子堕落消沉以后着急上火,联系外界请求援助。
多数中国家长都有的弊病,分不清界限,渴望代替、干涉孩子做决定,在本应该由小李自己处理的问题上,插手过多。
按照阿德勒的说法,一个人之所以会成长为“巨婴”,通常都是因为社会情感受阻。他们在日复一日的成长过程中被长期溺爱,形成了事事被照顾的孩童模式。
由于缺乏主动地探索社会、与社会积极互动,他们很难形成正常的自我认知,成长也就止步于此。
一旦外界环境与状态不符合自己的预期,他们就会将问题归罪于外界。但若在这个过程中,有人能在尊重理解的前提下,给予正确的指导,结果将大为不同。
其实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中有无数“小李”,他们之所以没像小李这么彻底,往往是因为他们没有遭受小李这样的际遇,我们身边的很多成年人,若让他经历一遭小李的经历,最终的状态大概率和小李差不了多少。
除了心理问题,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文化问题。
我们的文化中,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倾向于在孩子成长的早期,为其打造一个彻彻底底的水晶球世界,在哪里只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学习知识技能、树立远大理想。
但却不引导孩子认识真实的社会、人性,把社会的假丑恶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然后突然有一天将其赤裸裸地抛到社会竞争的角斗场上,要求他们表现得像一个经受过长期社会竞争的成年人。
这非常不现实,最终的结果只是家长失望、指责,孩子的心理遭受严重挫伤。
寄生家庭、啃老父母:中国式巨婴们还停留在不能自理的“口欲期”。
口欲期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指的是个体处于一种婴幼儿阶段,生活无法自理,必须依靠父母才能正常生活,无数巨婴虽然已经成年,但是他们的心智还处在婴幼儿阶段,甚至无法脱离父母而独立于社会。
有少数人能够察觉其中的问题,通过自我教育逐步修正、重塑自我,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而大多数人则无法摆脱已然形成的思维行为模式,变得更加堕落。所有的不如意都是社会、世界、他人的问题。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这样描述“巨婴”:他们生活不愿自理,总想找人照顾自己。大家必须统一在某一种思想里,如果思想不一致,就有了裂痕。
我们回到前述案例里思考一下,声称自己“看透了”的小李真的看透了吗?显然并没有,他所谓的看透了,只是他主观意识里认为外界无论如何也无法与自己的内心期望相一致,既然如此,不如破罐破摔。
所以他的出发点是主观,而不是客观。若小李始终不愿意站在客观的视角观察问题,解决问题,那他一生很可能就这样了。
这一现象若扩及到整个社会,后患无穷。因为若你是老师、家长,请不要过多干涉孩子的决定,请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