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7日 29.0°C-33.8°C
澳元 : 人民币=4.57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香港疫情与中共二十大:每日确诊再次破万 “党代会后通关”能否圆梦(组图)

2022-09-03 来源: BBC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中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上任两个月后,与广东省商讨对中国大陆恢复通关安排,但他人还没出发,就已有建制派政治人物质疑能否在短期内成事,原本的会面又临时改成网上会议。

香港疫情与中共二十大:每日确诊再次破万 “党代会后通关”能否圆梦(组图) - 1

紧接着,香港卫生部门星期四(9月1日)公布,此前一天新冠病毒病(COVID-19)新增确诊病例10586例,是继2月25日以来再次突破单日新增1万例。

过去一周接连有官员警告,防疫措施可能将再次收紧。这消息让香港社会担心,香港对外、对内恢复免隔离检疫通关是否再次变得遥遥无期。

中共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已定于10月16日召开,过去至少一年一直有传言或分析称,香港边境检疫措施有望在二十大过后放宽,如今似乎难以成真。

香港通关条件是否已经充足?

香港应否放宽为对抗新冠病毒病疫情而实施的入境隔离政策,自去年起已争议不断,外国商界投诉声音尤其响亮。

李家超7月1日就任中国香港特首后一个星期,特区政府便宣布暂缓“航班熔断机制”,让大多数民航客机路线恢复运营。8月12日起,从外国或台湾入境后隔离检疫天数,从七天更改为“4+3”,即在指定检疫酒店强制检疫三天,其后居家医学监察四天。

但这措施并未让外国访港游客显著增加。BBC中文粤语《时事一周》广播节目〈华人谈天下〉栏目特约撰稿人、资深媒体人袁建国在栏目中说:“自从政府将海外入境隔离日数减为三天之后,由机场抵港的人数确实比之前多,每天有几千人——虽然仍不足疫情之前的十分之一。但细心一看,这几千人里,只有200、300人是海外旅客,其他都是香港人。”

“究竟商界,尤其是国际商界,对香港政府放宽入境隔离日数措施收不收货(认不认可),大家可以从每日海外旅客入境数字里得到答案。”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西亚(Alicia Garcia Herrero)本来以香港为基地,最近她转到台湾。她认为这样的入境隔离检疫并不合理,但也认为这是大中华区的共同问题——台湾目前仍存在入境隔离检疫措施。

艾西亚对BBC中文记者说:“香港市民显然不喜欢这状况,尤其是高收入人士。但我也肯定有些人觉得自己受到了保护。”

香港新冠疫情升温,特区政府卫生官员再次暗示将修改社交距离措施。资深传媒人袁建国谈论这可能造成的形象问题。

在香港特区立法会中处于压倒性优势的建制派也担心通关无期。第一大党民建联最近发表对特首《施政报告》的建议时,也突出其促请尽快放宽“4+3”政策的立场,并指出不放宽国际通关恐将加剧人才流失,不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形象;对大陆通关无期,促请实现让商界人士能通关营商,并恩恤处理其他市民通关探亲申请。

但单日染疫人数再次上升,引来了新一轮忧虑。

香港现有人口718万;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9月1日公布的数据中,10342例属本地感染,244例属于输入病例。同日,人口14.1亿的中国大陆新增确诊病例36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61例。

目前特区卫生部门仍将此轮疫情视为第五波疫情。自2021年12月31日至今年9月1日为止,累计病例87万余例,9488人死亡。

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副教授陈希博士对BBC中文评论说:“香港疫苗施打情况较好,接近90%的完全施打比例。然而目前各类新冠疫苗并不能有效防止感染,加上香港与全球各地航班的往来,在更以传播的变种病毒侵袭下感染数激增并不意外。很重要的是要通过衡量医疗系统的压力来判断是否应当收紧防疫政策。”

但特区政府卫生官员近来不断指出,香港老年人与儿童接种疫苗比率偏低。官方统计显示,全体市民接种率达94%,但3岁以下人口整体疫苗接种比率11.4%;3至11岁80.6%;60岁以上88.7%;70岁以上82.6%;80岁以上70.5%。

這組信息會經常更新,但可能不體現各地疫苗接種最新數據或最新匯總數據。疫苗接種總數是指注射的疫苗劑數,可能包括完全接種所需劑數之外的加强劑劑數。完全接種的定義因不同國家/地區、不同種類的疫苗而不同,也會隨時間推移而改變。

    数字以外,一些现象也特别受到舆论关注。其中,过去两周,特区政府主要官员接连确诊,比如政务司副司长、律政司副司长、入境事务处处长等。

    特区政府早于一周前已警告确诊数字可能再次飙升。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教授8月26日说:“将现在的上升轨迹拉平,亦减少我们公营医疗系统的压力,从而让非新冠的医疗服务尽快回复正常,否则政府在别无选择下,有可能收紧其他社交距离措施。”

    港府同时宣布实施新防疫措施。比如要求参加宴会者在出示疫苗接种纪录之余,须在最多24小时前接受快速抗原自测,并取得阴性结果;教育局要求中学在11月1日前须达到90%学生已接种三剂新冠病毒疫苗,否则不能恢复全日面授课堂;卫生防护中心预告将会把“疫苗通行证”适用年龄从12岁下降至5岁,意味着没能满足接种要求的儿童将无法进出餐馆等场所。

    李家超9月1日称,他的抗疫政策基础是“保护高风险人士,确保尽量防止轻症变成重症、尽量防止重症变成死亡”。

    “在我做到这个保障下,以及我们的公共医疗体系可以维持应付疫情以及一般对社会的服务期间,我的方向是很清晰:容许社会有最大空间,容许我们跟国际有最大接轨。”

    至于单日确诊1万病例会否成为再次收紧通关措施的分水岭,接受BBC中文采访的医学与经济专家也似乎觉得难以判断。英国公共卫生专家,香港中文大学荣休教授葛菲雪(Prof Sian Griffiths)认为,恢复通关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显然能恢复经济发展,但这受制于中国大陆的“动态清零”政策。

    葛菲雪教授说:“关键在于社会能承受疫情到多大程度,而这影响到如何决策。要把‘动态清零’搁在一旁很困难,因为其左右角色强而有力。”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苏格兰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杜珍教授(Prof Jane Duckett)说:“北京的底线是避免新冠病毒病在中国大陆传播,就目前而言他们不愿对此妥协。任何形式的开放边境都必须备有措施阻止传播发生,要是新冠病毒继续在香港扩散,开关并不可能。”

    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讲师阮颖娴博士说:“因为它对社会的影响实在太大,所以这不能单纯循医疗的想法去做。当然,1万是一个整数,大家也许觉得要做点什么。但现在的形势就是(中国)希望香港逐步对国际重启,因为香港是替中国赚钱的儿子。”

    “经济是考核地方官员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全国都是。那如今香港已经进入国家体制,虽然说是‘一国两制’,所以他们也不能忽视经济,尤其当香港是被委以重任,要搞好经济,中国仍要依靠香港。”

    香港第五波疫情在3月间最为严重,公立医疗体系饱受压力,长者尤其受灾。

    特区政府官方顾问团内也有知名学者提出应考虑放宽边境管制。特区政府感染控制科学委员会委员,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柏良医生本周接受广播电台采访时指出,香港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中,奧密克戎(Omicron)亚型变异病毒株BA.5占比超过一半,若此比率达90%,这一波疫情将会到达顶峰。

    何柏良还认为,全球流行的病毒株与香港并无分别,加上类似中国大陆颜色健康码的安排已经实施,将入境检疫安排从“4+3”放宽至“0+7”——无需隔离检疫,只需居家医学监察七天——不但风险可控,也能作为让香港市民接种疫苗的诱因。

    面对特区政府可能因为1万例关口被冲破而再度收紧防疫措施,何柏良认为,防疫措施应是让完成接种的人士恢复正常生活,收紧措施则如同在惩罚打针的人。

    香港通关 中共二十大后都免谈?

    香港疫情与中共二十大:每日确诊再次破万 “党代会后通关”能否圆梦(组图) - 2

    李家超(右)原本希望到广州会晤广东省与穗深两市领导官员。

    在中国每日新增数百例的情况下,四川成都、广东广州和深圳先后全部或局部实施封控,一些媒体将之称为“准封城”。

    李家超广州之行最终演变成与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领导官员举行视像会议。特区政府新闻稿称,广东省与深圳市方面对香港特区提出的“逆向隔离”建议表示支持,并同意设立专班共同商议落实细节,按程序报批后实施。

    特区政府解释,所谓“逆向隔离”,即香港赴中国大陆人员先在香港隔离,再以闭环方式进入深圳,以符合大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与居家健康监测“7+3”规定。港府并未进一步说明大概操作。

    而当香港特首李家超到广州会晤省级官员商讨通关措施的消息传出之后,当地网民显得尤其抗拒。

    新浪微博上,在一条李家超欢迎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访问香港的帖文下,一位大陆网民说:“特首先生,还是采取措施管控疫情吧,您看隔壁深圳市民,每天都心惊胆颤的过日子。”

    另一位网民跟帖:“附议。目前深圳市民的上班的不便其中很大部分是替香港防疫漏洞买单。”

    在香港凤凰卫视官方微博一条报道李家超将与广东省官员会晤的网帖下,一位网民说:“你们是感染了居家就好。我们是一人感染封一大片,十几万人无工开,你们要商贸,我们要的是活命,真的求放过。”

    中国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成员,广东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对官方香港电台指出,深圳近日首次发现奧密克戎BA.5进化分支BF.15病毒株,其与香港的一株病毒序列高度同源,不排除感染源来自香港。对此,香港大学何栢良医生认为须作流行病学调查与源头追踪,不能就此下定论。

    香港疫情与中共二十大:每日确诊再次破万 “党代会后通关”能否圆梦(组图) - 3

    特区政府预期今年全年经济增长在负0.5%至正0.5%之间。

    BBC國際台粵語節目,重溫一周國際大事,兩岸四地消息,英國境況。並備有專題環節:〈記者來鴻〉、〈英國生活點滴〉和〈華人談天下〉。但深圳网民所指出的经济问题在香港也能清楚感受得到:香港2022年第一季度经调整本地生产总值(GDP)同比下跌3.9%之后,第二季度经调整数字只回升至同比增长负1.3%。特区政府经济顾问随即将全年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负0.5%至正0.5%之间。

    美国评级机构惠誉国际(Fitch Ratings)跟随香港特区政府下调香港经济增长预测至全年负增长0.5%;法国外贸银行预期香港2022年经济零增长。

    香港岭南大学政策研究院8月初发表的一份针对香港与中国大陆通关的民意调查指出,1200多名受访者中,64%的个人收入因为“封关”状态而减少,31%受访者表示,“封关”导致他们失业或短暂失业。

    法国外贸银行经济学家艾西亚说,要是再不放宽入境防疫措施,香港将继2020年以来再次陷入经济衰退。

    艾西亚对BBC中文记者说:“旅游业贡献香港一半的零售收益,没有了旅客是什么情况,可想而知。”

    “我们将今年香港经济增长预测定于零,这已经是基于当局会解除出入境管制,或至少撤销酒店隔离措施的假设,但这也许再也不会发生。”

    在确诊1万大关被破前夕,10月份举行的香港世界桌球大师赛(台球大师赛)与11月初举行的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七人橄榄球赛)主办方先后宣布将以闭环气泡方式坚持举行比赛。但同时,属于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BWF World Tour)一部分的香港公开羽毛球锦标赛宣布连续第三年停办,2023年8月举行的世界龙舟锦标赛也决定从香港移师泰国。

    但这些体育比赛似乎都不及同样在11月举行的国际金融投资峰会那么“生死攸关”。在“逆向隔离”计划公布后,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称,特首李家超“倾向”在这场峰会前撤销酒店隔离政策,以示香港全面恢复正常。

    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不久发声明回应,其内容并未对彭博社的报道置评,但重申了李家超政府对防疫的五点政策,首要一项是“不躺平”。

    港大阮颖娴博士对BBC中文记者说:“现在它的隔离措施有机会影响到高峰会能否成事,人能不能来,以及派什么级别的人来,所以在这事情上他们(特区政府)现在应该是非常纠结的。但我觉得对于外国人来说,他们是懒得理你,因为外国根本口罩又不用……就是他们已经觉得没事了,他们已经跟病毒共存了很久。”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香港要是爆得很厉害,会否影响到中国国内的稳定,以及这会否让中国抗疫体制蒙羞而已。”

    香港疫情与中共二十大:每日确诊再次破万 “党代会后通关”能否圆梦(组图) - 4

    阮颖娴认为,北京同时交托予香港发展经济和扑灭疫情两个任务,惟此两个目标互相背道而驰。

    2021年10月,英国《金融时报》曾引述匿名中国官员称,香港边境将维持相对封闭,直到中共二十大之后。实际上,“二十大后通关”已被香港民间讨论多时。

    但疫情“破万”对此想法构成冲击。香港《明报》9月2日社评说:“内地抗疫事关14亿人,须以大局为重,未来一段时间,相信仍会坚持动态清零,认为10月中共二十大后内地会马上放宽通关,未免一厢情愿。香港早已不存在清零的可能,无望与内地免检疫通关。”

    官方中国中央电视台同日也以《西方国家“躺平式”抗疫的灾害级“疗效”》为题发表评论,针对英国、美国与日本疫情,批评西方国家“‘躺’出了疫情失控,‘躺’出了社会失序,‘躺’出了民众失去生命”,警告“‘躺平’不可能躺赢,与病毒共存只能全盘皆输”。

    港中大荣休教授葛菲雪对BBC中文评论说,英国新冠确诊病例在今年入夏之际确实增加,但监测显示BA.4与BA.5变异株浪潮已经回落,英格兰首席医疗官更在8月31日宣布下调警戒级别。然而英格兰同时已准备开展秋季疫苗加强剂接种计划,大众也已接受冬季新冠病例将再次增加,医疗体系将再次受压。

    “这就是学习与新冠大流行共存的过程。如今新冠在威尔士已被列为容易导致住院率上升的典型呼吸系统疾病来呈报,就像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一样。”

    葛菲雪教授认为,二十大后能否通关难以预料,“它(中国)也不会做到消灭这疾病,而是确保有足够的疫苗供应,让中国再次开放,同时让其人口能承受疾病进口的风险,而其挑战是如何控制疾病,使其处于低感染水平,不至于造成疫情冒起初期我们能看到的混乱”,并同时照顾到经济需要,以及人民精神健康和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的杜珍教授不预期中共会突然放弃“动态清零”政策,只会有序受控地慢慢变更政策,以免病毒四散导致死亡,“这对于习近平迄今为止的新冠抗疫政策将是一大打击”。

    那是否也意味着香港“开关”无望?杜珍教授对BBC中文指出:“在‘清零’与毫无限制之间,仍有许多选项可挽救性命。政策焦点应当是如何保障容易受严重疾病影响,甚至致死的人——确保他们能接种上疫苗,和得到所需治疗。”

    港大阮颖娴博士认为,香港既要满足发展经济的任务,又得满足“动态清零”,两个目标互相矛盾,施政并不容易。

    “你是不可能再回去七天隔离的日子了。因为一旦你倒退回七天,外国人就会觉得被耍了,那‘我还是先观望一下吧,我不会把公司设在你这里,你突然这样,我的员工又走不了了’,因为他们已经觉得隔离多少天都已经不切实际。”

    耶鲁大学陈希博士对BBC中文表示:“在我看来,二十大更有可能标志着重大转变的开始,而不是现有政策的中断。可能的政策转变会带动香港的调整。近期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今冬明春或出现新冠与流感叠加流行风险’的警告,这是否意味着政策只会缓步调整,仍需观察。”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闭关锁国祸国殃民
    闭关锁国祸国殃民 2022-09-04 回复
    抄抄新加波功课吧,昔日东方之珠不断左倾,毫无道理可言。 对外通关起码可以稳住一方面经济。
    某人的陈大北
    某人的陈大北 2022-09-03 回复
    放宽管控措施吧
    ImAsia
    ImAsia 2022-09-04 回复
    防疫措施要更有利于民生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