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二本恋爱,精英的“阶层壁垒”?(组图)
谁能想到,恋综也能塌房。
最近热播的某档恋爱综艺,邀请的素人嘉宾全是精英。
其中两位男士在聊到自己喜欢的城市时,刻意把语言切换成英文,被网友辣评:strong(死装)。
于是,不想再看精英拿腔拿调的网友在弹幕写下灵魂拷问:
到底有没有二本恋综?
这一问,就冲上了热搜。
直到《二本之恋》的概念横空出世,人们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
近年来的恋综嘉宾,全是精英。
「精英恋综」,被嘲上热搜
这或许是恋综史上最烫嘴的名场面。
某档热播综艺,几位或有留学背景、或在香港工作生活的嘉宾刚开始接触,就发现他们中存在一个共同点:
都曾去过英国。
一位女嘉宾问其他三个人:“你们最喜欢的城市是哪里?”
1号男嘉宾回答时出现了明显的卡顿:“我喜欢Bri....Southampton(南安普顿)”。
2号男嘉宾答案里的城市中文名也有点烫嘴:
“我也挺喜欢曼...Manchester(曼彻斯特)的”。曼城的曼字刚一出口,就被他强行咽了回去。
这两句明显卡顿、切换英文的回答,被网友质疑“故意端着”。
喜欢南安普顿的男嘉宾,还被网友怀疑手托腮的动作是为了炫耀腕表。
节目播出后,互联网上开始出现一些模仿两位男嘉宾说话的片段。
起初,还只是短视频评论区的仿写:
《我最喜欢肯......KFC,因为它的Thursday,挺 Crazy的》;
随后一大批视频博主开始出镜模仿,把一些常见的品牌和词汇,故意用英文说出:
《我最喜欢瑞......luckin coffee,因为它的ice给的挺crazy 的》;
《我最喜欢麦......McDonald,我每次去都要点它们家的可......CocaCola》
……
故意的停顿和刻意的中英切换,一时间甚至成为互联网的流量密码。众多模仿视频中,不乏单条点赞量接近20W、留言量高达4.3万的爆款。
舆论发酵到这一步。
恋综嘉宾在聊到地名时的语言切换,究竟是习惯还是做作已经不重要了。网友们更关心的是:
“有没有二本的恋综?”
为啥全网都在期待
《二本之恋》?
放眼如今的国产恋综,几乎所有素人嘉宾都具有精英属性。
名校毕业的天之骄子、自主创业的CEO、日入几万的模特、小众餐厅老板、电视台的主播......
恋综嘉宾们约会时,豪车、名表、鲜花、美酒、泳池、酒店......已然成为标配。
直到“有没有二本恋综”的发问横空出世,人们后知后觉地发现:
原来,恋综早就成为「精英叙事」的统治区。
恋综不是纪录片,而是一种造梦工业,从选角起就充满浓浓的工业糖精。
根据网友总结,参加恋综的选手往往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颜值高、有话题度、有时间、配合度高。
稍有社会阅历的人都知道,成年人光是要做到有时间这一点,就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撑。何况为了保证节目效果,嘉宾们一般还有至少一项爱好或者其他能够成为话题的经历。
这让近年来的绝大部分恋综,变成了专拍精英爱情的节目。
聚光灯反复打在年轻的精英群体身上,他们的妆发穿搭、言谈举止,无一不被聚焦、放大和探讨。这些细节出现的频率越高, 越在强化一种错觉:
全网只剩一种人设——精英。
而精英和高商业价值往往深度绑定。
精英同款商品更容易成为畅销商品,精英旅游目的地更容易成为网红打卡地.....
恋综甚至成为形象姣好、履历华丽的年轻男女,发展自媒体事业的第一步。毫不夸张地说:
参加恋综,已然成了网红们的「捞金前传」。
带着浓浓的钱味儿上综艺,谈个恋爱然后在互联网赚得盆满钵满。
无论是在恋爱综艺,还是结束综艺之后,精英嘉宾们的「钱路」似乎都是一片坦途。
而人们一边质疑恋综脱离群众生活,一边也被充满鲜花美酒的精英爱情定式迷惑。
现实生活中的部分二本学生,甚至在面对爱情时有很强的不配得感。
非虚构作家黄灯在大学里任教的时候发现:“(二本)男学生都不追女孩子的”。
“因为追女生又要花时间,又要花钱,而且不见得能结婚,结果是不能保证的。”
爱情,在某种程度上被普通青年定义成消费行为。
想要打破「精英叙事」的网友,开始在网上众筹《二本之恋》的创意。这档综艺里的嘉宾全是身边的普通人:
“图书馆里总爱坐你对面、偶尔眼神交汇却害羞低头的文学系妹子”;
“实验室里认真专注、偶尔抬头露出迷人微笑的理科女神”;
“篮球场上挥汗如雨、爱笑耍帅的体育系男生”……
当然,也有网友觉得校园生活依旧悬浮,真正接地气的恋综应该是:
嘉宾来自农村家庭,见面聊的是月薪三千还是五千,家里有兄弟姐妹几个;
约会骑电驴去吃华莱士喝蜜雪冰城,团建是回家劈棒子收麦子......
无论《二本之恋》的细节究竟要如何展开,嘉宾范围要如何设定,我们都可以肯定:
普通人,不想围观「精英恋爱」了。
人们想看的是,自己身边的故事。
普通人
不为「精英叙事」买单
放眼如今的互联网,遍地都是「精英叙事」。
刚刚过去的暑期档,徐峥新作《逆行人生》起初被称为「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播出后,却被观众质疑「消费苦难」。
影片主角高志垒,是名大厂程序员,妻子是位全职太太。
中年被辞后,他们一家如果无法负担每月至少2万的生活费,就必须搬出大房子。
孩子也没办法进入一年学费20万的国际学校就读。
为了保住这摇摇欲坠的中产生活,高志垒只得选择成为外卖员。
跑外卖后,高志垒认识了同事老抠。
老抠非常抠门,午饭舍不得吃菜,只买一碗米饭然后蹭老板的免费菜汤;
衣服坏了用胶带粘,电动车坏了用胶带粘。
送外卖出了车祸,老抠脑袋差点儿被卷到车轮里,却急着出院,甚至用胶带粘了粘自己受伤的腿。
肇事司机赔了一万五,他喜笑颜开,和老婆感慨“财运来了挡都挡不住”。
他们一家四口住在堆满共享单车的坟场边上,家里还有个患白血病已配型成功等钱医治的女儿。
有了这一万五,孩子的手术费就可以提前凑齐了。
但故事并没有围绕老抠这样的普通人展开,而是着重讲述了中产高志垒如何挑战“单王”,拿到奖金,并开发出一款提高外卖员跑单效率的软件,保住自己原有生活的过程。
开发软件的片段,不免让人想起早几年就被广泛讨论的「外卖员困在算法里」的无奈,惹得不少观众怒骂观看《逆行人生》:
就是“穷人看富人演穷人”。
其实不止电影,电视剧里也很少见真正的普通人。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凡人歌》,虽说名为「凡人」,但剧中的主角却人均中产。
就连电视剧里那个「最失败」的角色,也是清华研究生毕业的北京公务员。
电视剧里中产角色面临的生活危机,与普通观众的生活之间存在巨大落差。
对月薪三千的普通人来说,月薪过万的中产即使失去工作依旧退路十足,卖掉房子换个城市,还能继续买房,重开一局。
甚至这些情节,落在普通人眼里无限接近那个从小就听的地狱句式:
“不努力/幸运/变通,以后就只能像他一样”。
而自己拼尽全力,却只能变成别人生怕成为的那个“他”。
有时,甚至还不如那个“他”。
明明是精神攻击,剧方却寄希望于普通人为中产家庭无法月入几万感到悲伤,为他们搬出大平层感到焦虑。
也难怪普通人不想再为「精英叙事」买单。
和影视剧口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频频破圈的脱口秀表演。
大批脱口秀演员在舞台上用戏谑的口吻展开自己的「普通人困境」。
成名之前的何广智,月薪1500,租在上海最郊区,和喜欢的女孩约会,不小心拿到35元一支的雪糕,只能红着脸放回冰柜;
高考失利的付航,到小区找了份保安的工作,领导问他“你有激情吗”,他立马躬着身子卖力大喊:“欢迎业主回家”;
哲学硕士毕业的大国手找不到工作,为了生活开摩的。男朋友骑着摩托车出了车祸后,摩的生意也被迫暂停,因为仅有的钱给男朋友治完病就不够修车。
一边是总被吐槽的影视剧,一边是好评连连的脱口秀,也许比起住着大平层的中产们怎么恋爱、有何烦恼,更能触动大众心弦的是:
本就狼狈的普通人日常。
这些普通人生活中真实的窘迫,不需要被套上厚厚的滤镜,装点得非常体面才能展现在世人面前。
它们客观存在,也值得被真实记录。
很显然,比起靠悬浮的精英叙事造梦,咱们普通人更想:
诚实地表达自我,并拥有自由的精神世界。