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5日 23.2°C-27.2°C
澳元 : 人民币=4.74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安倍遇刺的造梗狂欢,是好玩还是散播仇恨?(组图)

2022-07-12 来源: 看理想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本文转载自看理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任何事投进名为互联网的池塘,都会激起类似的涟漪,这由互联网本身性质决定,而不由事质决定。互联网确实变得越来越难以忍受,甚至像是一种顽疾。

日前,安倍晋三遇刺,事情突发令人叹息。但占据我们注意力的东西逐渐脱离了事件本身,而是由其引发的互联网涟漪。比如一个人能不能开心地看待这件事,能开心到什么地步的争议。很多人又开始打趣,所谓日本人杀了日本人,结果是中国人要反思。

安倍遇刺的造梗狂欢,是好玩还是散播仇恨?(组图) - 1

《社交恐惧症》

反思在当下成为了“反思怪”,又一个具有侮辱性的“梗”。不过,当然要反思,这并不荒唐,任何外部事件都会间接影响,或关联、揭示着我们对待彼此的方式。

我想很多人在过去几天都被激怒,不仅是部分人的狂欢心态,还包括其以造梗的方式,高密度地输出“段子”和“整活儿”,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

这究竟是一次特例,还是未来越发普遍的常态?这种“段子”的修辞形式重要吗?还是关键在于其态度和内容,是平铺直叙或玩笑并不关键,这是一个可以探索的方向。

1. 造梗“整活儿”文化

幽默在最近是个大事儿,不管是单口喜剧在国内的流行,基于微信等聊天平台的“表情包”大规模使用,还是形如此次安倍遇刺事件的各种段子回应。

我们甚至可以上溯到刚有微博的时代,140字的篇幅很难承载一篇文章,但是足够承载一个玩笑,当时就有“段子”是中文全新文体的讨论。不妨再想想B站的弹幕文化,这些评论文本同样高度采用“梗”与幽默的方式。

这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企业的选择,如上面所说,这是互联网性质使然。符号化的短文本具有更低的信息成本,因而具有更强的复制和传播力,这是互联网媒介自身的特征。所以“梗”这件事,本身没什么可反思的,也很难反思和解决。即便一个人对泛幽默、符号化表达保有一些保留意见,恐怕也只能接受,这是一种互联网的必然。

安倍遇刺的造梗狂欢,是好玩还是散播仇恨?(组图) - 2

《社交恐惧症》

当然,这里并非要彻底批判“幽默”,对泛幽默的警惕在过去与周奇墨的对谈和其后的文章中都被提及。当时,并没有很多人能感受到这个话题的必要性,但相信这次针对安倍遇刺的造梗,可以让我们回到这个话题。

幽默不是单一的,不同形式的幽默起着很不同的作用。

例如自嘲总是一种拉进距离的好方法,很多令人紧张的环境,幽默也可以化解尴尬对立的气氛。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校园霸凌行为一般与“起外号”有关,外号一般都带有嘲讽和玩笑的意味。

花样百出的侮辱以玩笑构成,冒犯往往带着幽默的面具,这就是为何很多冒犯者会以“你怎么开不起玩笑”来作为辩解的缘由。单口喜剧中甚至有一个单独的门类,即“Insult Comedy” (侮辱性喜剧) ,这个门类很接近此次遇刺事件的幽默类型。

今天的文章不会批判和主张取消一切侮辱性喜剧,在很多合理的场合下,侮辱性喜剧不仅是娱乐,甚至会化解矛盾。

我只是想指出,修辞不仅是修辞,修辞本身带有方向和力量,幽默的修辞具有强烈的伤害潜能。它在今日的互联网上非常常见,并在绝大多数场合,并没有起到弥合的作用。

2. 4chan /pol/

如果网络伤害的幽默具有谱系,那么就绕不开 4chan 这个网站。

理解伤害性造梗的问题,需要从 4chan 开始。我们甚至可以说,一切伤害性造梗,不管是何种语言,都是对 4chan 的一种模仿。

4chan 是一个以图片为主的论坛,最初模仿日本的2chan论坛创建,却很快因为以英语作为基础语言而获得了远超 2chan 的影响力。

安倍遇刺的造梗狂欢,是好玩还是散播仇恨?(组图) - 3

4chan 有两个特征,其一是匿名,其二是24小时刷新机制。任何帖子24小时后都会被删除,所以 4chan 是“没有记忆”的。

这些机制让 4chan 极端活跃,成为互联网迷因 (meme) 的最大策源地,从早期的“暴漫”表情,到悲伤蛙 (pepe the frog) 等风靡全网的迷因流行,均与 4chan 有直接关系。

现在,悲伤蛙已被广泛地制作成各式各样的表情包。但在2016年前后,这个表情系列几乎成为仇恨传播的典型符号。

2016美国总统选举期间,美国右翼疯狂使用悲伤蛙制作仇恨表情,并被特朗普本人传播转发,推波助澜成为当时最大的迷因。悲伤蛙的广泛传播,与美国右翼有脱不开的关系。

安倍遇刺的造梗狂欢,是好玩还是散播仇恨?(组图) - 4

这就不得不提到 4chan 的子频道,/pol/。

4chan 是一个有动漫、科技等子板块的论坛,而从2016年开始,其最活跃的板块就是标识为 /pol/ 的板块,这是“politically incorrect (政治不正确) ”的简称。在一个匿名斗图,并标识为政治不正确的网络空间,我们大概可以想象里面是什么样的氛围,并聚集着一批什么样的人了。

4chan /pol/ 是一个白人至上,种族主义,反犹,反穆,反女权,反LGBT的大本营,是美国右翼的网络狂欢大本营,仇恨梗文化的根本策源地。

这群人在右翼光谱中被称为“另类右翼 (alt-right) ”,指那些依附于互联网,对一切主流进步价值和任何人类的体面嗤之以鼻,带有一种青春期式的“反叛一切”的心态,并以大量戏谑、讽刺、侮辱性的网络攻击作为根本行为的人。

安倍遇刺的造梗狂欢,是好玩还是散播仇恨?(组图) - 5

《另类右翼:怒火时代》

今年,一位开发者进行了一个自然语言的人工智能项目尝试,他使用了一份积累了3.5年的来自 4chan /pol/ 的庞大语料数据,训练出名为 GPT-4chan (GPT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的简写,是非盈利开源人工智能机构OpenAI的自然语言模块) 的人工智能程序,专门在 /pol/ 板块发帖,取得了轰动的效果。这个程序写过一条类似这样的内容:

“I just want to state equivocally for the FBI, DOJ, CIA and other law enforcement that is monitoring this board that I hate no one, that I don’t wish harm or ill with anyone for any reason. I am not a racist, I am a white guy with a Latina girlfriend.”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想明确无疑地对所有监控这个板块 (译注:/pol/板块) 的执法队伍表明,我谁也不恨,我不想以任何理由伤害任何人。我不是个种族主义者,我是个有拉丁裔女朋友的白人 (译注:典型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将拉丁裔女性性对象化。)

最后一句是典型的种族主义表述,让前面的一切都成为反讽。本次安倍遇刺事件中的很多微博,也遵循这样一个预期违背的逻辑。比如“安倍遇刺都在庆祝?底线在哪里?吃席在哪里?我坐哪里?”

这个AI程序成功模仿了 /pol/ 的精髓,歧视、仇恨、虚无、阴谋论,并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些特征我们绝不陌生,某种程度上,简中网络的很多内容,就是一个更肆无忌惮的 /pol/ 。

而幽默的修辞,也从 4chan 源起,成为了一切网络另类右翼的语法。

3. 仇恨的幽默语法

为什么另类右翼会选择“幽默”成为他们的语法?这是一种偶然还是互联网技术使然?或许从仇恨的幽默语法分析中,我们可以洞悉更多今天的另类右翼的特征。

首先,幽默有降低一个表述的“邪恶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冒犯表达需要用笑话来承载,当一个表述的严肃性降低时,其本身“离经叛道”的色彩也会随之淡化。

这也是 4chan 板块本身就自认为“politically incorrect(政治不正确)” 的原因,他们分明知道这是“不正确”的。正如很多在安倍遇刺后狂欢的人一样,他们同样知道这是不正确的,所以才会用“我素质差”来大大方方地开玩笑。

但“非自愿独身者” (Incel) 也是一种“自知不正确”的意识形态,为何却有较少的玩笑内容呢?是因为在“非自愿独身者”的视野中,这是一个他们占据弱势的世界,其生活面临实际困境。人在真正困苦的时候,很少能将一切变得轻佻。

安倍遇刺的造梗狂欢,是好玩还是散播仇恨?(组图) - 6

《社交恐惧症》

但另类右翼并非如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所生活的社会中占据强势。他们也许自认为是少数,也许还认为被“敌人”包围,但他们依然取得无可争议的强势。

例如白人至上主义者,他们或许会认为在媒体上他们处于弱势,是犹太人控制着媒体,炮制着抹黑与反对白人的内容。但从社会力量和财富上,他们有着实际的优势,这让他们能将一切变得幽默轻佻。

另类右翼认为自己处于“不正确”但“强势”的位置,这使得他们“从容”地将伤害进行轻佻而幽默的表达。某种程度上,他们的两个认识都是正确的,他们确实处于一种“亲近权势”但又“缺乏合理性”的位置,这让和他们进行理性讨论的空间几乎为零。另类右翼知道自己“无理”,而他们只想放肆。

其次,幽默化表达只是淡化了“离经叛道”,却并不软化冒犯性,恰恰相反,讽刺的语调往往强化冒犯与伤害。最大化语言的伤害,正是他们使用幽默的主要目的。

幽默可以构造最极端的侮辱。但更重要的一点,幽默具有表达的“效率”,不管是谐音还是典故的双关,幽默的修辞可以在一句话里同时冒犯很多不同的人群。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表述过,任何“外向”的仇恨,其实际指向都是“对内”的。对安倍遇刺的讽刺,看上去是对日本的仇恨,实际上也包含了对同胞的仇恨和攻击,而一个幽默构造,就能起到这种由外到内的双关和转向效果。

造梗说枪击是“大号鞭炮”的,仇恨指向“大号流感”的说法;造梗说要“原谅枪击者,就地释放”的,仇恨日常阻碍他们推行“重刑”的“白左”;造梗说“我坐寡妇那桌”的,也指向对女性的不尊重。

安倍遇刺的造梗狂欢,是好玩还是散播仇恨?(组图) - 7

《社交恐惧症》

这是双关幽默的主要动机,从任何事情上,将仇恨和侮辱引向他们真正想激怒的对象。在这些人真正的议程中,讽刺与激怒女性主义者、“白左”和其他异见者才是重要的。和这些相比,恐怕安倍晋三提不起他们的兴趣。

/pol/ 板块的用户心知肚明,这个板块已经臭名昭著,有大量外来者在默默观看。他们的造梗运动并非说给彼此听,而是说给那些外来的旁观者,目的是将他们激怒,就像一种公共表演。

这种行为被称为“troll”。这个典故与互联网一样古老,1980年代刚有互联网的时候,就有了这个词汇,指代那些故意说出不合时宜的话语以达到激怒他人目的的人。如果另类右翼的存在有一个动机,那就是“troll”。他们用侮辱性的幽默,来激怒围观者。

这不是为了任何正当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乐趣”,所以他们的中国版本才会自称“乐子人”,并将“他急了,他急了”作为最终目的。

这是一种饱含优越感的仇恨情绪,他们优越到没有紧迫感,没有压力,反而将仇恨表达为一种优哉游哉的游猎,用侮辱性的幽默,指桑骂槐地达成激怒,收获了关注、反馈与刺激,也就达成了他们所有的目的。

4. 另类右翼,社会的免疫系统疾病

既然他们就是这么一群“找乐子的人”,只为在网络上激怒他人,而没有任何的建设性,是不是只要忽视他们就可以了呢?很可惜不是。

2016年美国大选,另类右翼与特朗普一拍即合,迅速借其风潮成为网络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与这股舆论力量相辅相成,才有前文提及的特朗普在推特上转发悲伤蛙的事件。而正如很多美国人所感受到的,2016年就好像选了一个另类右派的迷因成为总统。

舆论的力量不可小觑,他们也借此获得权力的背书,或反过来,令权力的运作也在互联网上呈现出另类右翼的典型“trolling”特征。相信很多对特朗普推特内容熟悉的人,不会对这个结论陌生。

与权力的协同运作,甚至影响权力的互联网表达,让另类右翼拥有了实质,他们已经不只是一群可以轻易忽略的网民了。 他们有一种高度能动性的力量,当然,其力量伴随着侮辱和瓦解。

安倍遇刺的造梗狂欢,是好玩还是散播仇恨?(组图) - 8

《社交恐惧症》

这就像是人的免疫系统疾病,保守主义本是社会的一股维护性力量,保守主义者对一切新鲜的变革和进步抱有怀疑,对激进的改变心怀疑虑,而相信事物的逐渐变化和耐心。

但当免疫系统完全失灵,他们就变成一种瓦解性的力量,另类右翼和他们的幽默语法,是社会进步中的炎症,一种难以根治的疾病。它又痒又疼,时刻希望抓住你的注意力。我们的免疫系统已经发了疯,而它还凌驾于其他系统之上。

在互联网上面对另类右翼的冲击,并目睹另类右翼逐渐占据舆论的中央位置,至少在我们的语境下是不争的事实。这绝不是一个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

应对他们恰恰需要自制和耐心,这是属于保守主义的美德。

首先,就像炎症带来的皮疹一样,不能挠是第一个要点。另类右翼一定是“越挠越起劲”的,他们尤其希望你与其针锋相对地辩驳,这恰恰满足了他们的目的,让他们兴奋。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免疫此种疾病的场域。不管是一个微信公众号,或是你的微博,还是你可以掌控的微信群,敦促大家放弃以幽默、造梗、反讽的方式轻佻表达,对流行文化的过度使用保持警觉。在这里,没有“用魔法打败魔法”,以造梗的方式应对另类右翼,只会让他们的文化和风格更加流行,并成为一种公共恶习。

安倍遇刺的造梗狂欢,是好玩还是散播仇恨?(组图) - 9

《社交网络》

以上都是隔绝方式,我们也需要回应。

在这样一种以“激怒”为目的的公共内容中,我们也得明白这里的回应不是为了和另类右翼对话,将其说服,而是说给那些默默观看的人。回应是为了消解旁观者可能感到的冒犯和激怒,抚平他们观看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依靠一针见血的反例,而不是长篇论理。

例如,应对用类似“原地释放刺杀嫌疑人”的言辞来讽刺他人的人,我们可以提出,以日本法律,行刺者很可能不会被判死刑,而是无期或20年有期徒刑。一个文明社会不追求“报复”,这并不虚伪。

另外,比较反直觉的一点是,就像很多免疫系统疾病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太清洁的环境,导致免疫系统应激一样,我们同样可以反思,另类右派的大量出现,是否因为对话和讨论太少,进步价值观形成的讨论纪律将保守意见排除得过于彻底,而滋生了这种极端的人群。不过,这也许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目前要面对的问题。

安倍遇刺的造梗狂欢,是好玩还是散播仇恨?(组图) - 10

《社交网络》

本次安倍遇刺带来的网络舆论,是我们最近经历的一次密集的造梗狂欢。

可以预见,此种另类右翼言论风潮还未到达顶峰。我们在未来,还将与其不断地遭遇,被其激怒。如同免疫系统疾病一样,这几乎不可能根治,需要长期调理,小心地让身体恢复平衡的状态,这也不是一个可以靠批判解决的问题。

面对他们的肆无忌惮,我们却要变得成熟与节制,这听起来很不公平,对吧?但是,衡量公平与生活的良善哪一个更重要,也许就是成熟的开始。

本文转载自看理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紫色冬天
紫色冬天 2022-07-12 回复
會在仇恨的國家的人民 永遠只會用仇恨的角度看事情 無法放下過去
Q-不叫q姐
Q-不叫q姐 2022-07-12 回复
看到他们的那种对于陌生人的莫名之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因为说什么都有可能被攻击,除非你加入他们
丹琳小李子
丹琳小李子 2022-07-12 回复
如果我們能因此更理解彼此的歧異從何而來,察覺到自己的盲點,進而開啟更深入的對話的話,才能向著共同的未來,更往前一步。那多半是艱難的一步,但卻是重要的一步。
晨曦的溪
晨曦的溪 2022-07-12 回复
不论怎样不应该为生命的消逝而庆祝,况且大多数其实对政治和来龙去脉并不知道
笑了笑的關太
笑了笑的關太 2022-07-12 回复
作为中国人,想怎么高兴就怎么高兴。这只是一件关乎我自己的情感的事情,关你屁事?换个人被刺杀,我会换个态度,怎么的?您是不是还要教育我,一个老人被刺杀我不该这么开心?问题是安倍晋三是普通的老人吗?别拿社会道德来批判我的感情!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