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贪图享乐,不婚不育,都和中式教育下的“两大坑”有关?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曾有学者通过“2020—2022年,中国人口规模的拐点”一文对20年后的中国人口数据做过统计,如果新生儿出生率保持持续下降的趋势,到了2041年之后,中国人口下降速度将成为最快的国家,2050年之后每年出生人口将下降到300万以下,而死亡人口将达到2500万以上,没有之一,死亡数据将是新出生人口的10倍,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
关于新一代年轻人不婚不育的原因说法无时无刻都处于热议中:有追求自由说,原生家庭说,经济压力说,无论年轻人是哪一种最后都被冠以“放纵自我的一代”称号。
“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抗压能力不行,没有拼搏精神”“是垮掉的一代,没有价值的一代”等偏见成为新一代90后,00后身上背的锅。
频繁的失业,工作的挫折甚至让很多年轻人自己都开始自我怀疑,质疑自己十几年学习生涯的拼搏历程——自己真的是垮掉的一代吗?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在疫情2020年间:测出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7.4%。高中阶段重度抑郁的检出率在10.9%-12.5%。
相当于每十个高中生里就有一个有重度抑郁,先不说身体素质的下降,心理素质这一硬核就早已落后于70后80后。
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心理问题是怎么产生于教育制度并影响当代年轻人的婚育观和事业观的。
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岗位教授温铁军有提到过,教育体制的侧重点依旧就在于本科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取消间接影响了当代年轻人的就业观和婚姻观。就此来看,中式教育下的巨大漏洞,造就了“垮掉”的90后与00后。
职业教育和院校数量近七年来出现连续缩减,因为人们对职业教育一直有很大的歧视,家长老师总是说:考不起学校就只有读中专、技校,因此,人人都想着尽可能地提升学历,完全没有发挥学生个性,扬长避短的优势,分数成为衡量孩子“能力”的唯一标准。
全民素质教育的口号一直在喊,然而,实施难度又非常巨大,根本无法改变现状,这是影响当代年轻人拼搏动力的第一坑,首先是小升初,初升高的学习压力是先后递增的,目前大部分省份普通高中平均录取率在65%左右,且集中在大城市,一些小城市和区域的普高录取率只有55%左右,相对贫困的家庭把未来希望寄托在孩子各科的成绩单上。
等到了大学第二阶段来了,大学阶段是考量学生所谓的“拼搏精神”“自我意志力”的重要阶段”,而这一阶段又受初高中的影响,大学的规划和努力程度直接决定毕业后的“躺平”程度,2021年6月7日,白岩松曾批判当代年轻人工作躺平,自我释放,没有拼搏精神。
年轻人贪图享乐,不婚不育,都和中式教育下的“两大坑”有关?答案显而易见,事实上与其批判结果,不如直接整顿大学生“躺平”现状,原本这一阶段该是学生探索自我的一个重要阶段,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或许还有出路,然而一大批有关学科专业毕业的硕士和博士学历的洗脑,各类习题和工作压力,开始折磨着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们。
或许从小学开始,我们的价值观就已经歪曲了,一切围绕价值和利益图谋一份好的工作,大学热门专业始终以市场为导向。
于是,学生们努力考“金融、计算机”的研究生和博士,除了一些特别好的985.211同时将教育以市场和人格培养作为导向的,为了迎合本科教育大部分后起的高校只是走了一遍初高中的学历过场而已,忽略了大学最后黄金的人格培养阶段。
等到出身社会,第三坑就来了,大部分优质岗位被研究生和博士饱和,普通本科生要么有一技之长,要么就只能拿微乎其微的工资,2022年1076万高校毕业生数量又创新高,不仅是“就业难”同现“招人难”的难题,有这么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想去的岗位去不了,制造业企业想招的技术人才招不来,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缺口很大,失业率的上升,甚至在外卖界和快递界都“卷”了起来,当中有大量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
“工作难,工资太低”的话语时刻围绕在我们耳边,由此躺平现象就出现了,接踵而至的恋爱观,生育观问题开始折磨着身体成熟而心未成熟的年轻人们。
于是有人冠冕堂皇地开始指责:继续拼搏呀,年轻人不就是应该有活力吗?可是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躺平”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是“习得性无助”的群体泛化现象,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意志力的消耗殆尽。
一个失败次数极多且缺乏独立人格的人最容易“躺平”,这种失败主要表现为分数单方面的失败,学历晋升上的失败,又或者是个人情感上的失败,意志力和动力不太一样,引起意志力损耗的有五大因素:努力程度、感知难度、消极情绪、主观疲劳和血糖水平,而动力则来自于人格独立后的目标方向感。
或许两者都没有办法从现有的教育体制中良好的获取,那我们16年的学校生活的意义何在?
二胎三胎政策对新一代的年轻人根本没有任何影响。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教育的恶性循环成为年轻家长们的沉重负担,不但严重影响着年轻父母生育二胎、三胎的信心,甚至让他们产生丁克的想法,影响着年轻父母其余的消费。
由孩子教育问题而牵一发动全身的个人问题、家庭问题、学校问题和社会问题等,逐渐演变成了现有的一系列人口与社会问题。
因此,只有教育体制的改变,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救新一代年轻人,当代年轻人的焦虑和恐惧其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埋下了种子,雪崩时没有哪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个人心理问题终究构成群体心理问题,一定是某个问题埋藏了数十年之久才会逐渐暴露。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三大要素:自身的努力,好的环境,好的老师。
三者缺一不可,或许,当代年轻人已经做到了第一点,剩余的则需要制度和大环境的依靠帮助他们更上一层楼,而不是成为阻碍他们人格完善路上的绊脚石。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