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7日 29.5°C-36.1°C
澳元 : 人民币=4.57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FT:“与病毒共存”的争论要避免情绪化(图)

2021-08-13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1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在民间舆论场,“是否与病毒共存”成了一个既不需要科学,也不考虑各方利益的情绪议题,这当然是一个最糟糕的局面。

德尔塔毒株来势汹汹,在三周内迅速蔓延至17个省市,以为已经安度新冠疫情的中国人再次直面病毒,争议随之而起。

7月31日,张文宏称这次疫情是一次“压力测试”,并提到“我们曾经过的还不是最艰难的,更加难的是需要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智慧”。除了张文宏,感染科医生、原上海长征医院副院长缪晓辉,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也发表过类似观点。不过,很多人却反对这个观点,甚至将之上升到崇洋媚外的高度。由此,在网上爆发出激烈的争论。

网友的逻辑很简单:我们可以清零,为什么要选择共存?这个反问就像“有肉丸子,为何要去吃野菜?”但显然,清零与共存,眼前的肉丸子与野菜的选择,背后有着各种权衡。

一、当下与将来

首先,何为“与病毒共存”,其实并无清晰定义。显然,并不是如今的发现一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大规模核酸、最终扑灭。但也不是毫无防备,坐等医疗挤兑、坐视死亡率高企。所谓与病毒共存,是指假设未来没有压制住,更大程度的扩散开了之后,确诊、隔离、治疗、流调等工作仍然要进行,但在医疗不出现挤兑的情况下,不停顿大部分经济生活,甚至连直接影响到日常生活的餐饮、娱乐行业,也保持运营。

所以,张文宏所说的“与病毒共存”,并不是对当下状况的建议,不是说要撤掉现在的核酸检查、隔离、健康监测等措施,直接跳到“与病毒共存”的状态,而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某种状态,提出的展望式的建议。

正因为“与病毒共存”是展望式的,所以会造成当下选择与未来选择的矛盾。

中国社会的舆论,并不能很好的展现不同群体以及他们短期与长期的利益,从而提升公共讨论的理性程度。对一个餐饮店老板来说,假设几个月后的强力清零政策,很可能意味着他会破产。但他现在上微博,也会不假思索的说:为什么不清零,崇洋媚外——虽然当他真的面对强力清零政策后,他的想法会改变。

二、安全与生活

“与病毒共存”,并不是一个好的提法。

对某件事物的不同角度描述,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看法。被问到“要不要与病毒共存?”这个问题,没人会回答要。因为这个提问没有涉及成本、没有提及代价,那么自然没人愿意去承担风险。直接选最好的就可以了,只要肉丸子,当然不选野菜。

所以这个提问的方法本身就错了,换个更具体的问法,人们答案或许就不一样了。

比如,某一线城市,全市每天确诊300,其中200无症状,80轻症,15重症,5人死亡的情况下,要不要全市都再回到2020年春节后那样的足不出户的生活,并且由于德尔塔毒株传播更强,可能这种封城生活要维持更长时间。

面对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说,不要。还是用疫苗、追踪、隔离少数、核酸检查、行程码,尽量维持正常生活——哪怕这段时间,每天的确诊都在300-500人。

这就是“与病毒共存”。所以如何提问本身就会强烈的影响结果。

三、阶层偏差

每个人面对同样的政策,收益风险都是不一样的。

一个有稳定退休金,不怎么出门,每天可以在自家院子锻炼的老人,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但对封城的经济后果基本无感,自然会赞同强力的清零政策。

中产、白领,特别是背靠大公司、国企、事业单位的上中产,有收入刚性,停止上班一两个月,收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反而想着可以在家摸鱼了,所以自然赞同更强力的封禁。

但还另一些人。对一个在热恋中的年轻人来说,他喜欢玩,他觉得自己可以承受1%的感染率,也就是万分之一的重症率,去换取日常生活。

大量的小微民企,资金链紧绷,至于一些人,更是手停口停,他们对经济停顿更为敏感。对一个贷款开餐馆的30岁的年轻人来说,他打了疫苗,重症可能性小,情愿承担一年内10%的感染概率,千分之一的重症概率,去面对不封闭餐饮业堂食与外面的政策。

不要觉得这些人不理性,恰好相反,他们才是人类真实的理性。

人都会觉得自己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但这从来都是幻觉,比如抽烟、喝酒、超速、开车带孩子的时候不使用儿童安全座椅、骑电瓶车、买低配的车。

2018年杭州全年涉及电动自行车的道路交通事故1200余起,造成250人死亡。杭州总人口1000万。2009、2010年两年间,上海电动车事故死亡人数600多人,伤10万人。

当然,与车祸不同,病毒会扩散。但病毒的扩散仍然是概率问题、程度问题,本质上仍然是相同的。所以一定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去具体的应对不同程度的疫情风险,采取程度对应的措施。

但是,疫情政策的受益与受损群体的声音大小并不一样。虽然社交媒体众声喧嚣,但地域、阶层的系统性遮蔽是存在的。很多地域、阶层的声音很微弱,就像河南农村洪涝的重建才刚刚开始,但随着郑州恢复,农村、遇难者家属都消失在舆论之中。同样的,对经济停顿有更大承受能力的中产,在社交媒体上的声音更大。

四、政策逻辑

现在不是春节,“强封禁政策”所需要承担的压力和后果,是截然不同的。

2020年时,春节前媒体开始报道疫情,中国人在不安中度过了一个春节,之后休假延长到大年十五。某种程度上,继续保持较大的封禁程度,是一种顺应大势的,对现状改变最小,实时挑战最小的选择——是对已经停顿的车,延迟踩油门、然后轻踩油门。

但在未来几个月,假设德尔塔毒株再次散播开了之后,实行强力的清零政策,就是对正在运行的经济的一个紧急刹车。这带来的加速度感觉,或者说冲击、挑战、责任,与2020年春节后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国人虽然纪律性更强,更服从,但人性都是相通的,因时因地因事而变化。中国人对疫情的恐惧的阈值提高了,管理难度也会上升。

一家KTV关闭三个月,收入停了,但房租、工资的轮子不会停,资金链断掉后,这家KTV在疫情之后,也不可能立马复活。整个经济也是如此。

而且,春节封城时,很多人都在老家,几个月后再次封城,所有外地人都不能离开。工作没了,县城的房子也断供了,但房租还要交,10个农民工住在8平方的小房子里,小区封闭了,一天一家只能出去两次。除了农民工,还有打工者、大学生都聚集在城市中,失业、无课可上,封闭在狭小空间。这些都会带来更大的经济、社会挑战。

五、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性是,巨大的挑战会迫使政策渐进式的走向“共存”。

中国本土是可以清零,但长期闭锁、独善其身,仍然会面临不断的外来输入,中国不但有巨大的外贸,还有漫长的边境线。这就意味着反复的、长时间的清零状态,付出巨大的、不成比例的经济代价。

与此同时,人类对新冠病毒更多的认识,给了政策更大的容忍空间。随着疫苗的出现,治疗方案的改善,重症率、死亡率已经大幅下降。那么政策的空间就会更大。实际上在春节之后,复产复工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中国的防疫抗疫政策从来都不是不顾一切的清零。当然,“与病毒共存”,并不仅仅是放松、容忍,还包括批准更高效的疫苗等一系列政策。疫苗十来个百分点的差别,就会被放大,变得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与病毒共存”与其说是一系列政策的纲领性源头,不如说依靠一系列政策的改变,才能撑开空间。

当然,应该看到的是,新冠病毒的致死率仍然在流感的10倍,而且,不具有季节性全年都可爆发。那么另一种可能是,正如上面所述,当民众在各种因素下,情绪化的要求清零,而强力清零的挑战与责任又如此之大时,防疫政策会被下放到各个层级,逐层加码。

各个地区并不会为大的经济目标负责,但爆发的责任却是更实际的、迫在眉睫的,那么必然采取更激进的大规模核酸、大区域封禁,甚至全城封禁的清零方式。形成示范效应之后,会被其他地区效仿。

六、避免情绪议题

与病毒共存,不仅仅是一种宏观的政策,某种程度上,也是各层级的工作思路,它会在各种生活细节中体现出来。比如,高风险是像上海那样精确到街道,以最大程度维持正常的经济、生活,还是像有些地方,只要行程码带星号,也就是所经过的城市有高风险区,就拒不接待。这些都涉及到了长期中,我们付出何等的经济代价,不便程度,去实现何种程度的防疫目标。

是否与病毒共存,其实不是一个科学话题,精确的说,它是基于科学的数据、预测,然后,权衡各方利益权衡的公共议题。

制定政策的基础是病毒的传染力、致病性、致死性,这些属于医学。政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这属于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的范围。而政策的收益与成本,如何分担,则是一个公共议题。所以采取哪种政策,是多方面因素,多学科结论,最后通过公共选择形成的。

毋庸讳言,中国民间舆论前一段对欧美的嘲笑,影响到了后续民间态度。在民间舆论场,“是否与病毒共存”成了一个,既不需要科学,也不考虑各方利益的态度议题、情绪议题,这当然是一个最糟糕的局面。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
平凡荣耀
平凡荣耀 2021-08-13 回复
居然看完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