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5日 27.3°C-32.3°C
澳元 : 人民币=4.57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上海分批封城的背后,一座城市的抗疫探索(组图)

2022-03-30 来源: 丁香医生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在经历了连续 5 天单日感染超千例后,上海再次升级了防疫管控的政策。

3 月 27 日晚,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通告,将按照压茬推进的原则,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封控和核酸筛查。

压茬,是个北方农业用词,简单说就是一茬接一茬种庄稼,不让这块地闲下来。

第一批,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先行实施封控,开展核酸筛查,4 月 1 日 5 时解封。同时,浦西地区重点区域继续实施封控管理。

第二批,4 月 1 日 3 时起,浦西地区实施封控,开展核酸筛查,4 月 5 日 3 时解封。

疫情持续了 1 个月的上海在严峻的形势下,最终以半城半城分区域的形式按下了暂停键。被全国人民关注的上海抗疫靴子落地。

精准防控的上海模式

这次为什么不灵了?

上海,是抗疫典范城市,「精准防控」「网格化管理」,用最小的代价遏制了之前几次局部疫情的传播,达到了抗疫与维系经济运行的平衡。这是很多城市做不到的。

上海分批封城的背后,一座城市的抗疫探索(组图) - 1
迪士尼烟火下的核酸检测,是上海抗疫高光时刻 图片来源: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

本轮疫情,上海跟另外一个特大城市深圳有很多相似之处,面临的主要压力同样来自于香港的输入,但采取的防控不同,呈现了不一样的发展变化。

上海分批封城的背后,一座城市的抗疫探索(组图) - 2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两个相似的城市,接近的疫情起始水平,跑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曲线。到 3 月 28 日,上海日新增感染者已经是深圳的 500 倍。

上海分批封城的背后,一座城市的抗疫探索(组图) - 3
封控期间上门查验的深圳社区人员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上海除了本地感染者众多,还有疫情外溢。全国多地出现了与上海相关的病例,加上诸如护士因为医院停诊延误治疗去世等悲剧,让很多人近来对上海抗疫颇有微词。

再到现在终于开启半城封控,「抗疫优等生」不优等了?

为什么彼时的精准防控、网格化细致管理有效,今天却没能控制住疫情蔓延呢?

因为病毒对手有了进化,原来的做法很难打赢今天的仗。

本轮疫情面对的主要对手已经是全球主流的奥密克戎 BA.2 进化毒株。BA.2 是已知的最强传染性病毒之一。

一种病毒的内在传染性强弱,我们用 R0 指标来衡量,也就是在人群都没有免疫、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一个感染者能传染给几个人。R0 越高,传染性越强。

BA.2 还是新病毒株,具体 R0 是多少还需要时间去测算。从目前估测的数据看,已经是顶级水平。WHO 的前传染病专家测算是 12,上海的测算是 9.5,都远高于新冠原始毒株和之前主流的德尔塔毒株,比普通奥密克戎也高了不少。

如果毫无防护,一个感染者能轻易感染到差不多 10 个人。

除了极强的传染性,BA.2 的潜伏期比之前的新冠原始毒株和变异体都短。

新冠原始毒株的潜伏期大概 5.1 天,德尔塔 4.4 天,普通奥密克戎是 3.0~4.2 天。

极强的传染性和极短的潜伏期,都不利于人类通过核酸检测找到病毒。不能控制传染源,也就难以遏制传播。

潜伏期越短,核酸检测的难度就越大,在极端情况下,当感染者拿到阳性结果时,病毒已经出现扩散了。而且会因为传染性强,扩散给更多人。

当防护手段施展不能比病毒更快速时,失控也就难免。

上海分批封城的背后,一座城市的抗疫探索(组图) - 4
上海这家奶茶店曾被戏称最小风险区 图片来源:央广网

设定很小的风险区也是上海经验,因为对生活影响很小而被称赞。但这么设定起效的前提是病毒扩散速度慢,能及时被封锁在一家小奶茶店里。

现在,行不通了。

为什么上海无症状感染者众多?

关注疫情数据的朋友们可能发现了,上海本轮疫情还有一个特点:无症状感染特别多。

过去有几天,无症状感染者可以占到 99.7%。

无症状感染者是新冠疫情中的中国特有诊断。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中,无症状感染者是这么定义的: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 CT 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无症状感染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些人感染了新冠病毒的确完全不会出现症状,但也有些人只是在检测时处于症状前期,过几天症状还是要出现的。

无症状感染者同样也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同样也有传播风险。

无症状感染者众多,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

1. 病毒本身变化。

BA.2 在有更强传染性、更短潜伏期的同时,致病力也在下降,感染后永远无症状的可能性增加。再加上疫苗接种的普及,感染 BA.2 的人比之前感染原始毒株、德尔塔的时候更容易成为无症状感染者。

2. 检测能力更强。

越好的检测能力,越能未雨绸缪找到那些刚刚感染了病毒的人,越有更多的症状前期者。随着疫情的进展,核酸检测覆盖更全面,无症状感染者自然也会增多。

上海分批封城的背后,一座城市的抗疫探索(组图) - 5
吉林省目前的无症状感染比例也增高了 图片来源:吉林省卫健委

3. 主观判断有差异。

症状的判断不像指标那么明确,怎么才算是有临床表现,医生的问诊引导很关键;怎么样算是 CT 有特征变化,也可以被人为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医生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诊断,影响了感染者到底被分到确诊还是无症状感染。

疫情初期,设立无症状感染者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以把重点精力放在传播性更强的确诊者那里。但是在病毒毒力减弱、疫苗也逐渐普及的今天,还在使用这么一个被人为因素影响的判断,可能让大众混淆甚至放松警惕。

应该考虑适当调整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判断和管理了。

上海疫情预测:

未来几天达到高峰

我们不会马上看到半城封控后的感染病例数量下降,反而很有可能在未来几天逐渐达到高峰。

对比深圳看看。深圳用了一个星期的「暂停」,换取了疫情控制,社会面动态清零。上海恐怕不会那么快。

全面防控是控制疫情的主要手段,肯定会在一定时间后见到效果。上海本次的半城封控也采用了相当严格的措施。封控区域内,住宅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所有人员足不出户,人员和车辆只进不出;暂停公交、地铁、轮渡、出租汽车、网约车运行;所有企业实施封闭生产或居家办公。

但封控的时机明显晚于深圳,之前做的准备也少于深圳的封控前阶段。

上海长时间追求的是小代价慢慢筛,实在顶不住压力才开始进行封控,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社区传播控制时间。也就不会像深圳那样快速控制住高峰。

我们将看到上海的每日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继续在高位一段时间,直到多数感染者被找到进入隔离监控。

很可能,本波上海疫情要持续到 4 月底、5 月初了。

上海模式的经验与教训

上海过去一个月的抗疫失败了吗?

如果看现在的感染人数、不得不加码的封控措施,上海的抗疫探索确实不成功。

决策者肯定知道提早封控更有利于拿到好的数字结果,但同时也希望能以上海始,探索出一条更适合今天的抗疫道路。面对已经变化的病毒,还是之前的路线,那就只能是原地踏步,反而带来次生危害,并非科学抗疫。

上海,进行了一次艰难的尝试,想要找到尽量无疏漏和最小生活代价的平衡点。这次努力尝试,无论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经验和教训都是属于全中国的。

这一个月,上海告诉我们,如果病毒继续保持这样的传染性和毒力,需要这么做才能实现最小代价、最低社会成本打赢防疫仗。

1. 更迅速识别疫情

上海分批封城的背后,一座城市的抗疫探索(组图) - 6
上海首批抗原自测试剂盒开售 数据来源:新民晚报

当病毒在一个地区悄无声息快速传播时,需要开展更简便的快速检测配合准确核酸检测,更快发现疫情传播变化,更迅速作出反应。

2. 医疗资源精准合理分配

上海有着国内数一数二丰富的医疗资源,但过去的一个月,我们看到了很多医疗资源的不够用。在出现大量无症状、轻症感染者时,封闭医院、抽调大量医务人员处理他们可能是不必要的。这样会影响正常医疗需求,带来医疗挤兑的次生伤害。

按照国内新版的新冠肺炎治疗指南要求,把新冠肺炎轻症、无症状管理者在院外集中隔离管理,是针对当前病毒特点的有效措施。

同时应该完善医疗分级体系。如果有更多家庭医生成为大医院与患者之间的缓冲,更快更准确地分级转诊严重的疾病情况到大医院去,也不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上海分批封城的背后,一座城市的抗疫探索(组图) - 7
图片来源:丁香园微信公众号留言

3. 控制减缓病毒传播速度

BA.2 有着极高的 R0,能传染更多的人。但经过一些干预,比如普遍接种新冠疫苗,让感染减少,就能延缓阻断这种快速传播。

中国目前的接种率已经很高,老年人接种不足、疫苗技术待提高的情况也可以后续推进解决。

任何一种防疫方式都是有代价的,区别只在于这个代价是什么,我们如何科学地减少代价。

感谢驰援上海的各地医疗、民生支持力量。上海加油!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曹林马国毕
曹林马国毕 2022-03-30 回复
探你老母索
清享太平猴魁
清享太平猴魁 2022-03-30 回复
不过探索也是没错的 病毒传染性只会越来越强 以后特大城市有疫情不可能只有封城一条路吧 国家经济也耽误不起
留炎霏雨
留炎霏雨 2022-03-30 回复
所有的探索都必须以全盘考量为前提,不仅仅包括病毒特点、医疗资源、社会经济,也包括基层人员执行度、民众配合度等各方面因素。显然很多问题都没有被考虑到。
LiangCarmen
LiangCarmen 2022-03-30 回复
“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基于最近上海疫情下的种种混乱,我只能想到这个。
无敌3水姐
无敌3水姐 2022-03-30 回复
病毒也许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是通过这次探索,我们是不是可以统计一下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以及发展为重症的比例等等,来判断究竟是病毒本身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还是合并基础疾病时,或者人体某些特殊状态下,才会发生不好的变化,有些客观规律,可能形势不允许我们一下子去接受,但是我们必须慢慢去接受。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