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12.7°C-15.7°C
澳元 : 人民币=4.83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冲锋衣“冲疯了” 部分户外装备价格高涨,背后推手究竟是谁?

5天前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近年来,在户外运动的热潮下,部分户外装备由于出货量少等原因,价格被炒到原价的数倍,甚至成了“社交货币”。户外装备的价格为什么会越来越高?背后的推手又是谁?

户外装备热度高

几年前的装备二级市场价格竟翻倍

在社交平台搜索“冲锋衣品牌怎么选”,用户可以看到很多相关文章,有谈体验的,也有对比评测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何雨晨最初就是被这些文章吸引,但发现喜欢的单品买不到货,只能去二级市场加价购买。

何雨晨说,刚接触户外运动时,自己根据广告和推荐,买了一些所谓“网红”装备。“结果发现有些装备并不适合实际需求,而且价格还不便宜。后来当真正想要升级装备时,却发现热门款式要么缺货,要么价格被炒得离谱。”

越野跑爱好者戴先生说,此前他在卖装备的时候才发现,二手户外单品居然可以以原价甚至高于原价卖出去。“我们两三年前买的一些冲锋衣、羽绒服,再卖出去反而比当年买入价格还翻个两三倍。”

《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2022年,中国户外用品行业市场规模为1971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到2400亿元。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近一年来,户外装备的销售势头非常强劲,不同价位的户外装备品牌都不缺客源。户外装备的高热度也让某些品牌的一些产品在二级市场甚至出现几倍的溢价。例如今年年初,某专业户外品牌推出龙年限定款冲锋衣,在二级市场上一度需在原价基础上加价几千元才能买到。

那么,这些户外装备价格高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品牌方控制货量

打造稀有热门款式

就职于某高端户外运动品牌的赵先生表示,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追捧,品牌方会借此控制货量,打造出稀有热门款式。

赵先生介绍,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整体销售量呈上行态势。冬天算旺季,夏天算淡季,但现在夏天也卖得较好。“物以稀为贵,其实需求量并不很多,如果放出来得多,人家都有了,就不会再买。热门款补货会相对较少,门店销售一个人也就能分到一件。”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的负责人周先生看来,炒作爆款一般是品牌方控制产量,通过话题制造舆论,从而提升品牌的价值认同感。“比如这件衣服的产能是一万件,但就生产一千件,造成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货少再加上各类博主的种草帖铺天盖地发,需求量就起来了,但你买不到。”

黄牛和代购借机炒作

有不少消费者在线下排队购买一些热门户外单品时,遇到过黄牛和代购。

赵先生说,一些产品由于在二级市场上存在差价,都会成为代购和黄牛的目标。“他们炒作比如一两千元的鞋,40码到44码这个区间他们都会要。有时候他们不到现场扫货,一般先加导购微信,后续去扫货,之后给地址。”

周先生表示,一旦一个产品火起来,黄牛和代购看到有利可图,就会蜂拥而至。“现在炒户外装备跟以前炒球鞋是一样的。黄牛把货吃进,把价格抬高慢慢放货,造成一个虚假的供需关系不平衡,但实际上是有货的,只是黄牛在中间故意没把货量放出来,之后把价格抬高去卖。”

周先生说,价格高还买不到的另一种可能是,品牌方也没想到某款产品会成为爆款。“货量有,也没有黄牛炒作,但就因为某个爆发点火了。品牌方的生产计划一般提前两个季度,甚至提前一年,这件衣服本身产量大,但因为市场需求突然变大,价格就上去了。”

社交平台推波助澜 投放流量

作为品牌方必争之地的社交媒体平台,暗中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多年从事户外品牌营销服务的杨先生表示,现在的品牌方会更加注重投放领域达人,以此提高流量。“某品牌这一季想主推某个款,就会疯狂去投那一款的相关流量。同时有些品牌是为了‘饥饿营销’,经销商一开始订货量没有那么高,但为了造势又去疯狂推这一款,利用‘信息茧房’,让你看到他们想让你看到的东西。”

杨先生建议消费者,不同的户外装备具备不同的功能性,在种草某款产品时,先问问自己“不买它行不行”。“圈里真正会玩的人去爬山,没有穿冲锋衣的,因为它会闷、不舒服。大家买户外装备已经脱离了户外的实际需求,所以才给这些黄牛、品牌方提供了炒作的空间。”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