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on还是Loong?网民热议应该如何翻译“龙”(图)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在澳大利亚,每到农历新年都会有舞龙舞狮表演,很多人在这些庆典上对东方文化里的龙有了认识。(ABC Radio Sydney: Declan Bowring)
微博热搜榜上除了梅西缺赛事件被升级为“辱华”,今天出现了一个新话题——中文里龙年的“龙”翻译成英文应该是“dragon”还是按照读音译成“loong”?
中国各大官媒包括央视、新华社、北京日报都报道了这一话题,称龙年即将来临,很多网友晒出龙年活动照片,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龙”不再翻译为dragon,而是loong,并称这背后代表了一种“语言新国潮”。
其主要的理由是龙和dragon“不宜互译”。中华文化中的龙和西方语境中的dragon一正一邪,有着显著差异。中华龙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主要负责保佑一方风调雨顺,代表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
相比之下,西方龙兴风作浪、喷火食人,大多被视作邪恶的象征。
据报道,中国央视2024春晚的吉祥物“龙辰辰”的官宣英文名是“Loong Chenchen”;CGTN在报道“新春龙舞挑战赛”活动时,把“龙年”译为“Loong Year”,把“龙舞”译为“Loong Dance”。
《北京日报》的一片评论员文章写道,在中国近代史上,“很多西方人看待中国的目光、翻译中国的文化,带着一种对异域文化居高临下的审视”,“今天的中国已是国际社会无法忽视的存在,解码中国成为西方的一种刚需”。
文章还指出,dragon还是loong的讨论类似于京剧应该译作“Jingju”还是“Peking Opera”。
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刘红强在接受“顶端新闻”采访时称,把龙译作“loong”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西方文艺作品中也有龙的正面形象出现,再改翻译反而让人迷惑。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