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别称是什么 上元节还是下元节
元宵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被称为元宵节。不过这天其实还有很多别的称呼,例如上元节、天官节、春灯节等。现代是把假期放在了春节,元宵并不放假,但在古代,元宵节是一个非常盛大的日子,各种活动非常丰富。有一个问题困扰了大部分朋友很久,就是元宵和汤圆究竟是不是一个东西呢?有关它们的区别下面就来看看吧。
1、元宵节的别称
元宵节的别称是上元节。
在古代,起始的时间,均称为“元”如正月初一为“元日”,夜晚则称之为宵,正月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谐音于“圆”,故称为“元宵”。再者,根据道教“三元”之说,又称之为“上元节”、“元节”、“元夜”、“灯节”、“火把节”。
2、元宵节由来
①起源于民间。
因为农历的十五,是农历年的第一个十五,是月亮在新的一年中,第一次最圆的日子,所以在民间形成了”开灯祈福“的古俗。现在在中国的广大农村还盛行着“三十里的火、十五的灯”的说法。一般都会在正月十四日开始试灯,十五的夜为正灯。在民间,无论平时怎么节约,十五的这天在每间房子里面都会点亮各式各样的灯。并开展各种祈福活动,以示庆贺。希望全年团团圆圆,幸福快乐。
②起源于佛教。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对元宵节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汉明帝时期,汉明帝为了推动佛法,在全国下令,正月十五要在宫内与寺院里“燃灯礼佛”,后来随着佛教文化的兴起,道教文化的加入,在全国逐渐形成了“元宵节”的习俗。自唐代开始,正月十五日,“元宵张灯”属法定之事。形成了中国及海外华人最重要的节日。
③纪念“平吕”之功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为了纪念“平吕”功绩而特别设定的节日。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称汉惠帝。但在汉惠帝死后,吕氏独揽朝政,将刘家的天下变为了吕家的天下。这件事传到了齐王刘襄处,为保刘氏江山,决心起兵讨伐吕家,随后在开国老臣周勃、陈平的帮助下,正月十五日,设计解除了吕禄的兵权等,史上简称“储吕之乱”。汉文帝为了纪念平定“诸吕之乱”,将正月十五日定为与民同乐日,要求京城的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要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于是,正月十五日,就成了普天同庆的“元宵节”。
3、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不少人认为元宵和汤圆是一个东西,只是南北叫法不同,俗话说,北滚“元宵”,南包“汤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元宵和汤圆有很大的区别。
元宵和汤圆的食材都是用糯米或生粉做成的,所谓的生粉是用糯米浸泡后湿磨成的粉,吃起来软糯劲道,但是,两者的做法大不同。
在民间元宵是元宵节祭拜的供品,也是食用的一种点心,靠滚动形成的一种美食。南方人流行吃汤圆,传统节元宵节和冬至南方人要吃汤圆,团团圆圆,和气生财,用糯米和成面团,放上黑芝麻馅用手包裹成圆球,再裹上一层干糯米粉。
相对于元宵,汤圆制作使用糯米粉面团,含水较多,表面比较平滑,外观形状一致,口感也较为细腻,在制作时,还可以在糯米团里加动物油一起揉制,让粉团的质地更够更加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