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古传新编织美好生活 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这些小小的编织篮是不是勾起了您童年的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样的编织篮已经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然而,就是这样承载着童年生活记忆的编织篮,最近又在浙江海宁,通过编织篮手艺人马永祥和他孙媳的双手火热了起来。
祖孙搭档 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夜幕降临,在海宁黄湾镇宽塘集市一个极不起眼的一个小角落里,记者见到了马永祥。没有大嗓门的吆喝,老人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不过这些漂亮的编织包很快就吸引来了顾客。
顾客们眼中爱不释手的编织包都是马永祥自己编的。马永祥年轻时做过裁缝,手上的细致活儿很有些功底。闲暇的时候,他喜欢给家里编些菜篮子,或者收纳筐。编织的图案各不相同,使用的材料不过是些废弃物。
没想到,这些用水泥砖包装带编成的菜篮子,在孙媳妇张亚茹看来却是难得的手工艺术作品。
张亚茹毕业于美术专业,对色彩和图案都有着敏锐的鉴赏力。在她看来,爷爷做的这些收纳筐、菜篮子只需稍加改动,就能脱颖而出,而且绝不输时尚大牌。于是,张亚茹提议,换掉捆水泥砖的包装带,改用细腻光滑的编织材料,由她负责创意设计,马永祥则负责手工编织,孙媳妇要让爷爷的老手艺焕发新光彩。
小小编织篮 从传承走向创新
就这样,祖孙俩联手买来了各色的编织材料,孙媳妇张亚茹画出设计方案,马永祥开始新的编织。但一上手,马永祥就发现,要编出孙媳妇设计的这些图案,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马永祥拿着这些五颜六色的编织条编了拆、拆了再编,有时候,一坐几个小时也编不出孙媳妇设计的图案来。但老人就是有着一股韧劲儿,他测算编织条与设计图的比例关系,反复尝试编织纹理走向,把困难一步一步分解、一项一项克服。
就这样一次次的尝试,孙媳妇的设计终于在马永祥的手中编成了。
马永祥带着自己编织的作品到集市上销售不是为了挣钱,就是想看看有没有人喜欢。没想到短短两天的时间,200多个编织篮就销售一空,还有不少人要求加微信做定制款。
如今,编织成了马永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更喜欢挑战没有编过的图案和款式,“学无止境”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小小编织篮 承古传新编织美好生活
编织篮受到欢迎后,热心的马永祥还作为老师登上社区讲台,向居民们传授编织篮的制作方法。马永祥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编织技巧,给大家的文化生活增添一份乐趣。
如今,爷孙俩又有了新的打算,计划将教学拓展至网络平台,开设在线编织篮课程,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一个个小小的编织篮,装载着儿时的美好记忆,也装载着祖辈的传统手工技艺,更装载和丰富着我们新时代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