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5日 25.4°C-29.1°C
澳元 : 人民币=4.56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我用上海一套房换女儿12年浸入式英国教育,等老了还能领退休金(组图)

2023-03-18 来源: 网易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从资产量来看,眼下正火的爱尔兰几乎就是讲究精致的上海中产家庭量身打造,不需要移民监、资金不需要解释、能证明家庭总资产达到2000万即可,在孩子教育方面,精英教育和公立教育都能满足。

很多人好奇爱尔兰的教育,我们今天专门来聊聊这个话题。

公立学校所谓的“快乐教育”

和国内一样,爱尔兰也有公校和私校之分。

近几年不知道怎么了,国内吹进了一股风,提到西方学校就会提到“快乐教育”,并且给人一种海外教育在轻松玩乐的氛围下就能培养出精英的印象。

实际上,海外的公立学校确实比国内轻松很多,教育方法也很多元,但如果直接和精英挂钩,就是生搬硬套了。

M是我在国内认识的“非典型”海淀妈妈,因为受够了国内激烈的教育竞争环境,几年前带着孩子移民爱尔兰,她的故事很有趣,可以一起来看看。

以下是M的口述。

出国以前,我女儿每天7:30到校,算上路程时间,早上一般6点45叫她起床。

夏天还好,一到冬天天气变冷,看到被窝里那张熟睡的脸,一脸天真好梦的样子,完全不忍心叫她起床,但没办法,最后往往出于孩子总是得吃点苦的想法,“狠心”让她起了。

送去学校以后,我坐几站地铁去上班,女儿下午3:40下课,一般是她奶奶过去接。其实一开始我觉得海淀妈妈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夸张,因为一年级每天作业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孩子作业量并不大。我想着孩子反正下午放学也是闲着,就给她报了围棋班和声乐班。

没想到一个学期以后,很明显地感觉到孩子不大对劲,原因是一次语文考试女儿考了99.5,班里一共35个学生,女儿倒数第9,小姑娘先是回家以后自尊心一下子绷不住了,后来别人提到这件事,她都能难过好几天。

我是一个佛系养娃的人,看到女儿因为0.5分难过成这样真的很舍不得,开始担心女儿的承压能力。

再到后来,女儿主动让我买课外练习册给她,说看到同学下课时间在做,自己不想落后。又没过多久,其他的小朋友开始提前上奥数还有高年级的课,女儿也想上,我们在她的要求下给她报了课后补习班。你能想象吗,一个低年级的孩子,不做完就不吃饭,常常半夜11点做完了当天的习题才愿意吃饭。

一千对父母有一千种烦恼,别人愁孩子不学习,我愁我家孩子太害怕面对失败。

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教育,我女儿身上的负担太重了,因为我本身有爱尔兰身份,我就把她带回爱尔兰上公立学校,想着童年先快快乐乐过。

到了爱尔兰以后,不得不说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真的差别很大。

爱尔兰公立教育和英国的公立教育理念一样,秉承的都是“中间保底的快乐教育”理念,大概意思就是孩子压力不会很大,但也不至于疯玩。

我当时觉得和我给女儿的规划一样,一定的压力和适度的放松空间,其实国内很多小留学家庭也是这么想,并不是真的要疯玩的快乐教育啊。

一开始入学手续办得很快。我不在爱尔兰这几年,因为一直都找当地雇主挂靠,按时交税,所以我一到爱尔兰就享受这里免费的公立教育福利。

入学的时候,学校让我们填了一张孩子的入学表,问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上学,我说尽早吧,结果第二天就入学了。

因为爱尔兰选修有汉语课,但是女儿刚过来的时候还比较小,爱尔兰规定10岁以下的孩子必须上爱尔兰语,所以前期跟的时候她有点费劲。不过明显可以感觉到的是,一年以后,她的压力小了很多,原因是这里的作业少,大家不争着做作业,喜欢这里的氛围。

女儿上的学校,课桌摆成小组讨论的形式,教室里没有正儿八经的黑板,老师每天要记录孩子的表现,绿色代表表现良好,黄色代表表现一般,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老师会给一个黄色的标记,但不会批评孩子,当然这本小本本需要家长每天签字确认,孩子自己记录每天的作业,我觉得这能锻炼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国内老师们在微信群布置作业的形式不一样。

我用上海一套房换女儿12年浸入式英国教育,等老了还能领退休金(组图) - 1

类似这种本子

学期结束的时候,国内是以期末考的形式来结束的,而女儿学校则是以一场party结束,小朋友cos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和老师同学一起玩了场“cosplay”。

看起来是很快乐,但公立教育的阅读量可不小。

老师会给孩子们开书单,在学习的过程中,形式有很多,比如做生字词手抄报、看电影、玩游戏。

我用上海一套房换女儿12年浸入式英国教育,等老了还能领退休金(组图) - 2

识字笔记

实际上孩子属于低幼阶段,书单里有些书她是看不懂的,老师的目的只是为了增加单词在孩子眼中的曝光率,帮助她认字而已。

我用上海一套房换女儿12年浸入式英国教育,等老了还能领退休金(组图) - 3

平时会做类似这种样子的单词手工作业

这样的方法也挺好,女儿一年可以读50本书,虽然有时候她并不理解书中想表达的意思,但一个阶段下来,她阅读的兴趣和专注力有了明显提升。

不过,公立教育也不是一切都好,我明显感觉到这里的数学教育相比国内不够扎实。

爱尔兰的数学教学通常以生活应用为主,她们学加法和乘法,减法和除法这种启发逆向思维的算术在课堂上完全缺席,而且即使是数学,国内通常需要狂做题狂练,公立学校则没有,因为女儿此前在国内已经学过加减乘除了,所以一过去直接秒杀了其他同学。

但往后呢,我们国内的数学教育会继续教函数、高数、微积分,女儿总不能不学吧?

我用上海一套房换女儿12年浸入式英国教育,等老了还能领退休金(组图) - 4

数学习题本,图是网上找的

这一点我和其他移民朋友在交流中达到了共识,也是在这个阶段,我加快了女儿转到私立学校的步伐。

女儿在公立学校待了一年以后,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首先是我最关注的,女儿不再给自己太多压力,她在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里学会如何玩、如何享受童年的乐趣,在读书之余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并坚持下去。

同时,与同学的关系不再是焦灼的竞争感,而是合作感,以学期末的cosplay为例,当时的活动就是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和小组其他5个同学一起策划的。

来之前,女儿的英语只会banana、apple,交流的时候只会yes和no,来之后,我还记得女儿在入学两个礼拜过后,她兴冲冲回家告诉我,这个礼拜自己说了413个OK、501个YES和31个NO,后来她已经可以自己阅读英文故事书了。

爱尔兰的私校教育

带女儿来爱尔兰,入读公立学校并不是我的最终目的,我还是希望她能够在一个竞争比较温和的环境中学习更优质的知识。

一年的公立教育学习我将它视为“过渡年”,目的是缓解孩子此前在国内积攒的学业压力,同时提高她的英语能力。

转入私立学校以后,孩子的学习状态明显不一样了。要是把养娃比成放牧,公立教育是放养式,私立是精准“放牧”。

首先私立学校一个班级是15-20个人,女儿以前在公立的时候,一个班级是30个人,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师生比提高了,这意味着老师能够分给每个孩子更多关注。

入学没多久,可以明显感觉到孩子的作业负担也加重了。

以前女儿在公校的时候,没什么作业,书包空荡荡的,转学到了私校以后,她的小书包变成了小书箱,上学一般拖着走,我有次称了下,足足12公斤,背是背不动的。

她的学习内容,也从公校的简单几道题目肉眼可见变成了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题目。

我用上海一套房换女儿12年浸入式英国教育,等老了还能领退休金(组图) - 5

公校级别的阅读题

我用上海一套房换女儿12年浸入式英国教育,等老了还能领退休金(组图) - 6


私校级别的阅读题

你相信吗,这是同一个年级,公私校学生接受的不同程度的英语教学。

在孩子日常接触的课程上,公私校也有明显分别。

私校的课外活动和俱乐部特别多,有辩论、软件开发、写作、奥赛、建模、生物制药、机器人。

爱尔兰音乐氛围很浓,不论私校还是公校都有形形色色的声乐俱乐部,公校一般是合唱,而私校的表现形式更多是以组建乐团为主,大家带着自己的乐器,学校会给乐团安排社会性的演奏活动。

私校和公校在环境上差别也很大。

爱尔兰由于是个半岛,三面环海,相比其他陆地相连的欧盟国来说,对外交流会少一些。我们一般把爱尔兰叫做“爱村”,也会自嘲它是个乡土味浓厚的国家。

在公立学校,教学设备虽然不算差,但也称不上十分精美。而私校就不一样了,教学设施很齐全,学校的环境也和公校差别明显。

我用上海一套房换女儿12年浸入式英国教育,等老了还能领退休金(组图) - 7

意外的是,转学过后,虽然课业压力提升,比如每周有一次考试,考试虽然没有排名,但会有ABC的等级,老师会把考满分的孩子试卷贴到学校橱窗里,供全校观赏,不是满分的就带回家,如果低于80分,会让家长签字。虽然形式上和国内相差无几,但超前学的氛围没有了,女儿也没有回到在国内那种焦灼的状态。

在这里,我看到了女儿另一种自然且良好的学习状态。

对了,学费应该是很多人会关心的一个问题,转入私校后,女儿一年的学费在4000-8000欧左右,约合人民币3.2-6.4万,相比国内动辄十多万的国际学校而言,便宜了很多。

最后说两句我自己的想法:

实际上,不论是公校还是私校,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近年来,我们无法否认,在西方国家,公校的快乐教育其实更像是精英阶层的一个骗局,是阻止社会向上流动的一个手段。

但是对新的移民家庭而言,在孩子还比较小的情况下,由于刚转学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所以也可以合理利用公校和私校区别,让孩子更舒服地融入新的学习环境中。

我们无法否认,教育是现实且残酷的,我们面临的就是一个经济基础直接决定孩子接受教育质量好坏的社会。

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可以让孩子接触更好的朋友、了解更先进的技术、用更好的教材,普通的家庭,只能接受普通的教育,有时候甚至连快乐都没有,末了还会听到一声哀嚎“为什么连做个普通人都这么难。”

教育差距正在替代金钱,成为新时代的贫富分化的标志,等待教育的贫富差距消除是一件很被动的事情。

我想的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必须懂得在一个逼仄的环境中及时抽身,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很多,能相对比较舒服地达到目标的方式也很多,当做一件事比较难的时候,可能不是目标难以达成,而是用错了方法。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Genius--Yang
Genius--Yang 2023-03-19 回复
国内现在越来越卷,卷到后来你会看到,985的研究生竟然是开垃圾车的
一碌杉杉杉
一碌杉杉杉 2023-03-19 回复
其实世界关于孩子的教育运动都在变化,只有国内都在透支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