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4日 18.0°C-20.1°C
澳元 : 人民币=4.71
阿德莱德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看了大量双胞胎实验,我发现“鸡娃“可能没什么用(组图)

2024-09-03 来源: 谷雨星球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大家好,我是Icey,一个从业多年的心理人。

终于熬到了9月开学,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朋友圈爸妈们的雀跃心情。然而,这种开心可能持续不了太久,对于全世界的父母和孩子来说,「开学焦虑」可能又会连着「暑假滑坡」接踵而至——

根据2023年美国一项大型调查,近 90% 的 18 岁以下儿童家庭表示,开学季给他们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或焦虑。繁重的学业压力、社交压力和与父母分离,导致很多孩子出现失眠、担忧,甚至头痛、胃痛、疲劳等躯体化症状。

看了大量双胞胎实验,我发现“鸡娃“可能没什么用(组图) - 1

■开学焦虑(bach to school anxiety)在心理学已经是很有代表性的专业研究领域,学者们还发现,对于孩子患有ADHD等神经疾病的家长来说,开学焦虑尤为严重

作为一名高中的心理老师,我也发现,往往那些开学焦虑比较严重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高期待的父母。他们相信,只要拼命督促孩子努力学习,成绩就能达到他们的要求。

但实际上,生物界、教育界一项延续多年的经典「双胞胎研究」,其实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答案:

和遗传基因比起来,后天父母鸡娃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甚至「住在哪里」这种环境性因素,或许都比鸡娃影响深远。

看了大量双胞胎实验,我发现“鸡娃“可能没什么用(组图) - 2

■基因和后天到底哪个更重要?研究者经常发现,那些分开抚养的双胞胎,成年后的成就、性格甚至职业都存在惊人的一致

基因真的很强大

位于纽约的Louise Wise领养机构创立于1916年,曾是全美最大最知名的领养机构。但自2000年开始关停后,该机构的黑料开始陆续浮出水面。

最令人震惊的便是,在生父母和养父母均不知情的情况下,该机构私自将双胞胎分别寄养于不同的家庭,然后供学术人员研究,以探讨「遗传」与「环境」对成长发展的影响力。

Howard Burack 与 Doug Rausch便是这场丑闻的受害者之一。两人生于1963年,由不同的家庭抚养。

看了大量双胞胎实验,我发现“鸡娃“可能没什么用(组图) - 3

在他们童年时期,经常有神秘的研究人员带着摄像机到家中给他们做各种测试。但直到2000年后,经过机构爆料者的电话,他们才互相知道对方的存在,并第一次通了电话。

Howard Burack回忆到,「我终于给他打了电话,我们聊了一会儿,你知道,就像我一生都认识这个人一样。这太棒了。在那之后我们交换了照片,然后我发现我就像在他的照片里看到我自己一样。太神奇了。」

看了大量双胞胎实验,我发现“鸡娃“可能没什么用(组图) - 4

■Howard Burack左与Doug Rausch右

除了身形相貌上的高度相似,Doug Rausch和Burack都是冰球教练,他们的孩子也打冰球。Doug Rausch的女儿穿着2号球衣,Burack的儿子也是。

兄弟俩喜欢把钱包放在前口袋里,并于1992年与妻子结婚。他们俩都是跑步爱好者。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成功,而且都是非常典型的A型人格。

虽然Louise Wise的双胞胎实验存在很大的道德问题,但也向我们揭示了很重要的一个发现,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同卵双胞胎的人生成就、选择的工作领域、兴趣爱好,生活习惯都高度相似。

看了大量双胞胎实验,我发现“鸡娃“可能没什么用(组图) - 5

■Howard Burack左与Doug Rausch右

无独有偶,20世纪70年代,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家Sandra Scarr和Richard A. Weinberg领导进行的一项著名研究,叫「明尼苏达跨代领养项目」。

该实验的重点是研究跨种族领养的儿童,特别是那些被白人家庭收养的非洲裔和混血儿童。研究者希望通过研究这些儿童的智力发育,来揭示遗传和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惊人地发现,在儿童早期,领养儿童的智商水平与其养父母较为接近,随着领养儿童的年龄增长,其智商逐渐与其生物学父母的智商更为接近,而与养父母的智商差异增加。

这表明,尽管环境在早期发展阶段具有显著作用,但随着儿童的成熟,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影响越来越强。

总体而言,大部分研究者发现,遗传因素对普通人群智商分数差异的影响在人的一生中大约是30%-70%,广义遗传率是48%。

换句话说,我们的智商表现高达50%的几率处在父母智商的平均水平。

看了大量双胞胎实验,我发现“鸡娃“可能没什么用(组图) - 6

看了大量双胞胎实验,我发现“鸡娃“可能没什么用(组图) - 7

鸡娃对智商影响很小

在这个教育军备竞赛无比激烈的时代,基因的强大力量着实有点让人受挫:难道我们为孩子的后天投入,都没有用吗?

上世纪50年代,因为朝鲜战争爆发,大量韩国儿童在战后成为孤儿并被美国人领养。因为每个家庭只能领养1个儿童,且孤儿分配是随机的,这也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观察研究不同父母对有血缘关系孩子的影响。

然而,实验却发现,一个孩子所在的家庭最终对孩子产生的影响非常小。而先天遗传因素对孩子成年后收入产生的影响,大约是后天影响的2.5倍。

尽管这听上去有些反直觉,但是相关领域的最佳研究表明:

父母的养育对孩子的以下方面影响很小:寿命;健康状况;学历水平;对宗教的虔诚度;工作收入。

但是他们对孩子的以下方面有一定影响:宗教信仰;吸毒、酗酒等不良嗜好;孩子对父母的看法。

以及,一项对电视使用情况的谨慎研究发现,观看电视对儿童的考试成绩没有长远的影响;一项对双语教育的谨慎元分析发现,双语教育对儿童认知表现的各项指标影响很小。

可以简单归纳就是,父母的养育对孩子最大的影响便是一些行为习惯,对智商或个人发展影响有限。

看了大量双胞胎实验,我发现“鸡娃“可能没什么用(组图) - 8

■一本影响很深的书《教养的迷思》中,作者朱迪斯·哈里斯也发现,随着孩子长大,父母的影响越来越小,同龄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B站有个up主专门采访不同行业精英来揭露行业秘密,在她最近一期对教培从业人员的采访中,对方是16年教培经历的资深老师,他表示其实90%的娃都是普娃,80%鸡娃花出去的各种钱都是白花

总的来说,父母做出的大多数决定所产生的影响,都比他们预期的要低很多,也比育儿产业链想让大家相信的低很多。

正如美国作家布莱恩·卡普兰在他的著作中《多生孩子的自私理由》中所说:「对双胞胎和被收养者进行的研究发现,父母的养育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小得惊人!

你不需要像邻居一样变成「虎妈」「狼爸」,用令人疲惫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孩子。相反地,你可以用最舒服的方式抚养孩子,停止焦虑,一切会好的。」

看了大量双胞胎实验,我发现“鸡娃“可能没什么用(组图) - 9

看了大量双胞胎实验,我发现“鸡娃“可能没什么用(组图) - 10

「孟母三迁」的科学依据

如果拼命鸡娃效果有限,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哈佛大学经济学家Raj Chetty的研究,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他34岁便被授予约翰·贝茨·克拉克奖,表彰他为「40岁以下最佳经济学家」。身为印度裔的他,也同样在2015年被授予印度国家最高荣誉——莲花士奖;经济学家泰勒·考恩称他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

这一切荣誉都源自Chetty对「机会公平」的突出研究。

看了大量双胞胎实验,我发现“鸡娃“可能没什么用(组图) - 11

■去年轰动全世界的藤校研究就是他主导的:精英家庭子女进入藤校的几率,要比中产家庭孩子更高

在其2012年「The Opportunity Atlas: Mapping the Childhood Roots of Social Mobility」论文中,Chetty与美国税务局合作,利用近几十年全美纳税人数据来寻找影响社会流动性的因素。

Chetty团队使用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关注一个非常有趣的特定的美国人群体:小时候搬过家的兄弟姐妹。通过小时候搬过家的兄弟姐妹现在收入情况,证明社区环境和孩子成长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研究发现,如果原本搬出的社区更有利于抚养孩子,那么年长的孩子会更加成功,因为年长孩子在原来社区生活时间更久;相反地,如果搬进的社区更有利于抚养孩子,那么年幼孩子就更容易成功。

Chetty的研究团队发现,在美国最好的城市长大,可以让孩子的收入增加约12%。综合来看,成长地点给孩子成长带来的影响占到25%甚至更多。

我想这也是「孟母三迁」故事的有效印证。

换句话说,比起给孩子报什么班,让孩子在哪个城市、哪个社区长大,是除了遗传基因外,父母必须做出的千千万万个决定中最重要的一个。

看了大量双胞胎实验,我发现“鸡娃“可能没什么用(组图) - 12

■这张图显示了在不同地区长大的父母收入处于 25% 的人在 35 岁时的平均收入;蓝色为出生在那里的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向上流动性,而用红色阴影标记的地区则较少。

那么什么样的城市与社区才是好的呢?

好的城市无需多言,即国内的一线城市以及崛起中的新一线,他们有非常好的教育资源、学生的视野更开阔,就业机会也较多。而一个好的社区,通常有8个要素:

周边高薪工作的数量。

居民中大学毕业生的比例。

该地区的就业增长率。

该地区学校的师生比。

该地区家庭的教育支出。

双亲家庭的占比。

归还人口普查表格的人员占比。

人口密度(无论该地区为城市、郊区还是农村)。

其中,最能代表一个社区增加孩子成功概率的3个特征是下面这些。

居民中大学毕业生的比例。

双亲家庭的占比。

归还人口普查表格的人员占比。

最关键的原因,儿童所接触到的成年人一般对其影响很大。

一个社区中大学生比例较多,说明该社区大部分人更聪明,更有成就;双亲家庭意味着拥有稳定的家庭生活,不会对孩子学习造成毁灭性打击;归还人口普查表格的成年人,则往往是具有责任感和社会心的市民。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更容易将身边的成年人视为榜样,从而对孩子的品质、学习成长等产生积极作用。

因此,社区中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

看了大量双胞胎实验,我发现“鸡娃“可能没什么用(组图) - 13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根据「教育孩子的友好程度」对美国的180个城市排序,发现排名靠前的城市收入中位数高,大部分是白人或亚裔的高素质人口

在教育焦虑不断被放大的现在,我们的神经每天都在被各种鸡娃成功的案例冲击着。

社交媒体上很多牛娃家长的评论区,无数人都在狂热地询问「给孩子报了什么班、找了什么老师、读了什么书、去了什么学校」,但这些外部的物质资源,只要资金到位,对很多家庭都不是难事,加难以做到的,可能反而是不起眼的日常——

父母情绪稳定,豁达地看待孩子成长的起伏,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家人乐呵呵围坐餐桌前,没人玩手机,所有人聊聊最近的生活,及时释放孩子的压力。

以及更重要的,在成长的烦恼、学校外界的压力像潮水一样向孩子袭来的时候,他们敞开温暖坚实的怀抱,不带责备评价地为孩子托底。

一个充满爱与责任感的家庭环境,一个像「村庄」一样包容孩子的社区和社会,或许比焦虑鸡娃来得更加重要。

看了大量双胞胎实验,我发现“鸡娃“可能没什么用(组图) - 14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